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15590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80057752.3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17/363 , C07C25/24 , C07C315/04 , C07C317/22 , C07C67/293 , C07C69/84 , C07C67/08 , C07C69/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67/293 , C07C17/363 , C07C67/08 , C07C315/04 , C07C2601/14 , C07C317/22 , C07C69/84 , C07C69/86 , C07C2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在1,1'-位置被卤素取代的双二苯乙炔的方法和来自所述化合物的产物。该双二苯乙炔的C-C三键是通过消除反应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967872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623142.8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浙江清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C209/72 , C07C209/88 , C07C211/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09/72 , C07B2200/07 , C07C209/88 , C07C2601/14 , C07C211/35
Abstract: 一种合成反式-4-甲基环己胺的方法,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以廉价的对甲基苯胺为原料,以负载型钌为催化剂,添加碱金属助剂,氢化得到4-甲基环己甲胺顺反混合物;将4-甲基环己甲胺顺反混合物通过酸化成盐、顺反分离、中和萃取、精馏得到反式-4-甲基环己胺产品;其中顺反分离得到的顺式体盐酸盐,再通过中和、萃取、精馏和转构步骤,重新进入顺反分离工序,实现了原料的循环利用。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催化剂多次套用,降低成本;顺反分离工序摩尔收率达到42.4%,且溶剂容易回收套用;反式-4-甲基环己胺摩尔收率达到65%以上,比文献报道的其他工艺高,且工艺简便可控,产品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46503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587652.4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卓悦环保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IPC: B01J29/89 , B01J29/90 , B01J38/02 , B01J38/64 , B01J38/06 , B01J38/48 , C07C251/42 , C07C24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9/89 , B01J29/90 , B01J38/02 , B01J38/06 , B01J38/48 , B01J38/64 , C07C249/04 , C07C2601/14 , C07C25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失活的钛硅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失活的钛硅催化剂湿料与再生混合液混合,采用胶体磨研磨处理得到均匀物料;(2)将步骤(1)的均匀物料进行水热晶化,得到晶化产物;(3)对步骤(2)的晶化产物进行过滤、洗涤和焙烧,得到再生催化剂;所述失活的钛硅催化剂湿料与再生混合液的质量之比为1:1~10。本发明的失活的钛硅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得到的再生催化剂不仅活性恢复到新鲜剂水平,用于环己酮氨肟化反应时单程寿命明显增长,且整个再生过程只需洗涤一次,催化剂损失和产生的废水少,再生流程短,再生成本低,易于工业化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09293465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191265.9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7/04 , C07C2601/08 , C07C2601/14 , C07C13/18 , C07C1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塔热泵精馏分离甲基环戊烷和环己烷的工艺。该工艺通过单塔实现了甲基环戊烷和环己烷的分离,甲基环戊烷以气相的形式从精馏塔塔顶蒸出进入换热器,换热后进入辅助冷凝器进一步冷凝,最后进入分流器进行分流,部分甲基环戊烷作为产品直接采出,部分甲基环戊烷返回至精馏塔;环己烷从精馏塔塔釜采出进入分流器进行分流,部分环己烷作为产品直接采出,部分环己烷经减压阀减压后进入换热器,后经压缩机压缩后进入精馏塔。该工艺中的精馏塔既不需要冷凝器也不需要再沸器,充分利用系统自身热源。本发明解决了甲基环戊烷-环己烷体系在常压下形成近沸点混合物而难分离的问题,单塔实现分离,具有能耗低、产品收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23234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67834.3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常熟市滨江化工有限公司
IPC: C07C407/00 , C07C40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07/003 , C07C409/18 , C07C260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1-双(叔丁基过氧基)环己烷碱洗水的回收利用方法,本发明采用硫酸溶液与所述1,1-双(叔丁基过氧基)环己烷碱洗水混合,对所述1,1-双(叔丁基过氧基)环己烷碱洗水的pH值进行调节,可以保证减少其他阴离子的带入,方便后续的处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将叔丁基过氧化氢的钠盐中和为叔丁基过氧化氢,保证碱洗水中的环己酮和叔丁基过氧化氢通过后续减压蒸馏成为馏分,并进行原料回用。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回收利用方法简单且能够实现碱洗水中叔丁基过氧化氢的钠盐和环己酮的充分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15363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80028575.6
申请日:2017-05-08
Applicant: 朱比连特比利斯有限公司
Inventor: 斯里达兰·拉贾帕尔 , 马哈南德塞·S·哈鲁尔 , 普鲁肖坦·德旺 , 坎南·穆鲁根 , 杜尔加·普拉萨纳·库马尔·C·H , 普拉文·艾耶 , 钱德里卡·穆拉卡拉 , 达纳拉克希米·西瓦南德汉 , 斯雷卡拉·奈尔 , 莫德·扎努丁 , 沙布拉曼亚姆·詹纳德汉·塔特里 , 尚德吕·加詹德兰 , 斯里兰·拉贾帕尔
IPC: C07C259/06 , C07D261/08 , C07D239/26 , C07D401/04 , C07D403/12 , C07D401/14 , C07D413/14 , C07C259/08 , C07C259/10 , C07D231/12 , C07D233/64 , A61K31/165 , A61P35/00 , C07D401/12 , C07D413/12 , C07D417/12 , C07D249/04 , C07D487/04 , C07D205/04 , C07D211/26 , C07D211/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61/08 , C07C235/56 , C07C237/20 , C07C237/22 , C07C259/06 , C07C259/08 , C07C259/10 , C07C2601/02 , C07C2601/14 , C07D205/04 , C07D211/26 , C07D211/58 , C07D231/12 , C07D233/64 , C07D239/26 , C07D249/04 , C07D401/04 , C07D401/12 , C07D401/14 , C07D403/12 , C07D413/12 , C07D413/14 , C07D417/12 , C07D487/04
Abstract: 本公开描述了新的通式(I)化合物,它们的类似物、互变异构体形式、立体异构体、多晶型物、水合物、溶剂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药物组合物、代谢物及其前药。这些化合物可抑制LSD1和HDAC两者,并可用作用于诸如恶性肿瘤、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等涉及细胞生长的疾病的治疗剂或改善剂。
-
公开(公告)号:CN1091342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64304.9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7C209/22 , C07C211/45 , C07C211/52 , C07C211/47 , C07C211/51 , C07C213/02 , C07C217/84 , C07C217/90 , C07C217/80 , C07C215/76 , C07C303/30 , C07C313/04 , C07C253/30 , C07C255/58 , C07F7/18 , C07C231/12 , C07C233/43 , C07C319/20 , C07C323/36 , C07C227/04 , C07C229/60 , C07C229/52 , C07C269/04 , C07C271/28 , C07C231/02 , C07C233/07 , C07D333/36 , C07D213/73 , C07D209/08 , C07D215/40 , C07D241/20 , C07D307/79 , C07D333/54 , C07D239/42 , C07D231/38 , C07D47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09/22 , C07C213/02 , C07C227/04 , C07C231/02 , C07C231/12 , C07C253/30 , C07C269/04 , C07C313/04 , C07C319/20 , C07C2601/14 , C07D209/08 , C07D213/73 , C07D215/40 , C07D231/38 , C07D239/42 , C07D241/20 , C07D307/79 , C07D333/36 , C07D333/54 , C07D471/04 , C07F7/1892 , C07C211/45 , C07C211/52 , C07C211/47 , C07C211/51 , C07C217/84 , C07C217/90 , C07C217/80 , C07C215/76 , C07C255/58 , C07C233/43 , C07C323/36 , C07C229/60 , C07C229/52 , C07C271/28 , C07C23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香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进行:方法一:将具有通式(I)的烷基芳香化合物与具有通式(II)的含氮化合物混合,在氧化剂及有机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制得具有通式(III)的芳香胺类化合物;方法二:将具有通式(I’)的芳香醇衍生物与具有通式(II)的含氮化合物混合,在酸添加剂及有机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制得所述通式(III)的芳香胺类化合物。本发明首次使用大宗的烷基芳香化合物或芳香醇衍生物为原料,无金属催化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芳香胺类化合物,与传统合成方法相比具有收率高、条件简单、废弃物排放量少、不需要金属参与,反应设备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等诸多优点,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13421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176854.X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湖南百利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45/28 , C07C45/82 , C07C49/4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5/28 , C07C45/82 , C07C2601/14 , C07C49/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己烷氧化法生产环己酮过程中氧化装置及氧化工艺改进方法,主要由一个或多个尾气洗涤塔、氧化反应器、调节阀和管道组成,并配置相应的管道和阀门;尾气洗涤塔与氧化反应器相连,自环己烷氧化反应器排出的氧化尾气从尾气洗涤塔底部进入塔内,从管道来的中温环己烷从尾气洗涤塔顶部进入塔内,氧化尾气中部分环己醇、环己酮、环己基过氧化氢被冷凝而进入环己烷液相中,并从尾气洗涤塔底部自流至氧化反应器或分解反应器,从尾气洗涤塔顶部排出氧化尾气则汇总后排入本装置氧化尾气回收单元。采用本发明后,将降低环己烷氧化法中氧化反应进料中的环己醇、环己酮和环己基过氧化氢的含量,提高反应收率,减少烷精馏的蒸汽、冷却水等能量消耗,对降低装置物料损耗和能量损耗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02082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79564.2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浙江山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45/20 , C07C213/02 , C07C215/76 , C07D295/09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45/20 , C07C213/02 , C07C2601/08 , C07C2601/14 , C07D295/096 , C07C215/76
Abstract: 一种间二烷胺基苯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为:第一步,将亚硝酸钠水溶液滴加到含间二烷胺基苯胺的硫酸水溶液中,滴加温度为‑10~20℃,滴毕于5~30℃保温1~10h,得到含间二烷胺基苯胺重氮硫酸氢盐的硫酸水溶液;第二步,含间二烷胺基苯胺重氮硫酸氢盐的硫酸水溶液直接加热至45~110℃,保温1~18h,间二烷胺基苯胺重氮硫酸氢盐发生重氮盐的水解反应,冷却,后处理,得产物间二烷胺基苯酚;第一步和第二步所需的硫酸在第一步反应中一次性投加完毕;第一步重氮化反应和第二步重氮盐水解反应在一锅内分步完成。本发明方法具有原料价格低廉、来源充足,合成工艺安全性高,产品收率高,三废污染较少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工业化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02079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33302.2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7C45/45 , C07C49/792 , C07C49/84 , C07C49/813 , C07C67/29 , C07C69/15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5/45 , C07C67/29 , C07C2601/08 , C07C2601/14 , C07C2601/18 , C07C2601/20 , C07C2603/74 , C07C49/792 , C07C49/84 , C07C49/813 , C07C69/1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环烷基苯乙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化合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2‑取代苯乙酮衍生物或3‑取代苯乙酮衍生物为起始物,原料易得、种类很多;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一步得到对位环烷基取代的苯乙酮衍生物,产物类型多样,既可以直接使用、又可以用于其他进一步的反应。本发明反应操作和后处理过程简单,产率较高,没有生成大量的金属盐,是绿色、原子经济性高的方法,适合于规模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