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4039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21256.2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侧面碰撞蜂窝壁障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倒T形结构工装的蜂窝铝标定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倒T形机构和吊装机构安装在测力墙上,将倒T形机构和测力装置均分为左、中、右三个分段;步骤二、将蜂窝壁障安装在台车上,台车以90°垂直方向撞击倒T形机构,测力装置收集碰撞数据的信号,所有数据通道中的信号同时转换并传输到数据采集系统中;步骤三、从数据采集系统下载数据后,通过计算每个采集数据碰撞前100个数据点的平均值并从各自的数据集中减去每个平均值,从而去除碰撞零时刻数据的初始偏移,将每个分段内的测力设备的数据相加,得出各分段各自总的合力曲线;以精确数据,并基于得到的测试数据进行数值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711366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35222.2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1/1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车辆领域,公开了智能车辆典型非标准坐姿乘员正面碰撞损伤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假人模型,假人模型放入待训练的约束系统模型中;根据碰撞测试评价标准,将约束系统模型的输出值和已有的试验结果对标,输出值为假人模型损伤数据;将多种典型非标准坐姿作为数值仿真的边界条件;步骤二、基于约束系统模型,在预碰撞阶段加载AEB减速度曲线,在碰撞阶段加载碰撞加速度曲线;步骤三、对多种典型非标准坐姿进行全因子分析,在AEB的制动状态下,进行数据碰撞仿真;以助于更加准确地进行对智能汽车乘员损伤防护及智能约束系统的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792898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29933.1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7/08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25%偏置碰撞领域,公开了一种25%偏置碰撞车辆动态响应量化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测试车辆,将测试车辆质量以及质心调整到目标值;S2、设置测试车辆视频的追踪点和测量点,对追踪点和测量点进行标记和测量;S3、安装测试设备,测试设备包括测力墙和高速相机、传感器;S4、准备牵引机构,通过牵引机构带动测试车辆进行加速,加速至测试速度,使测试车辆和测力墙以25%重叠率发生碰撞;S5、获取传感器的数据及碰撞视频,对碰撞测试车辆动力学响应和运动学响应进行量化,从而准确识别车辆的运动学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731323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37493.6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1M7/08 , G01M17/007 , G01M17/013 , G01M17/04 , G01D21/02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台车子系统的多物理量对标方法,包括:S1确定各零部件材料卡片;S2对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副进行连接失效试验;S3对各零部件进行动、静态试验,建立零部件仿真模型;S4进行零部件受力和断裂测试,将仿真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零部件动、静态试验结果对标;S5将子系统装配到台车进行碰撞试验,建立悬架与车轮子系统仿真模型和台车仿真模型;S6将子系统模型计算结果与真实子系统碰撞试验结果进行对标;S7得到精确的悬架与车轮子系统仿真模型,将其连接于整车模型中。解决缺乏整车与底盘子系统层级研发测试试验,导致无法确定底盘中前悬架与车轮子系统对整车正面25%偏置碰撞产生影响与规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2898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229933.1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7/08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25%偏置碰撞领域,公开了一种25%偏置碰撞车辆动态响应量化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测试车辆,将测试车辆质量以及质心调整到目标值;S2、设置测试车辆视频的追踪点和测量点,对追踪点和测量点进行标记和测量;S3、安装测试设备,测试设备包括测力墙和高速相机、传感器;S4、准备牵引机构,通过牵引机构带动测试车辆进行加速,加速至测试速度,使测试车辆和测力墙以25%重叠率发生碰撞;S5、获取传感器的数据及碰撞视频,对碰撞测试车辆动力学响应和运动学响应进行量化,从而准确识别车辆的运动学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731323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1237493.6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1M7/08 , G01M17/007 , G01M17/013 , G01M17/04 , G01D21/02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台车子系统的多物理量对标方法,包括:S1确定各零部件材料卡片;S2对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副进行连接失效试验;S3对各零部件进行动、静态试验,建立零部件仿真模型;S4进行零部件受力和断裂测试,将仿真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零部件动、静态试验结果对标;S5将子系统装配到台车进行碰撞试验,建立悬架与车轮子系统仿真模型和台车仿真模型;S6将子系统模型计算结果与真实子系统碰撞试验结果进行对标;S7得到精确的悬架与车轮子系统仿真模型,将其连接于整车模型中。解决缺乏整车与底盘子系统层级研发测试试验,导致无法确定底盘中前悬架与车轮子系统对整车正面25%偏置碰撞产生影响与规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03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21612.0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7/08 , E04B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侧面碰撞蜂窝壁障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倒T形壁障标定工况试验设备,包括倒T形机构、吊装机构和测力墙,倒T形机构包括吸能单元和若干刚性构件,刚性构件均挂在吊装机构上,吸能单元包括平行且竖向设置的底板和背板,底板和背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底板和测力墙连接,背板和刚性构件连接,刚性构件组合成倒T形。本设备能够模拟真实测试车辆对蜂窝铝壁障冲击的非均匀变形形式,获得接近真实碰撞的蜂窝铝动态标定测试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27251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13642.5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F18/243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行人保护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深度学习预测行人保护头型结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提取特征数据并构建数据库:从行人保护头型仿真模型中提取特征数据以及特征数据对应的HIC仿真值,形成HIC数据库,且特征数据包括头型特征数据和车身结构特征数据;A2,构建深度学习预测模型:对HIC数据库采用深度学习进行训练,训练至预测模型精度到达设定要求,深度学习选定为BP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两种算法;A3,预测头型HIC:将待预测行人保护头型的车辆特征数据进行处理后,输入满足精度的预测模型,得到头型HIC预测值;A4,制作头部得分图谱。以实现在行人保护头型性能评估中,对全部碰撞位置HIC快速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29518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45200.2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B21/02 , G01M17/007 ,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碰撞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碰撞测试中基于惯导技术的动态位移测量系统,包括惯性测量单元、车载记录单元和地面控制单元;惯性测量单元包括数个子惯导;子惯导用于采集待测点的基础运行信息;车载记录单元包括主惯导和采集存储模块;主惯导用于采集车辆的主体运行信息;采集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主惯导和子惯导采集到的信息数据;地面控制单元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主惯导和子惯导的信息数据,并计算得到待测点的动态位移数据,并生成对应的位移图片和报表;数据处理模块在处理主惯导和子惯导的信息数据时,采用惯性导航算法计算动态位移数据。本发明结构设置简洁,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待测点的动态位移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219416961U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20697557.X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00 , G01M17/007 , G01M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转向节测试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底盘转向节零部件失效测试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单元和加持单元,固定单元包括第一承压柱,第一承压柱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锁紧件;加持单元包括转动连杆和固定夹具,转动连杆与固定夹具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底盘转向节零部件失效测试的固定装置能够从不同方向对转向节进行固定,提高固定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