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被动一体化的四足会聚式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8278309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057862.6

    申请日:2018-01-19

    Abstract: 一种主被动一体化的四足会聚式隔振器,包括上连接板(1)、斜置微振动控制单元(2)、第三开槽碟形弹簧(4)、下连接板(5)、开槽圆柱弹簧(6);开槽圆柱弹簧(6)一端连接第三开槽碟形弹簧(4),另一端固定在下连接板(5)中部;第三开槽碟形弹簧(4)固定在上连接板(1)中部;各斜置微振动控制单元(2)绕开槽圆柱弹簧(6)的中心轴沿上连接板(1)周向均匀分布,倾斜安装,一端与上连接板(1)相连,另一端与下连接板(5)相连。本发明采用主被动一体化结构,能实现宽频段的微振动控制,提高了隔振器的隔振效率和对复杂环境及变化对象的适应性。

    一种新型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组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556385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0916442.X

    申请日:2016-10-20

    Abstract: 一种新型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组件结构,包括密封罩、框幅、密封罩垫块、框缘和外螺纹圆锥销。框幅用外螺纹圆锥销定位于框缘,框幅用螺钉固紧于框缘,用来支承高速转子,密封罩垫块用螺钉固紧于框缘,用来定位密封罩。本发明提出的新型框架组件结构,采用承力件和密封件分离的结构,由密封罩和框缘组成密封系统来承担框架组件的大气压差,框幅支承高速转子,高速轴系远离密封罩焊接面,能保证高速轴承的精确加载、降低整机功耗,消除焊接过程中瞬时高热量对高速轴系的影响,实现装配精度检测和高等级动平衡精度。

    一种压电陶瓷作动器的无模型跟踪控制方法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398995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631060.6

    申请日:2019-07-12

    Abstract: 一种压电陶瓷作动器的无模型跟踪控制方法及介质,即基于鲁棒回归预测、PI控制和自适应逆控制相结合的复合跟踪控制方法。将微振动中主要阶次的正余弦函数作为基函数,利用鲁棒回归对参考控制信号进行回归,并利用回归值预测实际控制信号,实现超前控制;内环采用PI控制,实现压电陶瓷对超前控制信号的初步光滑跟踪;通过计算压电陶瓷的响应和参考控制信号的互相关函数,估计响应对参考控制信号的超前量,用以调节控制器中纯滞后环节的延迟拍数,实现压电陶瓷响应与参考控制信号同步;通过计算响应对参考控制信号的线性关系,利用估计系数校正控制器增益和零偏,实现响应对参考控制信号的幅值跟踪;属于随动控制技术领域。

    一种精密支承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转子组件及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9244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808269.8

    申请日:2020-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支承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转子组件及装配方法,该组件包括左密封罩、抽气嘴、右密封罩、滑动端连接板、框架、转子、电机和固紧端连接板。框架为由八块幅板构成的一体式八边形结构;转子位于框架内,转子的一端端面通过滑动端连接板与框架幅板的外端面相连,转子的另一端端面通过固紧端连接板与框架幅板的外端面相连,固紧端连接板的径向和轴向均为刚性连接,滑动端连接板的径向为刚性连接,轴向为弹性连接;转子在电机的驱动下连续旋转;左密封罩和右密封罩组合装配成一个密封空间,将框架固定在该密封空间内部;抽气嘴固紧于左密封罩上,用于将密封空间抽气成真空系统。本发明有效提高了框架支承精度。

    一种精密支承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转子组件及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924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08269.8

    申请日:2020-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支承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转子组件及装配方法,该组件包括左密封罩、抽气嘴、右密封罩、滑动端连接板、框架、转子、电机和固紧端连接板。框架为由八块幅板构成的一体式八边形结构;转子位于框架内,转子的一端端面通过滑动端连接板与框架幅板的外端面相连,转子的另一端端面通过固紧端连接板与框架幅板的外端面相连,固紧端连接板的径向和轴向均为刚性连接,滑动端连接板的径向为刚性连接,轴向为弹性连接;转子在电机的驱动下连续旋转;左密封罩和右密封罩组合装配成一个密封空间,将框架固定在该密封空间内部;抽气嘴固紧于左密封罩上,用于将密封空间抽气成真空系统。本发明有效提高了框架支承精度。

    一种机电一体化小型变速控制力矩陀螺

    公开(公告)号:CN102901492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378399.8

    申请日:2012-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电一体化小型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特别是一种可以变速的小型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属于控制力矩陀螺技术领域。包括高速组件、高速驱动线路组件、连接支架和低速组件。高速组件提供角动量所需的转动惯量;高速驱动线路组件安装于高速组件背面,在控制力矩陀螺模式下驱动高速组件内的高速电机转子、轴承组件转子和轮体以指令转速旋转从而产生控制力矩陀螺所需的恒定角动量,在动量轮模式下驱动高速组件内的高速电机转子、轴承组件转子和轮体升降速从而输出沿转子轴方向的力矩。本发明在不增加结构体积的情况下实现了机电一体化设计,产品体积小、重量轻、散热好,适合中小型航天器的姿态控制和快速机动应用。

    一种压电陶瓷作动器的无模型跟踪控制方法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39899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631060.6

    申请日:2019-07-12

    Abstract: 一种压电陶瓷作动器的无模型跟踪控制方法及介质,即基于鲁棒回归预测、PI控制和自适应逆控制相结合的复合跟踪控制方法。将微振动中主要阶次的正余弦函数作为基函数,利用鲁棒回归对参考控制信号进行回归,并利用回归值预测实际控制信号,实现超前控制;内环采用PI控制,实现压电陶瓷对超前控制信号的初步光滑跟踪;通过计算压电陶瓷的响应和参考控制信号的互相关函数,估计响应对参考控制信号的超前量,用以调节控制器中纯滞后环节的延迟拍数,实现压电陶瓷响应与参考控制信号同步;通过计算响应对参考控制信号的线性关系,利用估计系数校正控制器增益和零偏,实现响应对参考控制信号的幅值跟踪;属于随动控制技术领域。

    一种主被动一体化的四足会聚式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8278309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810057862.6

    申请日:2018-01-19

    Abstract: 一种主被动一体化的四足会聚式隔振器,包括上连接板(1)、斜置微振动控制单元(2)、第三开槽碟形弹簧(4)、下连接板(5)、开槽圆柱弹簧(6);开槽圆柱弹簧(6)一端连接第三开槽碟形弹簧(4),另一端固定在下连接板(5)中部;第三开槽碟形弹簧(4)固定在上连接板(1)中部;各斜置微振动控制单元(2)绕开槽圆柱弹簧(6)的中心轴沿上连接板(1)周向均匀分布,倾斜安装,一端与上连接板(1)相连,另一端与下连接板(5)相连。本发明采用主被动一体化结构,能实现宽频段的微振动控制,提高了隔振器的隔振效率和对复杂环境及变化对象的适应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