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4800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74222.X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罗睿智 , 张激扬 , 樊亚洪 , 王英广 , 赵同爽 , 陈志华 , 张鹏波 , 刘西全 , 田兴 , 姚锐 , 周刚 , 杨磊 , 王舒雁 , 李贵明 , 王晗 , 吴金涛 , 展毅 , 王朋彦 , 张子玉 , 董晨阳 , 张清涛 , 刘景辉 , 张春艳 , 李盼 , 白晓波 , 许庚晨 , 马金芝 , 李雪峰 , 丁志南 , 郑向琳
IPC: G05D1/495 , G05D1/46 , G05D101/10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航天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转子不平衡调节的磁悬浮CMG群微振动对消方法。方法包括:建立各个磁悬浮转子的不平衡力和不平衡力矩的模型;建立CMG群的动力学合成模型;根据动力学合成模型、欧拉方程建立星体姿态动力学方程;建立CMG群控制模型;利用CMG群控制模型和星体姿态动力学方程构造目标函数;建立转子沿径向平动和绕径向转动的动力与电流之间的电流控制模型;建立高速转子沿径向平动和绕径向转动的动力转动方程;根据动力转动方程、控制模型确定输出电流,以对转子的不平衡量和相位进行调节,磁悬浮CMG转子同频谐波振动的对消。
-
公开(公告)号:CN11511254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728879.6
申请日:2022-06-24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孔介质孔渗特性测量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向第一气体腔通入工作气体,控制第一气体腔、第二气体腔和样品腔互相连通,确定第一气体腔的初始平衡压力;控制第一气体腔与第二气体腔连通,并对第一气体腔进行变压处理得到第一气体腔的处理压力;其中,变压处理为加压处理或减压处理;控制第一气体腔、第二气体腔和样品腔互相连通,确定第一气体腔的时变压力和最终平衡压力;根据初始平衡压力、处理压力、时变压力和最终平衡压力,确定多孔介质的孔渗特性。本技术方案,能够在相同的应力条件下同时测量多孔介质的渗透率和孔隙率,有效提高了多孔介质孔渗特性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624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435231.0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重力环境的流体输运装置,包括带微流道导流槽的表面张力储液罐和密封顶盖,顶盖上开设有流道口,流道口内部设计有键槽,通过溅射工艺在底板上沉积一层叉指电极阵列,随后将电极板与流道内壁的键槽配合,电极板上的叉指电极阵列的引脚端与高电压低电流的直流电源相连,通过调控电压的大小进而控制罐内介电液体的供液流量。本装置用于太空微重力环境下介电液体(如润滑油)的可控有效供给,将电液动力驱动电极集成于表面张力储液罐内,并在储液罐内表面上设计圆周分布的微流道凹槽,在失重的情况下,利用表面张力实现液体的自动汇集,有效实现空间流体管理,并通过驱动电极的电场作用,使介电液体形成定向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753542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1372098.4
申请日:2022-11-03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芯阀供油率快速检测系统、方法,检测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用于模拟轴系芯阀组件供油端压力;摄像仪,采集所述芯阀组件转接头毛细管末端出口处的气泡图像,并传输至气泡生长脱附监测系统;所述气泡生长脱附监测系统利用所述气泡图像,计算出不同芯阀组件的气体渗透率,建立关于气体渗透率与供油率的对应关系曲线,预测出芯阀供油率。本发明的芯阀供油率快速检测系统,可自动识别气泡脱附周期并转化为渗透率,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3224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839317.X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执行机构的可变刚度变阻尼安装支架,属于振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U型弹簧、连接板、变刚度变阻尼装置和全向弹簧,通过调节U型弹簧对上、下两连接板的支撑位置,改变支撑刚度,通过U型弹簧和圆柱弹簧等共同构成大范围可变刚度支架;通过可变阻尼器调节阻尼材料的压紧程度,调节阻尼的大小。本发明安装支架可取代传统的硬连接总装支架和传统的被动隔振器,通过刚度和阻尼待调,实现对飞轮或控制力矩陀螺等隔振对象的变刚度变阻尼支撑,适应不同执行机构的工作转速差异、微振动特性差异,以及不同卫星的安装布局差异,满足不同卫星对微振动等性能的不同要求,优选系统参数,更好地隔离微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48714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55097.X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多源信息聚类融合的轴承状态评估方法,基于正常产品的多源信息的特征参数进行聚类融合,根据聚类中心和安全裕度划定安全边界,根据待评估轴承特征参数集的超限概率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并可根据超限距离评判故障严重程度。该方法将轴承多个故障敏感参数聚类融合,避免了单一信息的局限性或诊断不稳定性,可显著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和可靠性,特别适用于识别空间轴承早期微弱故障,也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地面旋转机械用轴承,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039244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808269.8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支承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转子组件及装配方法,该组件包括左密封罩、抽气嘴、右密封罩、滑动端连接板、框架、转子、电机和固紧端连接板。框架为由八块幅板构成的一体式八边形结构;转子位于框架内,转子的一端端面通过滑动端连接板与框架幅板的外端面相连,转子的另一端端面通过固紧端连接板与框架幅板的外端面相连,固紧端连接板的径向和轴向均为刚性连接,滑动端连接板的径向为刚性连接,轴向为弹性连接;转子在电机的驱动下连续旋转;左密封罩和右密封罩组合装配成一个密封空间,将框架固定在该密封空间内部;抽气嘴固紧于左密封罩上,用于将密封空间抽气成真空系统。本发明有效提高了框架支承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02897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20748.2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1B7/16
Abstract: 一种密封空间轴孔微变形测量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真空泵、形变测量系统、安装基座、固支装置、探头支架、传感器探头和形变传感器。通过被测件固支方式的设计来模拟其在轨使用真实的连接方式;通过对控制力矩陀螺飞轮转子和安装基座之间所形成的密闭腔体内部进行抽气降压;通过设置在密闭腔体内部的传感器探头,直接对装配孔内壁变形进行测量;此外,本发明还利用抽真空前后的形变量及抽真空过程中形变量最大值,对测量数据的有效性性进行判断,选取不存在测量误差的测量电压确定形变量测量结果,测试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9229425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1157530.1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字塔构型四轴微纳飞轮结构,四个微纳型飞轮分别通过其第一支架安装在组合体整机基座上,成金字塔构型,微纳型飞轮角动量法线与安装面法线夹角可根据需要任意设置;四个微纳型飞轮由密封罩包覆;四路COTS器件驱动线路集成在一块线路板上,对外电气接口由一个接插件实现,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驱动线路置于真空密封腔另一侧非密封腔内,并由盖板实现辐照防护,改善了散热条件。此外,该结构还减小了体积、重量;整机为长方体结构,四个微纳型飞轮由整机基座实现对整星机械接口,简化了安装方式,使用方便;轴承组件由一对轴承展开实现外圈或内圈旋转,减少了零件数量,简化了组件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203924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08269.8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支承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转子组件及装配方法,该组件包括左密封罩、抽气嘴、右密封罩、滑动端连接板、框架、转子、电机和固紧端连接板。框架为由八块幅板构成的一体式八边形结构;转子位于框架内,转子的一端端面通过滑动端连接板与框架幅板的外端面相连,转子的另一端端面通过固紧端连接板与框架幅板的外端面相连,固紧端连接板的径向和轴向均为刚性连接,滑动端连接板的径向为刚性连接,轴向为弹性连接;转子在电机的驱动下连续旋转;左密封罩和右密封罩组合装配成一个密封空间,将框架固定在该密封空间内部;抽气嘴固紧于左密封罩上,用于将密封空间抽气成真空系统。本发明有效提高了框架支承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