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80914C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03121697.8

    申请日:2003-0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实现耐高压且具有高耐压特性和低导通电阻特性的半导体器件。其具有:流过漂移电流的单元区域部分和设置成包围单元区域部分状态的接合终端区域部分;该单元部分具有:n型漏极、与n型漏极连接形成的栅极、与n型漏极连接形成的在导通状态下流过漂移电流且在截止状态下耗尽的n型漂移层、与n漏极和n型漂移层连接形成且在截止状态下耗尽的p型漂移层、与n型漂移层和p型漂移层连接形成的p型基极层、形成在p型基极层的表面部上的n+源极层、绝缘栅极和源极,在该半导体器件中,在接合终端区域部分内设置互相垂直的2个方向中至少在一个方向上形成的第2的n型漂移层和第2的p型漂移层。

    半导体装置
    2.
    发明公开
    半导体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7120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053617.9

    申请日:2023-02-03

    Abstract: 实施方式涉及半导体装置。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具备基座部件、半导体芯片以及第一导电部件。所述基座部件具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二面,包含设于所述第二面侧的凸部。所述半导体芯片经由第一连接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面上。所述半导体芯片具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控制焊盘以及半导体部,所述半导体部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控制焊盘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控制焊盘与所述第二电极分离地设置。所述第一导电部件接合在所述第二电极上。所述半导体芯片被安装成,在与所述第二面垂直的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控制焊盘之间的空间与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凸部重叠。

    半导体装置
    4.
    发明公开
    半导体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7120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024606.8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实施方式涉及半导体装置。半导体装置具备基底部件、半导体芯片和第一导电部件。所述基底部件具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二面,包含设于所述第二面侧的凸部。所述半导体芯片经由第一连接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面上。所述半导体芯片具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控制焊盘和半导体部,所述半导体部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控制焊盘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控制焊盘与所述第二电极分离地设置。所述第一导电部件经由第二连接部件接合在所述第二电极上。所述基底部件的所述凸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沿着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控制焊盘之间的空间的侧面的下方。

    半导体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90435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100342.5

    申请日:2015-03-06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终端区域中的半导体区域表面的电场的半导体装置。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具有第一导电型的第一半导体区域、第二导电型的第二半导体区域、元件区域、及终端区域。第二半导体区域设置在第一半导体区域内。元件区域具有第二导电型的第三半导体区域、第一导电型的第四半导体区域、及栅极电极。栅极电极隔着栅极绝缘层而与第三半导体区域及第四半导体区域相邻。终端区域具有第一电极。终端区域包围元件区域。第一电极具有在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及在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第一电极在第一半导体区域上及第二半导体区域上设置着多个。在第二方向相邻的第一部分的间隔比在第一方向相邻的第二部分的间隔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