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1331214U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22238396.0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脑电信号的检测装置,属于脑机接口设备的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控制电路;至少一个通道电极电路,通道电极电路的第一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通道电极电路的第二端为用于连接被测对象的一端,至少一个通道电极电路的控制端与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公共电极电路,公共电极电路的第一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公共电极电路的第二端为用于连接被测对象的一端;其中,公共电极电路和通道电极电路复用部分器件,部分器件包括滤波器件和保护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220650696U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22299760.4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转速信号的采集装置,属于发动机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在低速和高速时转速信号采集误差大的问题。所述采集装置包括可变电阻电路、反馈电路和迟滞比较电路;所述可变电阻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作为所述采集装置的输入端,与发动机的转速信号连接;所述可变电阻电路的输出端,同时连接所述迟滞比较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可变电阻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迟滞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采集装置的输出端。实现了发动机的转速信号的准确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220359573U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22065597.5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设备的可分离式遥控终端,包括,终端主体、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终端主体包括壳体、主体电路板和显示触屏;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壳体内部均设置手柄电路板,壳体的正面上侧均设置用于安装按键和微型摇杆的通孔,按键和微型摇杆通过通孔与手柄电路板电连接;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手柄电路板分别通过线缆与主体电路板电连接;在终端主体的壳体背面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在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壳体背面分别设置第三插接件和第四插接件;第一插接件与第三插接件匹配插接或分离;第二插接件与第四插接件匹配插接或分离。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遥控终端的便携、小型化和宜人化。
-
公开(公告)号:CN220020132U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20371450.6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NB‑IOT的物联网终端电路及无人机,其中,基于NB‑IOT的物联网终端电路,包括NB‑IOT芯片、SIM卡槽、MCU芯片、天线、终端输出端口以及线性电源供电电路;线性电源供电电路为NB‑IOT芯片和MCU芯片供电;NB‑IOT芯片为EC‑01F芯片;NB‑IOT芯片的RF信号输入端与天线连接,NB‑IOT芯片的SIM信号端口与SIM卡槽连接;NB‑IOT芯片与MCU芯片之间通过串口数据线通信连接;MCU芯片与终端输出端口连接;终端输出端口将MCU芯片输出的控制信号对外输出;本实用新型为信息指令接收和输出提供通信链路通道,通用性好方便集成到多种多类不同厂家的无人机上。
-
公开(公告)号:CN220010070U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20929923.X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防振框架,解决了目前无人机与地面碰撞时容易发生损坏的问题,其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安装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上安装有安装机构,缓冲机构包括位于无人机本体下方的支架,支架的顶部中间设有放置槽,支架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顶槽;本实用新型,通过万向轮和底块以及活动柱和弹簧之间之间的配合,当万向轮与地面碰撞时使得弹簧伸缩,并通过弹簧弹性的作用对底块进行缓冲,并通过驱动杆和横杆以及橡胶垫一和橡胶垫二之间的配合,再次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避免地面对无人机本体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而使得无人机本体发生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219536450U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20518631.7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刘铁成 , 马超 , 李炳劭 , 孟莹莹 , 王亚华 , 万倩倩 , 王已强 , 曹伟超 , 郭欢 , 肖新航 , 陶真 , 樊利霞 , 郑子勤 , 岳普 , 段晓波 , 张建朋 , 赵宇航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车辆,涉及电子设备领域,以解决显示装置的温度控制装置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易断裂的技术问题。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电路板以及贴合于显示屏的温控板,温控板用于调节显示屏的温度;温控板通过连接结构与电路板电连接,连接结构包括设在温控板上的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以及设在电路板上的至少两个第二连接部,每个第二连接部与相应第一连接部匹配;每个第二连接部与相应第一连接部中的一个为触点,另一个为弹性部;每个弹性部的一端抵接于相应触点,每个弹性部与相应触点之间具有预设压力。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通过在温控板和电路板上分别设置触点以及弹性部,在温控板和电路板之间形成稳定的电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219447358U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20544701.6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B64U80/6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收纳多个无人机的背包,属于无人机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背包难以装载多个无人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可收纳多个无人机的背包,包括收纳盒,收纳盒包括折叠板,折叠板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第二支板设于第一支板和第三支板之间并且分别与第一支板、第三支板铰接;第一支板和第三支板的板体上均设有插槽;第一支板和第三支板的板体上还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端口位于插槽内壁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收纳多个无人机的背包能够同时固定收纳多个无人机,提高集群无人机的便携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839783U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23476798.6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石伟兴 , 刘培志 , 段晓瑜 , 周宏志 , 李科伟 , 汪安平 , 张国伟 , 许梦家 , 于沿 , 张威 , 徐玉国 , 保东晨 , 陈盟 , 仲少华 , 范馨予 , 查长流 , 朱志杰 , 杜乔 , 刘洋 , 刘勇 , 江奂舟 , 张妍
IPC: B64F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降落引导装置,属于无人机装备技术领域,解决了无人机降落位置不精确、降落后位置不稳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降落引导装置包括降落平台部件、降落引导部件、降落支撑部件、旋转动力组件和钢丝;降落引导部件设置在降落平台部件的上部,降落支撑部件和旋转动力组件设置在降落平台部件的下部,钢丝连接旋转动力组和降落引导部件;降落平台部件包括降落平板和降落支架;降落平板和降落支架为正方形,且边界呈45°设置;降落平板设置在降落支架上部,中心重合;降落引导部件包括首尾相接、环绕设置的4个降落引导组件。无人机降落引导装置可精确引导无人机对中定位、降落和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218317380U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22193074.4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B64F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发射无人机的自动弹射机构,属于飞行器发射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升空时效率低、响应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蓄能腔、伸出腔、弹射舱、滑移托架和无人机托架;所述弹射舱为筒形,用于装填折叠后的无人机;所述滑移托架与所述伸出腔滑动配合;所述蓄能腔用于提供弹射所需的动力;所述蓄能腔能够推动所述伸出腔中的滑移托架滑移;所述无人机托架与滑移托架固定连接;所述无人机托架设置在弹射舱内部,且用于承托装入弹射舱的无人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通过高压气体驱动滑移托架滑移,并通过无人机托架推动无人机弹射出舱,实现了对旋翼无人机的弹射发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7456329U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21389835.7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用可折叠式机翼结构,解决了现有无人机机翼不便于折叠的问题,其包括机翼本体和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本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支撑盖板,机翼本体连接于支撑盖板底端的侧边,机翼本体与支撑盖板之间通过旋转调节机构相配合连接,机翼本体由支撑臂、无刷电机和螺旋桨构成,无刷电机固定连接于支撑臂的一端,螺旋桨固定连接于无刷电机的输出轴,旋转调节机构由限位板、限位弹簧、连接轴和限位卡头构成,限位板固定连接于连接轴的顶端,限位弹簧套设于连接轴,限位卡头固定连接于连接轴的底端;通过该可折叠式机翼结构能够在不使用时对机翼进行折叠收缩,从而便于对无人机进行收纳,使其便于携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