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9094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848758.6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P21/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速度数据的校验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本申请通过预设碰撞方向上设置的至少两个加速度传感器各自的通信状态确定校验算法,然后将与所述校验算法相关联的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加速度数据应用于所述校验算法确定对应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数据是否有效。针对至少两个加速度传感器各自的通信状态确定不同的校验算法,保证了采用可靠的校验算法对加速度数据进行校验,提高了加速度数据校验的准确性,提高点火算法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9038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846921.5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6F30/20 , G01M7/08 , B60R21/01 , B60R21/26 , B60R16/02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碰撞工况数据的标定方法,涉及汽车被动安全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待标定车型的各碰撞工况对应的仿真加速度数据,所述各碰撞工况对应的仿真加速度数据包括点火工况对应的第一仿真加速度数据和非点火工况对应的第二仿真加速度数据;对所述各碰撞工况对应的仿真加速度数据进行工况区分处理,分别确定所述第一仿真加速度数据对应的第一标定信号和所述第二仿真加速度数据对应的第二标定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标定信号、所述第二标定信号和预设的标定规则,确定所述待标定车型对应的点火标定值。采用本申请可以对汽车安全气囊控制器碰撞点火算法进行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87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848809.5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碰撞工况数据的仿真方法、验证方法和装置。本申请对获取的原始加速度数据进行预处理后,由目标数学仿真模型代替了硬件的信号处理器,对预处理后的第一加速度数据进行降频,获得预设仿真频率的仿真加速度数据。使仿真加速度数据能够满足安全气囊控制器的需要,得到了用于碰撞算法标定的仿真加速度数据。解决了信号处理器的短缺问题,保证了整车厂能够灵活的使用加速度传感器,保证了整车厂的生产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276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04228.2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机应用的调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在无需依赖于真实车辆环境、真实车机以及CAN网络工具的情况下,对车机应用进行调试,从而提高了调试车机应用的便捷性,同时也降低了调试车机应用的软硬件成本。其中,车机应用的调试方法包括:若安卓模拟器中的车机应用检测到针对目标测试项的选中操作,安卓模拟器向自身所对应的第一IP地址的第一预设端口发送第一目标控制指令;其中,第一目标控制指令为基于目标测试项生成的,第一预设端口与电子设备所对应的第二IP地址的第二预设端口预先设置有端口映射关系;若车载硬件模拟工具在第二预设端口监听到第一目标控制指令,则执行第一目标控制指令,并显示第一指令执行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72947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92473.1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6/00 , B62D5/04 , B62D119/00 , B62D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转向控制方法,包括步骤:获取车辆的当前车速和输入力矩,并判断所述当前车速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车速阈值;若所述当前车速大于或等于预设车速阈值,则将控制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生成转向阻力矩;根据所述输入力矩和所述转向阻力矩,确定所述车辆的目标力矩,所述目标力矩用于使所述车辆转向。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动转向控制系统、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将本发明的电动转向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动转向控制系统和车辆,能够使得车辆在高速行驶转向的过程中也能保持车身的稳定性和用户对车辆的操作驾驶感。
-
公开(公告)号:CN11491965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680992.1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6/00 , B62D5/04 , B62D119/00 , B62D101/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助力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转向助力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方向盘的扭矩信号、所述车辆的车速和所述车辆的驾驶位的第一压力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信号生成所述车辆的当前助力档位;根据所述当前助力档位、所述扭矩信号和所述车速生成目标扭矩;控制助力电机基于所述目标扭矩输出助力扭矩以对所述方向盘进行助力。即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驾驶员身体对驾驶位的作用力来选取适合当前驾驶员力量的助力档位,实现了针对不同驾驶员群体使用不同助力特性功能从而满足每个驾驶员的驾驶体验,提高了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的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1964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680580.8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6/00 , B62D5/04 , B62D119/00 , B62D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转向控制方法,包括步骤:获取车辆的当前车速和输入力矩,并判断所述当前车速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车速阈值;若所述当前车速大于或等于预设车速阈值,则将控制所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生成转向阻力矩;根据所述输入力矩和所述转向阻力矩,确定所述车辆的目标力矩,所述目标力矩用于使所述车辆转向。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动转向控制系统、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将本发明的电动转向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动转向控制系统和车辆,能够使得车辆在高速行驶转向的过程中也能保持车身的稳定性和用户对车辆的操作驾驶感。
-
公开(公告)号:CN117755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46899.4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21/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安全气囊领域,公开了一种安全气囊的点火方法、装置和车辆。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目标车型在测试中得到的第一安全气囊仿真数据,启动点火算法,获得目标点火时刻,其中,所述第一安全气囊仿真数据包括点火工况及未点火工况下的加速度数据;对所述第一安全气囊仿真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所述目标车型的碰撞加速度值和碰撞时刻;根据所述目标点火时刻、所述碰撞加速度值和所述碰撞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车型的最佳点火时刻,对所述目标车型的安全气囊进行安全点火。采用本申请可以根据目标车型的最佳点火时刻对安全气囊及时的进行点火,保证了安全气囊点火的及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6578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30245.4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蓝牙音乐音频控制方法、模块及车辆,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中当前蓝牙音乐APP下发的蓝牙控制信息和音频数据,所述蓝牙控制信息包括蓝牙音乐播放状态信息;在所述蓝牙音乐播放状态信息为播放且当前蓝牙音乐APP占用所述第二终端的蓝牙音频焦点时,通过所述第二终端的蓝牙framework获取A2DP的播放状态;当所述A2DP音频流处于未启动状态时,所述蓝牙framework启动所述A2DP音频流播放所述音频数据。本申请取消了蓝牙framework对蓝牙音频焦点的控制,将蓝牙音频焦点的控制放在蓝牙音乐APP侧,避免交互场景复杂时蓝牙framework控制蓝牙音频焦点出现混音和不出声的现象,满足蓝牙音乐APP的播放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491965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680992.1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6/00 , B62D5/04 , B62D119/00 , B62D101/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助力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转向助力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方向盘的扭矩信号、所述车辆的车速和所述车辆的驾驶位的第一压力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信号生成所述车辆的当前助力档位;根据所述当前助力档位、所述扭矩信号和所述车速生成目标扭矩;控制助力电机基于所述目标扭矩输出助力扭矩以对所述方向盘进行助力。即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驾驶员身体对驾驶位的作用力来选取适合当前驾驶员力量的助力档位,实现了针对不同驾驶员群体使用不同助力特性功能从而满足每个驾驶员的驾驶体验,提高了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的普适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