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22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63212.2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故障处理系统及方法,涉及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控制单元向整车控制器上报故障;整车控制器向控制单元发送指令;整车控制器根据控制单元发送的指令进行操作。本发明通过构建远程电动汽车故障处理系统和方法,实现了车辆故障的智能监测、远程诊断和高效处理,具有显著的有益效果。首先,通过控制单元、整车控制器和云平台的协同工作,能够实时上报故障码,并根据故障严重程度自动调整车辆工作模式,有效避免了因偶发故障导致的车辆完全失去功能的情况。其次,提供了用户远程授权清除故障码的功能,通过云平台和售后支持快速响应,实现了故障码清除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幅减少了对拖车和现场维修的依赖。
-
公开(公告)号:CN1196111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60908.X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车辆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车辆的实时需求功率确定燃料电池的目标输出功率;根据所述燃料电池的目标输出功率、所述燃料电池的实时输出功率、所述燃料电池可达到的功率下限和/或上限以及所述辅助电池的最大充电功率与最大放电功率,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电驱系统运行功率的功率范围;将所述燃料电池的实时输出功率调整至所述燃料电池的目标输出功率;在所述燃料电池的功率调整过程中,将所述电驱系统运行功率控制在所述功率范围内,提高燃料电池车辆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02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39722.6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故障排查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并联于电动汽车母线上的预充检测模块和预充检测回路模块;预充检测回路模块包括若干条并联的预充检测支路,每一预充检测支路均与电动汽车母线连接,且每一预充检测支路均包括高压部件和用于控制当前预充检测支路通断的高压继电器;预充检测模块的检测端与电动汽车母线连接,预充检测模块的供电端与电动汽车电池系统连接,预充检测模块用于根据电动汽车母线的电阻值和/或管压降值,对与高压继电器对应的高压部件进行预充故障排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故障排查系统及方法,实现了自动化的绝缘及预充故障排查。
-
公开(公告)号:CN11465879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0335464.2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F13/10 , F16H57/028 , H02K5/24 , B60K1/00 , B60K17/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液压悬置,包括:减震主体,其和汽车的电机或变速器连接,所述减震主体的下部具有向其上方延伸的开放空腔;液压机构,其和所述减震主体的下部连接,用于和所述开放空腔连通,且所述液压机构具有连通的第一惯性通道和第二惯性通道,用于增加液压悬置阻尼,所述第一惯性通道和所述开放空腔连通;一体式车身侧悬置支架,套装于所述液压机构的外部,并和所述减震主体的下端连接。通过一体式车身侧悬置支架能有效提升强度与刚度,提升液压悬置NVH性能,通过设置第一惯性通道和第二惯性通道能有效减小悬置体积,较小的体积便于整车布置,同时可有效的增加液压悬置阻尼。
-
公开(公告)号:CN11465879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35464.2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F13/10 , F16H57/028 , H02K5/24 , B60K1/00 , B60K17/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液压悬置,包括:减震主体,其和汽车的电机或变速器连接,所述减震主体的下部具有向其上方延伸的开放空腔;液压机构,其和所述减震主体的下部连接,用于和所述开放空腔连通,且所述液压机构具有连通的第一惯性通道和第二惯性通道,用于增加液压悬置阻尼,所述第一惯性通道和所述开放空腔连通;一体式车身侧悬置支架,套装于所述液压机构的外部,并和所述减震主体的下端连接。通过一体式车身侧悬置支架能有效提升强度与刚度,提升液压悬置NVH性能,通过设置第一惯性通道和第二惯性通道能有效减小悬置体积,较小的体积便于整车布置,同时可有效的增加液压悬置阻尼。
-
公开(公告)号:CN11998977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960050.4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9/1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动噪声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将各个零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装配,生成刹车总成;根据设置的摩擦系数计算刹车总成的复数特征值;根据复数特征值进行制动噪声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能够根据设置的摩擦系数计算出的复数特征值进行制动噪声分析,降低了制动噪声的分析成本,能够准确识别出多种噪声源,提高了制动噪声的分析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645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50786.6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33 , H01M10/625 ,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10/61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匹配驾驶行为的电池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计行车时长和电池的当前SOC;根据所述预计行车时长计算所述电池的加热能量消耗;根据所述当前SOC计算所述电池因加热所获得的新增可用能量;若所述新增可用能量大于所述加热能量消耗,则开启行车热管理系统,以使所述行车热管理系统在每个加热周期内,根据当前的车辆功率和上一加热周期内的油门平均开度预测用户的驾驶需求,进而根据所述驾驶需求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在行车过程中通过匹配用户的驾驶行为和驾驶需求对电池温度进行控制,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能量释放效率和用户的驾驶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63691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92682.9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1/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架系统及车辆,车架系统包括:主车架和副车架,主车架包括第一主纵梁、第二主纵梁、第一主横梁和第二主横梁,第一主横梁、第二主横梁均固定连接在第一主纵梁和第二主纵梁之间,副车架包括第一副横梁和第二副横梁,第一副横梁、第二副横梁均固定连接在第一主纵梁和第二主纵梁之间,其中,沿车辆的高度方向,第一副横梁位于第一主横梁的下方,且第一主横梁在车辆的高度方向的投影与第一副横梁至少部分重叠,沿车辆的高度方向,第二副横梁位于第二主横梁的下方,且第二主横梁在车辆的高度方向的投影与第二副横梁至少部分重叠。由此,能够形成双拱形环状结构,有利于提高车架系统的侧向刚度和扭转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110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62347.X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15/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持续获取电动汽车的电机转速和电机扭矩;若所述当前的电机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第一运行阶段,若所述当前的电机转速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第二运行阶段;在第一运行阶段,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电机转速的变化,判断是否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防滑控制;在第二运行阶段,根据当前的电机扭矩,判断是否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防抖控制,若是,则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电机转速波形图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扭矩补偿,提高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63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30718.1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向节异响有限元分析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建立前悬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包括初始转向节模型和轴承法兰模型,初始转向节模型与轴承法兰模型是通过螺栓模型预紧在一起;向有限元模型施加预设工况所对应的载荷,确定初始转向节模型与轴承法兰模型之间接触面上的压力变化数据,以用于表征初始转向节模型与轴承法兰模型之间是否发生接触面分离现象;在通过压力变化数据确定发生有接触面分离现象的情况下,确定转向节产生异响的第一原因。其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识别转向节与轴承法兰之间发生的敲击异响,达到了在设计阶段准确识别前悬系统中异响原因和位置,解决异响问题的技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