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轴向保护装置限载值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371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72798.2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轴向保护装置限载值的检测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安装组件,用于放置待测轴承轴向保护装置,并向所述轴承轴向保护装置施加载荷以使所述轴承轴向保护装置发生变形;空气主轴,位于所述安装组件的下方,一端与所述安装组件的下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加载气缸相连接,所述加载气缸用于提供动力,以通过所述空气主轴向所述安装组件施加载荷;位移测量装置,位于所述安装组件的上方,用于测量所述安装组件的位移量以确定所述轴承轴向保护装置的限载值;固定基座,位于所述位移测量装置的下方,用于固定所述轴承轴向保护装置。本方案能够提高轴承轴向保护装置限载值的检测精度。

    一种磁悬浮转子质心位置在线估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9097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288234.1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一种磁悬浮转子质心位置在线估计系统,包括:磁悬浮转子单元、A端/B端磁轴承控制单元、激励单元、自适应估计单元。A端/B端磁轴承控制单元计算并提供转子A端/B端稳定悬浮所需控制电流,输出给磁轴承A/B,控制磁悬浮转子单元A端/B端悬浮。激励单元根据给功率放大器A/B施加频率为f、幅值为Aa/Ab的正弦激励,同时对控制器输出A/B频率为f的成分进行同频陷波,用以给磁轴承施加可知、可控的激励力。自适应估计单元根据A、B端转子位置之差计算调整激励输出B的幅值Ab的大小,使得A、B端转子位置之差为零,根据激励输出A幅值Aa和激励输出B幅值Ab即可得出转子质心位置。本发明不借助于重力,适用于各种环境下对磁悬浮转子质心进行高精度估计。

    一种磁悬浮旋转关节转子周期扰动自适应抑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9896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88233.7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一种磁悬浮旋转关节转子周期扰动自适应抑制系统,包括:磁悬浮转子模态控制单元、平动扰动自适应抑制单元、转动扰动自适应抑制单元、周期扰动评价单元;磁悬浮转子模态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磁悬浮转子稳定悬浮。周期扰动评价单元给旋转关节电机发送指令角速度,控制磁悬浮转子定转速旋转,并对磁悬浮转子A、B端位置频谱分析,作为扰动力矩抑制的参考。平动/转动扰动自适应抑制单元加在与磁悬浮转子模态控制单元中平动/转动控制器平行位置,对平动/转动模态中谐波次数为N的扰动力矩进行自适应控制。消除N次谐波扰动量。本发明适用于对电机磁场周期不均匀性进行自辨识、自补偿,进而抑制电机谐波扰动力矩,可大幅提高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

    一种航天器机电产品的组件模态参数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7940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628832.3

    申请日:2020-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机电产品的组件模态参数测量系统及方法,组件为陀螺的高速转子、控制力矩陀螺的高速转子或飞轮的转子,模态参数包括频率、振型和阻尼,属于小质量机械零组件模态测量技术领域。采用MEMS加速度计进行小质量组件如陀螺高速转子的模态测量,降低传感器重量对被测转子质量分布的影响,提高转子模态测量精度。使用示波器代替传统加速度计的前置器和分析软件,利用简单运算实现获得模态频率、模态振型和模态阻尼,大大降低了模态测量成本。可应用于控制力矩陀螺、飞轮、二浮陀螺、三浮陀螺等产品的转子等组件模态参数的精确测量。本发明亦可应用于高速电机转子的模态测量,市场前景广阔。

    一种检控定子固连式磁悬浮旋转关节在线动平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88719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32064.9

    申请日:2021-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控定子固连式磁悬浮旋转关节在线动平衡系统,主要包整周期旋转控制单元、转子系统单元、磁悬浮控制单元、同频电流提取单元、校正质量解算单元和自对中控制单元。整周期旋转控制单元构造出与转子同步的正弦信号和余弦信号,提供给自对中控制单元和同频电流提取单元,同时控制转子系统单元中的转子稳定旋转;磁悬浮控制单元控制转子系统单元中的转子稳定悬浮;自对中控制单元控制转子系统单元中的转子悬浮中心为其几何轴,对转子四个径向通道进行自对中控制;同频电流提取单元提取转子系统单元中的磁轴承绕组中与转子同频的电流成分,即绕组同频电流成分,校正质量解算单元根据绕组同频电流成分解算平衡转子所需校正量。

    一种压电陶瓷作动器的无模型跟踪控制方法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39899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631060.6

    申请日:2019-07-12

    Abstract: 一种压电陶瓷作动器的无模型跟踪控制方法及介质,即基于鲁棒回归预测、PI控制和自适应逆控制相结合的复合跟踪控制方法。将微振动中主要阶次的正余弦函数作为基函数,利用鲁棒回归对参考控制信号进行回归,并利用回归值预测实际控制信号,实现超前控制;内环采用PI控制,实现压电陶瓷对超前控制信号的初步光滑跟踪;通过计算压电陶瓷的响应和参考控制信号的互相关函数,估计响应对参考控制信号的超前量,用以调节控制器中纯滞后环节的延迟拍数,实现压电陶瓷响应与参考控制信号同步;通过计算响应对参考控制信号的线性关系,利用估计系数校正控制器增益和零偏,实现响应对参考控制信号的幅值跟踪;属于随动控制技术领域。

    一种控制力矩陀螺转子系统吸振阻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81168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610363896.9

    申请日:2016-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力矩陀螺转子系统吸振阻尼装置,包括配重、阻尼单元和悬臂波片;悬臂波片顺序设置有悬臂端、波纹段和固紧端,悬臂端下部设有凹槽结构,可提供刚度的阻尼单元置于悬臂波片悬臂端的凹槽中,阻尼单元可带动悬臂波片同步振动;配重置于悬臂波片悬臂端的上部,螺栓将配重、悬臂波片、阻尼单元与控制力矩陀螺转子系统端盖连接,通过拧紧力矩调整阻尼单元的刚度;悬臂波片的波纹段底面与顶面分别贴合于控制力矩陀螺转子系统端盖及壳体,悬臂波片振动时与控制力矩陀螺转子系统端盖及壳体产生干摩擦。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中引入柔性环节使系统振动模态增多相比,不会改变系统的振动模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振。

    一种框架驱动供电一体化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3471576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439310.9

    申请日:2013-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框架驱动供电一体化组件,属于空间执行机构领域。该框架驱动供电一体化组件包括框架支承组件、导电环组件、超声电机组件、双通道绝对零位式圆感应同步器组件、同步器转子锁紧螺母、导电环固定板。本发明的框架驱动供电一体化组件实现了框架驱动组件和框架供电组件一体化设计,框架电机采用新型超声电机,测角装置采用双通道绝对零位式圆感应同步器,实现了高精度、低功耗和轻小型化,适合于微小卫星应用。

    一种空间活动部件轴系故障的综合评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80303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19989.X

    申请日:2015-04-30

    Abstract: 一种空间活动部件轴系故障的综合评判方法,通过采用电流、摩擦力矩、微振动三种方式,综合评估空间活动部件轴系状态,实现在不拆解轴系情况下的轴系故障定位。特别是通过轴承零部件故障特征频率和轴系固有频率偏移的分析,掌握频谱变化原因,从而实现对空间活动部件轴系故障的诊断和定位。一方面,可及时识别故障轴系,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避免不必要的轴系报废,另一方面可对故障准确定位,提供更科学、准确、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轴系的可靠性。

    一种稳定运转的陶瓷轴承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47786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10559882.5

    申请日:2014-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运转的陶瓷轴承,属于轴承技术领域,该轴承可在宽温度范围、宽转速范围内的稳定运转。本发明方法在不改变原有轴承结构形式、润滑方式、保持器等零部件尺寸的前提下,无需通过复杂的热控、高精度的保持架设计制造、高性能润滑剂改良等复杂技术手段,仅将少部分陶瓷球更换为钢球,即可确保高速轴承的稳定运转,降低振动和噪音,降低阻力矩波动,提高产品的运转稳定性。采用该技术的轴承,由于仅更换了部分滚动体,其综合性能仍与原陶瓷轴承相当,保留并改善陶瓷轴承适合高速运转的优点,不会显著降低承载能力,寿命仍与原陶瓷轴承相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