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动变速器的中连板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067148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39734.9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动变速器的中连板及汽车,以实现中连板的轻量化。该一种混动变速器的中连板,包括:中连板本体;所述中连板本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中连板本体前后两个端面的多个轴承座孔和多个螺栓安装孔,多个螺栓安装孔依次排列并环绕在多个所述轴承座孔的外围;每一所述轴承座孔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螺栓安装孔之间设置有呈拱形的过渡结构;每一所述螺栓安装孔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轴承座孔之间连接有第一筋板,各个所述第一筋板分别依附在对应的所述过渡结构上。

    一种四驱车辆防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43486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610618681.7

    申请日:2016-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驱车辆防滑控制方法,该方法为:车辆的四驱控制器通过监控车辆前后轴的轴速差以及车辆的发动机传递给扭矩管理器的实际扭矩值,在所述轴速差超过轴速差门限值且所述实际扭矩值大于扭矩管理器能够传递的最大扭矩值时,所述四驱控制器对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发送限定扭矩值的请求,所述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四驱控制器发出的限定扭矩值的请求限定车辆发动机传递给扭矩管理器的最大扭矩值。本方案解决了四驱车辆出现车轮严重打滑时而发生的危险以及扭矩管理器、PTU、后桥主减速器损坏的问题。

    一种四驱车辆防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43486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618681.7

    申请日:2016-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驱车辆防滑控制方法,该方法为:车辆的四驱控制器通过监控车辆前后轴的轴速差以及车辆的发动机传递给扭矩管理器的实际扭矩值,在所述轴速差超过轴速差门限值且所述实际扭矩值大于扭矩管理器能够传递的最大扭矩值时,所述四驱控制器对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发送限定扭矩值的请求,所述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四驱控制器发出的限定扭矩值的请求限定车辆发动机传递给扭矩管理器的最大扭矩值。本方案解决了四驱车辆出现车轮严重打滑时而发生的危险以及扭矩管理器、PTU、后桥主减速器损坏的问题。

    一种混动变速器的中连板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067148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1910939734.9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动变速器的中连板及汽车,以实现中连板的轻量化。该一种混动变速器的中连板,包括:中连板本体;所述中连板本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中连板本体前后两个端面的多个轴承座孔和多个螺栓安装孔,多个螺栓安装孔依次排列并环绕在多个所述轴承座孔的外围;每一所述轴承座孔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螺栓安装孔之间设置有呈拱形的过渡结构;每一所述螺栓安装孔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轴承座孔之间连接有第一筋板,各个所述第一筋板分别依附在对应的所述过渡结构上。

    一种混动变速器箱体离合器油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75008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610095.4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动变速器箱体离合器油路结构,包括左箱体、右箱体和P2外壳;左箱体离合器润滑油道的进油口与液压模块的润滑油出油口连接,左箱体离合器润滑油道的出油口与右箱体离合器润滑油道的进油口连通;右箱体离合器润滑油道的出油口与所述P2外壳离合器润滑油道的进油口连通,P2外壳离合器润滑油道的出油口设置在P2外壳轴孔上;左箱体离合器控制油道的进油口与液压模块的压力油出油口连通,左箱体离合器控制油道的出油口与右箱体离合器控制油道的进油口连通,右箱体离合器控制油道的出油口与P2外壳离合器控制油道的进油口连通,P2外壳离合器控制油道的出油口与离合器活塞腔连通。该油路结构减少变速器漏油风险,提高客户满意度。

    一种混动变速器油路系统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3357351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03937.8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混动变速器油路系统及汽车,此系统将油冷器循环油路集成在变速器壳体中,使变速器壳体更紧凑,并提升了变速器壳体的密封性。该混动变速器油路系统包括:在混动变速器主壳体内形成的第一进油油道和第一回油油道;在混动壳体内形成的第二进油油道和第二回油油道;所述第一进油油道和所述第二进油油道通过固定在所述混动壳体上的转接件内部形成的油道连通;所述第二进油油道和所述第二回油油道通过固定在所述混动壳体上的油冷器内部形成的油道连通;所述第二回油油道和所述第一回油油道连通;所述第一进油油道和所述第一回油油道通过固定在所述混动变速器主壳体上的液压装置连通。

    一种混动变速器箱体离合器油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750080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10095.4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动变速器箱体离合器油路结构,包括左箱体、右箱体和P2外壳;左箱体离合器润滑油道的进油口与液压模块的润滑油出油口连接,左箱体离合器润滑油道的出油口与右箱体离合器润滑油道的进油口连通;右箱体离合器润滑油道的出油口与所述P2外壳离合器润滑油道的进油口连通,P2外壳离合器润滑油道的出油口设置在P2外壳轴孔上;左箱体离合器控制油道的进油口与液压模块的压力油出油口连通,左箱体离合器控制油道的出油口与右箱体离合器控制油道的进油口连通,右箱体离合器控制油道的出油口与P2外壳离合器控制油道的进油口连通,P2外壳离合器控制油道的出油口与离合器活塞腔连通。该油路结构减少变速器漏油风险,提高客户满意度。

    一种混动变速器左端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48308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30952.1

    申请日:2021-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动变速器左端盖结构,包括左箱体和连接在其上的集成式左端盖,在所述左箱体内设有由输入轴、上中间轴和下中间轴构成的变速器轴系,在所述左箱体的边缘设有润滑油出口,其特征是:所述集成式左端盖内侧设有第一储油腔、第二储油腔和第三储油腔,三个轴储油腔分别与左箱体内的输入轴、上中间轴和下中间轴的端部一一对应;在所述集成式左端盖的边缘设有润滑油进口,该润滑油进口与所述左箱体上的润滑油出口对应;在所述第一储油腔的边缘设有与之相通的第一润滑油出口,在所述第二储油腔的边缘设有与之相通的第二润滑油出口。本发明能够在满足变速器轴系润滑要求的基础上,减少构件的数量,缩短轴向距离,降低装配难度、节约成本。

    一种差速器壳体、差速器润滑结构和润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6746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251283.2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上设置有左安装孔、右安装孔和行星轴配合孔,左安装孔的孔壁上设置有第一螺旋导油槽,右安装孔的孔壁上设置有第二螺旋导油槽,差速器壳体内腔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三螺旋导油槽和第四螺旋导油槽,第三螺旋导油槽设置在左安装孔和行星轴配合孔之间,第三螺旋导油槽从左至右沿车辆前进时差速器壳体旋转方向的反向螺旋延伸,第四螺旋导油槽设置在右安装孔和行星轴配合孔之间,第四螺旋导油槽从右至左沿车辆前进时差速器壳体旋转方向的反向螺旋延伸。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差速器润滑结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差速器润滑方法。本发明有助于保证差速器内部各摩擦副的润滑,能够兼顾润滑油的流量和减速器的工作效率。

    一种四驱扭矩超限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1448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11229688.0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四驱扭矩超限控制方法,通过四驱系统请求发动机限制扭矩上升,只在满足发动机扭矩超过设定值后,且前后轮轮速差超过设定值这两个条件下,即在极端工况下限制四驱扭矩超限,才启动此控制策略,可在不提高取力器PTU等四驱零部件设计强度的条件下,提高取力器PTU等四驱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并且不会对整车的动力性能和驾驶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