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2035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79796.7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骑车人事故损伤预测的车辆主动安全模块设计方法,包括:首先获取车辆的前端的形状参数,导入信息处理系统;车辆通过测距系统和采集模块进行检测和获取场景数据和实时车速,导入信息处理系统;随后信息处理系统根据实时车速、场景数据以及预设的车辆制动刹停算法进行车辆刹停判断,若不能刹停,则将信息发送至损伤预测模块;损伤预测模块根据预设的决策树模型对信息处理结果、场景数据以及形状参数进行处理,生成该场景下骑车人的最佳碰撞策略,并将最佳碰撞策略发送至车辆控制系统进行最佳碰撞策略实施控制。本发明能够最大程度降低交通事故中车辆对骑车人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629518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45200.2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B21/02 , G01M17/007 ,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碰撞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碰撞测试中基于惯导技术的动态位移测量系统,包括惯性测量单元、车载记录单元和地面控制单元;惯性测量单元包括数个子惯导;子惯导用于采集待测点的基础运行信息;车载记录单元包括主惯导和采集存储模块;主惯导用于采集车辆的主体运行信息;采集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主惯导和子惯导采集到的信息数据;地面控制单元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主惯导和子惯导的信息数据,并计算得到待测点的动态位移数据,并生成对应的位移图片和报表;数据处理模块在处理主惯导和子惯导的信息数据时,采用惯性导航算法计算动态位移数据。本发明结构设置简洁,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待测点的动态位移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39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311864178.6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0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T1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碰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张AEB制动曲线特征简化分析处理方法,首先获取车辆碰撞的制动曲线;对获取的制动曲线进行一致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提取制动曲线的波形中的制动策略、制动强度和时间因素;然后构建制动曲线简化模型,将提取的制动策略、制动强度和时间因素作为制动曲线简化模型的输入数据,输出制动曲线阶段特征图;并分析每个制动曲线阶段特征图中制动曲线的线性变化,生成各个制动曲线阶段的制动简化曲线,并将各个制动曲线阶段的制动简化曲线相连接,生成整个制动曲线阶段的简化特征曲线。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制动曲线简化方法存在的不适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246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85571.1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全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轴信号碰撞载荷位置超分辨率识别方法,首先根据预设的碰撞工况,使用多个力传感器单元构建测力壁障;然后根据采集力传感器单元在预设的碰撞工况下产生的作用在撞击面表面的力Fx、Fy、Fz和两个力矩My和Mz,按照预设的碰撞力高度计算公式计算每个力传感器单元的碰撞力高度;最后根据计算得到的碰撞力高度计算测力壁障上的碰撞作用力平均高度。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测量碰撞作用力平均高度时的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2035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0679795.2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Q10/0635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评估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事故数据修正的车辆安全虚拟测试评价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交通事故数据库;事故分类模块:用于对各个交通事故案例进行分类整理;信息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分类整理后的交通事故案例的事故数据信息;虚拟测评模块:用于进行虚拟仿真计算;验证模块:用于将仿真计算结果和碰撞结果信息进行对比验证;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损伤评价指标下的损伤程度得分;评价模块:用于获取各损伤评价指标的最终损伤程度得分,再用颜色进行标识。本发明能够分析出真实交通事故中该工况下的人体运动学响应与损伤情况,为车辆安全评估提供了更直观的科学依据,可更加有效地指导消费者购车。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51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96021.8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底盘子系统试验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底盘子系统台车误用工况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移动台车和底盘子系统;在移动台车非变形区域选择坐标原点,根据坐标原点建立局部坐标系,记录底盘子系统的坐标信息;步骤二、根据工况预设试验条件,安装壁障力墙系统;步骤三、在移动台车上安装测试设备以及高速摄像机;步骤四、准备牵引机构,使移动台车上的底盘子系统和壁障发生碰撞;步骤五、获取各个传感器测试数据、壁障力墙系统的数据和试验过程的摄像数据,用相机记录部件损失情况,观察底盘子系统破坏情况,重新采集底盘子系统的坐标信息,分析数据。以达到定制化复现底盘误用场景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36773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1252205.4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7/08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碰撞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横向撞击工况的人体胸部冲击模块,包括固定支架、肋骨模块、阻尼模块和测量模块固定支架包括导轨固定板,导轨固定板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板与肋骨固定板;肋骨模块包括若干肋骨,肋骨的表面粘接有皮肤泡沫,肋骨与肋骨固定板连接;阻尼模块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套设的导轨、滑轨、阻尼器、活塞;导轨与导轨固定板连接,滑轨与肋骨连接,阻尼器一端设有凸台,凸台套接有第一弹簧,活塞连接有连杆,连杆与滑轨连接,连杆一端套接有第二弹簧;测量模块与导轨连接。本方案将阻尼器和弹簧嵌入滑轨,形成“阻尼-弹簧-导向”的复合式结构,能够真实模拟碰撞过程,具有较高的实验可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0732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722370.5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航天电子设备研究所
IPC: G01M17/007 , G01M7/08 , G01B21/02 , G01P15/02 , G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碰撞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碰撞测试的动态位移解算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车辆上安装数个惯导,以用于测量车辆碰撞后的动态位移;所述惯导包括I号主惯导、II号主惯导和设于待测碰撞点的子惯导;步骤2:进行车辆碰撞测试;并获取车辆碰撞过程中惯导输出的加速度值,并计算得到惯导杆臂及惯导的角加速度估计值;步骤3:基于主惯导及子惯导杆臂、角加速度估计值,根据预设杆臂算法计算惯导的加速度补偿量;步骤4:基于加速度补偿量对各惯导输出的加速度值进行补偿。本发明能够有效抑制动态位移解算中的数据发散现象,提高动态位移解算精度,有助于提升车辆安全性能评估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2035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79800.X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交通事故数据库构建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大规模自动化虚拟仿真的行人事故数据库构建方法,首先获取交通事故调查数据库中车辆‑行人事故的相关数据,并从该数据中确认仿真参数的设定范围,并构建仿真参数矩阵;所述仿真参数矩阵中包括仿真参数对应的参数值;再将仿真参数矩阵中的仿真参数和对应的参数值带入预设的参数矩阵变换法中,生成变换结果,将变换结果导入MADYMO主程序中进行仿真,输出仿真结果;最后读取仿真结果中车辆‑行人事故数据库所需的结果参数,录入至车辆‑行人事故数据库中。本发明能够解决目前记录详实的车辆‑行人事故数据量较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35030.X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碰撞蜂窝壁障的夹带空气增强模拟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蜂窝铝孔径,使用四边形壳单元构建蜂窝铝壳单元;根据实物壁障尺寸和蜂窝铝壳单元得到碰撞蜂窝壁障模型;获取碰撞蜂窝壁障模型经过动态冲击仿真后得到的第一曲线和实物壁障经过动态冲击台车试验得到的第二曲线,计算差额数据;向碰撞蜂窝壁障模型的蜂窝壁障区域填充实体单元,调整实体单元的单元参数,使实体单元的第三曲线与差额数据匹配,得到完整蜂窝壁障模型。本说明书实施例能够不仅满足准静态压溃要求,也能够模拟不同冲击工况下的碰撞蜂窝壁障的力学特征及蜂窝表面变形量的准确计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