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2436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95826.6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驱总成、车辆和电驱总成的控制方法,电驱总成包括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供油系统、第一喷油管和第二喷油管,第一动力装置与第二动力装置连接,第一动力装置和第二动力装置用于带动车辆的车轮工作;供油组件包括储油池和动力件,储油池内存储有冷却油,动力件的进油端与储油池连通,用于抽取储油池内的冷却油;第一喷油管的进油端与动力件的出油端连通,第一喷油管的出油端与第一动力装置连接,用于向第一动力装置喷洒冷却油;第二喷油管的进油端与动力件的出油端连通,第二喷油管的出油端与第二动力装置连接,用于向第二动力装置喷洒冷却油。本发明可以提高电驱总成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05844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30955.5
申请日:2018-08-15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变速器油温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包含油温传感器、冷却水温传感器、油流量传感器、冷却水流量传感器、电子辅助水泵、电子辅助油泵、发动机控制单元,由发动机控制单元每隔一段时间读取CAN总线上的自动变速器油温及流量信息、冷却水温度及流量信号,结合存储在发动机控制单元中的油冷器热交换量谱和自动变速器高效运行的油温区间,计算出需要控制的油流量和冷却水流量,再通过CAN总线发送油流量控制信号和冷却水流量控制信号到电子辅助水泵控制器和电子辅助油泵控制器,控制电子辅助油泵和电子辅助水泵调整自动变速器油流量和冷却水流量,实现对自动变速器油温控制,使自动变速器油温控制在自动变速器传递效率最高的一个温度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504042B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0910103379.8
申请日:2009-03-13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驱动盘总成,包括驱动盘盘体、启动齿圈、信号齿、法兰盘和压板。启动齿圈与驱动盘盘体固定连接,信号齿是在所述驱动盘盘体的外圆周壁上直接冲压形成,与驱动盘盘体为一整体,信号齿在驱动盘盘体的外圆周壁上均匀分布,且与盘体平面垂直,并在所有齿中连续剔除两个齿,作为判断曲轴正时相位的基准。法兰盘和压板将驱动盘盘体夹在中间,本发明通过在驱动盘盘体上直接冲压出信号齿,信号齿与盘体的一体化设计,避免了二次定位的麻烦,信号齿与传感器的配合精度更高,提高了信号的采集精度和可靠性,降低了制造成本。引入法兰盘大大提高了关键零部件曲轴的通用化率,且中心定位孔更容易加工,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67148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1910939734.9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57/021 ,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动变速器的中连板及汽车,以实现中连板的轻量化。该一种混动变速器的中连板,包括:中连板本体;所述中连板本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中连板本体前后两个端面的多个轴承座孔和多个螺栓安装孔,多个螺栓安装孔依次排列并环绕在多个所述轴承座孔的外围;每一所述轴承座孔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螺栓安装孔之间设置有呈拱形的过渡结构;每一所述螺栓安装孔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轴承座孔之间连接有第一筋板,各个所述第一筋板分别依附在对应的所述过渡结构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728129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392388.5
申请日:2012-10-16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2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T变速器油温试验方法,其试验对象为安装有AT变速器的车辆,试验设备包括环境试验舱、转鼓试验台和数据采集系统,该试验方法的步骤包括:车辆准备及数据记录,分工况试验及数据记录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本发明所述试验方法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车辆在各种工况下的AT变速器的油温,客观验证AT变速器油温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为油冷却器设计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5382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625117.8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心轴润滑结构,包括箱体和安装在箱体内并同轴心从左到右依次布置的驱动电机轴、发动机输入轴和动力输入轴,所述驱动电机轴和发动机输入轴均轴向贯穿设置有油道,驱动电机轴油道与发动机输入轴油道相连通,所述驱动电机轴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箱体和所述发动机输入轴之间存在可容工作油液流动的间隙,所述发动机输入轴的右端与所述动力输入轴之间存在可容工作油液流动的间隙,所述箱体上设有与所述驱动电机轴油道左端连通的入口油道,所述驱动电机轴油道内设有用于调节工作油液流量的调节组件,其能分配工作油液进入后端发动机输入轴油道的流量,以减小同心轴在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对油道远端轴承润滑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75075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12553.6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自动变速器低压润滑系统,包括润滑油分配模块以及用于为所述润滑油分配模块提供润滑油的变速器供油模块;所述润滑油分配模块包括润滑冷却主油路、润滑冷却主调节阀、K0离合器/P2电机/轴齿冷却润滑主油路、K0离合器润滑油路、P2电机润滑油路、K1/K2离合器润滑油路以及轴齿润滑油路;所述润滑冷却主油路的一端与所述变速器供油模块连接,所述润滑冷却主油路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润滑冷却主调节阀的进油口以及所述K0离合器/P2电机/轴齿冷却润滑主油路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四路润滑冷却流量均可控,优化了流量分配的可调可控性,有利于润滑流量标定线性拟合,减小标定工作量,还能够降低系统能耗,提高燃油经济性,保证系统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77964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1005155.9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T1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P挡驻车提醒系统及方法,提醒系统包括驻车齿轮位置传感器、驻车棘爪转角传感器、变速器控制单元、电子手刹、组合仪表、电子换挡系统和制动系统,驻车齿轮位置传感器、驻车棘爪转角传感器与变速器控制单元连接,变速器控制单元、电子手刹、组合仪表、电子换挡系统、制动系统与CAN总线连接,进行通信。当用户挂入P挡,驻车棘爪的转动角度小于或等于设定角度阈值时,进一步判断用户是否拉手刹,若没有拉手刹则提醒用户,最后组合仪表显示P挡驻车非正常,当转动角度大于设定角度阈值时,则认为驻车棘爪已经顺利卡入驻车齿轮齿槽中,通过组合仪表显示P挡驻车正常。本发明能有效地提示P挡挂入状态风险,减少用户抱怨。
-
公开(公告)号:CN11067148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39734.9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57/021 ,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动变速器的中连板及汽车,以实现中连板的轻量化。该一种混动变速器的中连板,包括:中连板本体;所述中连板本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中连板本体前后两个端面的多个轴承座孔和多个螺栓安装孔,多个螺栓安装孔依次排列并环绕在多个所述轴承座孔的外围;每一所述轴承座孔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螺栓安装孔之间设置有呈拱形的过渡结构;每一所述螺栓安装孔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轴承座孔之间连接有第一筋板,各个所述第一筋板分别依附在对应的所述过渡结构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866597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250838.9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模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与发动机相连的第一输入轴、与第一输入轴相连的离合器、与离合器相连的第二输入轴、与发电机相连的第一从动齿轮以及均与驱动电机相连的第四主动齿轮和第五主动齿轮;第一输入轴上装配有和第一从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第二输入轴上装配有第三主动齿轮和第一同步器,第二输入轴上空套有第二主动齿轮;输出轴上装配有第二同步器、输出齿轮以及和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输出轴上空套有与第三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三从动齿轮以及与第四主动齿轮啮合的第四从动齿轮,第五主动齿轮与第三从动齿轮啮合。本发明的结构更紧凑,能够改善整车动力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