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排乘客下车控制方法、车辆控制系统、车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931978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273811.9

    申请日:2024-09-1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排乘客下车控制方法、车辆控制系统、车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后排乘客下车控制方法包括:当检测到前排座椅乘客离开前排座椅后,识别后排座椅乘客是否具有下车需求;若后排座椅乘客具有下车需求,则使前排座椅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第二状态为前排座椅与车门之间具有下车通道;若后排座椅乘客不具有下车需求,则使前排座椅保持第一状态,第一状态为前排座椅阻挡下车通道。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能够自动识别后排座椅乘客的下车需求并自动对前排座椅进行状态调整,减少乘客的手动操作,提升后排座椅乘客下车的体验和效率。

    增程器总成、后驱串联混合动力装置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750785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23262.4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程器总成、后驱串联混合动力装置及车辆,所述增程器总成包括发动机、发电机及发电机控制器;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增速器,所述增速器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一齿轮中部穿设有第一轴,所述第二齿轮中部穿设有第二轴;所述第一轴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轴与所述发电机的输入轴连接。本发明可以降低增程器总成的成本和体积,同时使发动机和发电机运行在高效区,提高车辆动力运行的效率。

    扭转梁的工作模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8084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62367.7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扭转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扭转梁的工作模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建立扭转梁的第一有限元模型,其中,第一有限元模型包括性能件模型;基于刚度曲线确定在整车满载状态下性能件模型的变形数据对应的预载荷数据,并向性能件模型施加整车满载状态下所对应的预载荷数据,以得到施加预载荷数据后的性能件模型;其中,刚度曲线是对性能件模型对应的性能件进行实测得到的,预载荷数据用于表征性能件在整车满载状态下实测产生的变形程度;对第二有限元模型进行工作模态识别,以得到扭转梁的工作模态,其中,第二有限元模型为包含施加预载荷后的性能件模型的有限元模型,达到了准确识别扭转梁的工作模态的技术效果。

    一种车辆底盘设计方法及相关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1290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95712.3

    申请日:2024-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底盘设计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构建基于底盘悬架频率与整车运动中心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基于舒适性区块、侧倾控制区块以及侧向动态性能区块对应的目标性能参数以及独立设计变量,分别计算舒适性区块、侧倾控制区块以及侧向动态性能区块的从属设计变量;将计算出的舒适性区块的从属设计变量、侧倾控制区块的从属设计变量以及侧向动态性能区块的从属设计变量输入到车辆动力学模型中,得到对应的仿真性能参数;判断仿真性能参数与舒适性区块的目标性能参数、侧倾控制区块的目标性能参数以及侧向动态性能区块对应的目标性能参数是否全部匹配;若是,则基于计算出的从属设计变量确定车辆底盘设计方案。

    用于车辆的动力总成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993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357939.3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总成。动车总成包括电机、减速器和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壳体连接于电机壳体的一端;电控壳体设置于电机壳体的另一端,电控壳体限定出容纳腔,电控壳体朝向容纳腔的侧面设置有散热槽;沿电控壳体的厚度方向,驱控板与散热槽相对设置;电机壳体和减速器壳体内设置有散热部,散热槽与散热部连通,散热槽包括底壁以及围设于底壁外周的周壁,底壁包括本体部、第一部和第二部,沿第一方向,第一部和第二部分别位于本体部的两侧,沿垂直于底壁且朝向容纳腔的方向,本体部凸出于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上设置有进液口,第二部上设置有出液口。简化了动力总成的散热结构,提升了散热效率。

    车辆
    7.
    发明公开
    车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0789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77628.6

    申请日:2024-09-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前机舱总成、地板总成以及增程器总成,前机舱总成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地板总成位于前机舱总成的后方,地板总成包括地板本体以及设置于地板本体的中通道,中通道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与第一容纳空间连通,增程器总成的一部分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增程器总成的另一部分设置于第二容纳空间。解决了由于增程器总成前置导致前机舱总成过大的技术问题。

    轮胎仿真样本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200123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986450.2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轮胎仿真样本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扫描轮胎得到的第一轮胎模型和轮胎对应的设计轮廓对应的第二轮胎模型;获得第一轮胎模型对应的第一相似度和第二轮胎模型对应的第二相似度,第一相似度为第一轮胎模型的测试结果与轮胎对应的实际测试结果的相似度,第二相似度为第二轮胎模型的测试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的相似度;将第一相似度和第二相似度中,较高的相似度对应的轮胎模型作为轮胎仿真样本。对实际轮胎进行扫描和建模,获得第一轮胎模型,通过逆向剖析有限元仿真方法,获得更加准确的轮胎仿真样本,轮胎仿真样本即用来进行虚拟试验的样本,通过准确的轮胎仿真样本,获得准确的虚拟试验结果。

    一种制动噪声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98977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960108.5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动噪声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将各个零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装配,生成刹车总成;为刹车总成中各个零件的接触面附加接合刚度,获取接合部位参数;基于接合部位参数对刹车总成进行实际特征值分析,输出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根据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进行频率响应分析并输出制动噪声分析结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基于接合部位参数对刹车总成进行实际特征值分析,输出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根据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进行频率响应分析并输出制动噪声分析结果,降低了制动噪声的分析成本,能够准确识别出多种噪声源,提高了制动噪声的分析准确性和效率。

    一种汽车扭转梁系统工作振型分析方法、系统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78343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62383.6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扭转梁系统工作振型分析方法、系统及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真实试验场耐久路面进行数字化,生成虚拟试验场耐久路面模型;通过真实轮胎性能参数试验和参数辨识,生成虚拟轮胎模型;通过整车性能参数试验,构建整车动力学模型,并进行调试校验;对扭转梁进行柔性化处理,在扭转梁上设置多个加速度响应点;将虚拟轮胎模型和调试校验后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应用于虚拟试验场耐久路面模型中,模拟试验场路试的多种工况,并分析得到扭转梁系统的工作振型,其解决了扭转梁系统工作振型分析过程耗时耗力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仿真分析扭转梁系统工作振型,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成本的技术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