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CMG组合体模块及组合体模块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20011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335242.6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一种微型CMG组合体模块及组合体模块控制系统,CMG组合体模块包括N个依次拼装的CMG组合体,属于同一个CMG组合体中的两个控制力矩陀螺的框架轴Z指向相同;两相邻CMG组合体中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轴指向正交;且相邻CMG组合体中的控制力矩陀螺构成的平面互相平行。组合体模块控制系统包括:飞轮电机控制模块、框架电机控制模块和控制单元;每个CMG组合体均设置有对应的飞轮电机控制模块、框架电机控制模块和控制单元。本发明针对微纳卫星快速设计,快速集成的需求,通过机电一体化设计,单模块可实现微纳卫星单轴姿态机动,通过双模块组合可实现整星三轴机动。

    一种模块化微型控制力矩陀螺总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539498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627171.0

    申请日:2017-07-28

    Abstract: 一种模块化微型控制力矩陀螺总体结构,包括框架转子组件、框架驱动组件和连接定位环;其中,框架驱动组件由旋转壳、固定轴、内加载环、外加载环、旋转壳锁紧螺母、固定轴锁紧螺母、轴承和框架电机组成,框架电机的外壳安装在固定轴内;框架转子组件与框架驱动组件通过连接定位环定位,保证转子的质心精确处于框架驱动组件的旋转中心;框架驱动组件的旋转壳、框架转子组件与连接定位环通过螺钉连接;框架驱动组件的框架电机输出轴与框架转子系统的框架连接,并通过连接顶丝固定。本发明能够实现快速制造、快速装配与快速测试,还能够有效减小控制力矩陀螺的重量与外形尺寸,而且可保证框架转子组件的质心精确处于框架驱动组件的旋转中心。

    一种新型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组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556385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0916442.X

    申请日:2016-10-20

    Abstract: 一种新型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组件结构,包括密封罩、框幅、密封罩垫块、框缘和外螺纹圆锥销。框幅用外螺纹圆锥销定位于框缘,框幅用螺钉固紧于框缘,用来支承高速转子,密封罩垫块用螺钉固紧于框缘,用来定位密封罩。本发明提出的新型框架组件结构,采用承力件和密封件分离的结构,由密封罩和框缘组成密封系统来承担框架组件的大气压差,框幅支承高速转子,高速轴系远离密封罩焊接面,能保证高速轴承的精确加载、降低整机功耗,消除焊接过程中瞬时高热量对高速轴系的影响,实现装配精度检测和高等级动平衡精度。

    一种抑制转子动不平衡扰动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603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06725.5

    申请日:2016-04-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3/46

    Abstract: 一种抑制转子动不平衡扰动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在双环PI控制系统基础上嵌入前馈补偿模块和算法切换模块;在预设的Ng个控制周期内,设置整个框架控制系统工作在PI控制模式;从Ng+1控制周期开始,在每个控制周期,通过算法切换模块计算当前控制周期内CMG框架转速精度,确定是否需要切换当前控制周期的控制模式,若切换后为前馈补偿模式,则将速度环PI控制器输出的力矩参考值与反馈的框架电机的转矩做差,得到当前控制周期的机械转矩误差ej+1,前馈补偿模块根据ej+1计算当前控制周期的电流前馈补偿值Δiqref,j+1,将Δiqref,j+1加入所述的双环PI控制系统;若切换后为PI控制模式,则封锁电流前馈补偿,按照双环PI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一种微纳卫星用控制力矩陀螺框架转子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321280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0348506.1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微纳卫星用控制力矩陀螺框架转子组件,包括:旋转质量本体、第一角接触球轴承、第二角接触球轴承、第一轴承压盖、第二轴承压盖、预紧螺钉、框架、高速电机转子和高速电机定子;旋转质量本体、第一角接触球轴承、第二角接触球轴承、第一轴承压盖、第二轴承压盖和框架构成一个封闭力系,预紧螺钉通过轴承压盖对封闭力系施加预紧力。本发明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转子组件减少了部件数量及联接环节,节省了组件的整体重量,同时减小风阻影响,缩短旋转质量本体到达标称转速的时间,实现控制力矩陀螺快速对外输出力矩的功能,解决了微纳卫星实现快速、大范围的姿态机动问题。

    一种可更换空间成像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9765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086169.4

    申请日:2022-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更换空间成像试验系统,包括试验控制系统和可更换的试验子样,试验子样与试验控制系统通过插接件连接;试验子样为封装有试验对象和空间成像试验仪器的密封件,空间成像试验仪器为试验对象提供试验环境并采集试验数据,试验数据包括试验对象的图像数据和状态数据,状态数据至少包括温度信号数据和电信号数据;试验控制系统接收外部指令对空间成像试验仪器进行供电和控制,根据状态数据判断试验对象的状态,形成采集控制策略将采集的试验数据传输至地面。本发明能够获取试验对象在轨运动、变化规律,针对下行资源限制和传输链路故障采取策略对试验关键特征进行捕获和数据传输,能够稳定、可靠地实现多批次接续试验。

    一种抑制转子动不平衡扰动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6036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10206725.5

    申请日:2016-04-05

    Abstract: 一种抑制转子动不平衡扰动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在双环PI控制系统基础上嵌入前馈补偿模块和算法切换模块;在预设的Ng个控制周期内,设置整个框架控制系统工作在PI控制模式;从Ng+1控制周期开始,在每个控制周期,通过算法切换模块计算当前控制周期内CMG框架转速精度,确定是否需要切换当前控制周期的控制模式,若切换后为前馈补偿模式,则将速度环PI控制器输出的力矩参考值与反馈的框架电机的转矩做差,得到当前控制周期的机械转矩误差ej+1,前馈补偿模块根据ej+1计算当前控制周期的电流前馈补偿值Δiqref,j+1,将Δiqref,j+1加入所述的双环PI控制系统;若切换后为PI控制模式,则封锁电流前馈补偿,按照双环PI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