一种车辆路试工况开发方法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6105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26965.3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路试工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路试工况开发方法,包括:采集车辆第一行驶数据;基于第一行驶数据,结合预设出行场景构建路试工况库;计算路试工况库中每条路试工况的第一特征值,进而得到出行场景的第二特征值;计算每个第一特征值与第二特征值之间的第一灰色关联度,进而从路试工况库中筛选出第一灰色关联度符合预设第一标准的第一路试工况,并将第一路试工况作为车辆路试工况开发结果。本发明构建的路试工况库能够反映用户在对应出行场景下的实际驾驶行为,并筛选出能够充分代表对应出行场景下用户实际驾驶行为的路试工况,使基于该方法开发出的路试工况能够精确反映用户在特定出行场景下的实际驾驶行为。

    车辆热管理系统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9000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87877.9

    申请日:2024-08-0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循环回路、电机循环回路;所述电机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多通阀、电机换热结构和余热回收器;所述电池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第一多通阀、电池换热结构以及电池冷却器;所述空调系统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室内冷凝器、室外换热器以及所述余热回收器;通过对电机循环回路的余热直接加热电池循环回路,减少PTC的使用,降低能耗,增加续航里程。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一维三维联合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8061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010952370.0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一维三维联合仿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三维仿真软件预估散热器、中冷器的热功率,冷凝器的热功率取恒定值,进而得到散热器、中冷器、冷凝器芯体的出口风量以及芯体入口的表面温度平均值;基于所述风量和温度平均值,利用一维仿真软件进行一维系统仿真计算,得到散热器、中冷器的热功率;以散热器、中冷器、冷凝器的热功率,利用三维仿真软件得到散热器芯体、中冷器芯体、冷凝器芯体的出口风量以及芯体入口的表面温度平均值;反复执行上述步骤进行迭代计算,直到满足收敛条件。本发明充分利用一维仿真软件和三维仿真软件各自的优点,通过反复迭代减少因热回流产生的仿真误差,提高了冷却系统水温的仿真精度。

    一种车身结构优化方法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52000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810817114.3

    申请日:2018-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身结构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车内空间体积有限元模型,并与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节点重合处理得到耦合模型,使车内空间体积随车身结构改变而改变;建立反映结构形状变化的形状变量,根据结构性能参数相对形状变量的变化梯度即灵敏度的大小对形状变量进行筛选,所述结构性能参数包括车身结构性能参数和车内空间性能参数;以经筛选后的形状变量为优化变量,设置约束条件,以车身结构性能最优和车内空间性能最优为目标,进行多目标优化。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同时使车身结构性能和车内空间性能有明显提高,解决了现有优化设计存在的不能同时兼顾车身结构性能和车内空间性能的问题。

    冷却系统仿真分析方法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4921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10798074.X

    申请日:2020-0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冷却系统仿真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冷却系统三维模型,对所述冷却系统三维模型进行分析以得到第一仿真数据;获取冷却系统一维模型,并在将所述第一仿真数据输入至所述冷却系统一维模型之后,对所述冷却系统一维模型进行分析,以得到第一分析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分析数据与所述第一仿真数据得到修正数据;将所述修正数据输入至所述冷却系统一维模型,并对所述冷却系统一维模型进行分析。通过联合一维模型和三维模型,使得在存在热回流的情况下,通过三维模型对一维模型中的仿真数据进行修正,从而使得一维模型能够正确地评估分析结果。

    一种发动机皮带驱动轮系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68509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810142593.X

    申请日:2008-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皮带驱动轮系,其包括用于连接的第一皮带、曲轴带轮及由所述曲轴带轮驱动的发电机带轮、水泵带轮和压缩机带轮;还包括一自动张紧轮;所述曲轴带轮、所述发电机带轮、所述水泵带轮、所述压缩机带轮及所述自动张紧轮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曲轴带轮经由所述第一皮带依次连接所述自动张紧轮、所述发电机带轮、所述水泵带轮和所述压缩机带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发电机、水泵、压缩机用一根皮带连接带动,其各带轮工作面在一个平面内,减少了曲轴带轮的轴向尺寸,从而整体降低发动机的轴向尺寸和质量。这种紧凑合理的布置,提高了轮系工作的可靠性和发动机的传动效率,使发动机安装更加简便、快捷、准确。

    一种增程器控制策略的解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93556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77959.6

    申请日:2024-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动汽车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程器控制策略的解析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增程器控制策略解析的方法,基于解析的CAN信号和轮端扭矩传感器测试数据集,通过理论推导和二维插值的方法拟合得到了增程器的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和实车验证,测试结果和仿真一致。本发明填补了主机厂增程混动车型开发无法获取参考车的增程混动控制策略的空白;解析的控制策略基于参考车已兼顾了驾驶性、NVH和动力经济性;新的测试方法已经应用于公司已有增程混动车型产品开发中。

    一种电动汽车剩余续驶里程显示方法、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6594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56786.7

    申请日:2025-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剩余续驶里程显示方法、系统及车辆,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动汽车的常温能量消耗量和常温续驶里程;基于实时环境温度和第一拟合曲线,得到电动汽车对应的实时温度修正系数;基于实时行驶里程和第二拟合曲线,得到电动汽车对应的实时健康度修正系数;获取电动汽车在当前时刻之前预设时间范围内的第二电池放电量和第二行驶里程,并基于第二电池放电量、第二行驶里程和常温能量消耗量计算电动汽车对应的能耗修正系数;基于SOC信息、常温续驶里程、实时温度修正系数、实时健康度修正系数和能耗修正系数计算电动汽车的剩余续驶里程;控制电动汽车的仪表实时显示剩余续驶里程。本发明有效提高电动汽车剩余续驶里程显示的准确度。

    一种ACC驱动制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898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483953.8

    申请日:2024-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CC驱动制动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ACC自适应巡航技术领域,包括感知层收集车辆信息,决策控制层处理感知层输入信息输出期望加速度;根据期望加速度与实际加速度的关系,以及设定的滞回区间,进行驱动和制动模式的切换;在制动模式下,根据电池SOC状态和电机制动性能,进行制动力分配,进行能量回收,并请求EBS进行压力制动;利用驱动制动动力学模型,计算期望驱动力和制动力矩,对车辆驱动系执行器及制动执行器进行控制。本发明实现最大限度利用VCU反拖制动,减少机械制动的能量损失,提升能量回收的效率,百公里能耗进一步降低,减速过程更为线性,舒适性进一步提升,减速感进一步减弱,制动力分配优化。

    一种碰撞工况数据的标定方法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9038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846921.5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碰撞工况数据的标定方法,涉及汽车被动安全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待标定车型的各碰撞工况对应的仿真加速度数据,所述各碰撞工况对应的仿真加速度数据包括点火工况对应的第一仿真加速度数据和非点火工况对应的第二仿真加速度数据;对所述各碰撞工况对应的仿真加速度数据进行工况区分处理,分别确定所述第一仿真加速度数据对应的第一标定信号和所述第二仿真加速度数据对应的第二标定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标定信号、所述第二标定信号和预设的标定规则,确定所述待标定车型对应的点火标定值。采用本申请可以对汽车安全气囊控制器碰撞点火算法进行标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