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1251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29809.2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人体有限元模型软组织运动形变无仿真快速计算方法。包括初始化计算结构,识别骨骼-软组织共有节点NBS,提取软组织内表面节点NSS、近端端面节点NSP和远端端面节点NSD。提取骨骼运动信息,基于初始构型B0和目标构型B1,计算节点坐标集合BS0和BS1,利用刚体变换确定端面边界SP0、SP1与SD0、SD1。计算初始位移场D0,作用于NSS得到初始变形内表面SS1,处理穿透位点得到SS2。固定BS1,优化SS2节点坐标得到SS3。整合初始标志点集合SS0、SP0、SD0和运动后标志点集合SS3、SP1、SD1,通过空间插值计算最终位移场D1。该技术方案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人体运动牵涉软组织大变形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672035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79796.7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骑车人事故损伤预测的车辆主动安全模块设计方法,包括:首先获取车辆的前端的形状参数,导入信息处理系统;车辆通过测距系统和采集模块进行检测和获取场景数据和实时车速,导入信息处理系统;随后信息处理系统根据实时车速、场景数据以及预设的车辆制动刹停算法进行车辆刹停判断,若不能刹停,则将信息发送至损伤预测模块;损伤预测模块根据预设的决策树模型对信息处理结果、场景数据以及形状参数进行处理,生成该场景下骑车人的最佳碰撞策略,并将最佳碰撞策略发送至车辆控制系统进行最佳碰撞策略实施控制。本发明能够最大程度降低交通事故中车辆对骑车人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991818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90983.8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机工程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安全虚拟测评的多样化体征乘员定位方法,包括:S1、构建多样化体征的乘员定位样本数据集,在乘员定位样本数据集中包含体征参数、车辆内饰参数和约束系统参数;S2、使用乘员定位样本数据集构建和验证乘员定位参数预测模型;S3、基于乘员定位参数预测模型进行人体有限元模型定位;S4、检查和修正人体有限元模型的定位结果。本发明可以为不同体征和不同内饰环境中的乘员姿态提供标准化的定位方法,从而提升虚拟碰撞试验的可靠性与可对比性,同时也提高了仿真前的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788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34925.2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W60/00 , B60W50/00 , B60W30/09 , B60W30/095 , G06V20/56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面向两轮车碰撞防护的智能车险态路径决策方法,包括:S1、采集左右视觉实时图像,并根据左右视觉实时图像,进行两轮车轨迹预测,生成两轮车轨迹预测结果;S2、根据两轮车轨迹预测结果,进行人员损伤预测,生成人员损伤预测结果;S3、根据人员损伤预测结果,进行智能车险态路径决策。本方案能进行智能车险态路径决策,以解决在碰撞不可避免的险态情况下如何降低对人员的伤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653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1848482.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7C5/08 , G01M17/007 , G01M7/08 , G06V2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事故分析与重建技术领域,尤其是针对远端乘员保护的汽车侧面碰撞测试边界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侧面碰撞的事故视频资料;根据所述事故视频资料,识别出各事故车辆的型号,并获取相应车辆的具体参数;通过分析所述事故视频资料,计算各事故车辆的碰撞位置、碰撞速度和碰撞角度;利用事故分析软件,重建事故场景;从所述重建的事故场景中提取边界条件参数;通过所提取的边界条件参数,分析确定适用于汽车侧面碰撞测试的测试边界。本发明可以提高对远端乘员的保护效果以及提升车辆的整体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2035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0679795.2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Q10/0635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评估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事故数据修正的车辆安全虚拟测试评价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交通事故数据库;事故分类模块:用于对各个交通事故案例进行分类整理;信息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分类整理后的交通事故案例的事故数据信息;虚拟测评模块:用于进行虚拟仿真计算;验证模块:用于将仿真计算结果和碰撞结果信息进行对比验证;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损伤评价指标下的损伤程度得分;评价模块:用于获取各损伤评价指标的最终损伤程度得分,再用颜色进行标识。本发明能够分析出真实交通事故中该工况下的人体运动学响应与损伤情况,为车辆安全评估提供了更直观的科学依据,可更加有效地指导消费者购车。
-
公开(公告)号:CN11672035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79800.X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交通事故数据库构建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大规模自动化虚拟仿真的行人事故数据库构建方法,首先获取交通事故调查数据库中车辆‑行人事故的相关数据,并从该数据中确认仿真参数的设定范围,并构建仿真参数矩阵;所述仿真参数矩阵中包括仿真参数对应的参数值;再将仿真参数矩阵中的仿真参数和对应的参数值带入预设的参数矩阵变换法中,生成变换结果,将变换结果导入MADYMO主程序中进行仿真,输出仿真结果;最后读取仿真结果中车辆‑行人事故数据库所需的结果参数,录入至车辆‑行人事故数据库中。本发明能够解决目前记录详实的车辆‑行人事故数据量较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2001251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15781.7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限元建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人体模型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指标输出方法,包括:S1、在人体模型的头部、胸部、髋部、下肢处建立加速度模块,用于全局和局部的加速度和角速度输出;S2、在人体模型的胸部、腹部、膝关节及跟腱处建立位移模块,用于压缩量和伸长量的输出;S3、在人体模型的脊柱、髂嵴、股骨、胫骨处建立截面力模块,用于局部力和力矩的输出。本方案能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人体模型运动学及动力学指标有效提取的技术问题,获取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指标能和真实物理试验中各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对比,便于人体模型的生物逼真度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98305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92365.X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碰撞仿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拟整车小偏置碰撞的子系统仿真方法,首先在待小偏置碰撞的整车上的预设位置布设碰撞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并将整车执行小偏置碰撞实验,获取预设位置处在传感器坐标系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的加速度‑时间曲线数据;接着在整车仿真模型基础上,构建带有假人的小偏置碰撞子系统模型,并将预设位置处对应的子模型进行刚体化处理;最后将S1中得到的三个方向的加速度‑时间曲线数据施加在小偏置碰撞子系统模型中对应预设位置处,待小偏置碰撞子系统模型完成实验后,输出假人各部位碰撞测试结果。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子系统仿真方法无法满足小偏置碰撞的模拟和分析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2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03623.X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人体特征的下肢有限元模型建模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扫描历史影像数据,获取历史影像数据中的下肢点云信息,对下肢点云信息进行影像处理,得到下肢几何模型;对下肢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基于下体的骨类型选择对应的网格类型、连接方式以及材料类型模拟下肢有限元模型;检测足部的骨类型以及韧带网格,选择对应的网格类型、连接方式以及材料类型模拟足部有限元模型;检测下肢关节的关节结构,选择对应的网格类型、连接方式以及材料类型模拟关节有限元模型;检测下肢表皮和皮下组织的表皮及皮下组织类型,选择对应的网格类型、连接方式以及材料类型模拟表皮和皮下组织有限元模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