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7956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216940.0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28
Abstract: 一种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系统高频扰动的自适应补偿方法,适用于频率固定或具有频率漂移特性的高频力矩干扰的自适应补偿应用。本专利提供了一种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系统高频扰动的自适应前馈补偿方法,可实现在框架响应带宽低于转子频率的情况下,将转子动不平衡扰动频率幅值衰减至10%以下。从而极大程度地削弱了目前框架转速中最大的扰动因素即转子动不平衡扰动。实现将框架转速稳定度提升一倍,进而将控制力矩陀螺的输出力矩的稳定度也提升了一倍。
-
公开(公告)号:CN11649520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02150.6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在轨轨控数据评估修正的远距离导引方法及装置,涉及交会对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追踪航天器由目标航天器所在轨道降轨至初始入轨轨道的变轨过程中的俯仰姿态值和脉冲执行过程的加速度;根据俯仰姿态值确定第一迹向位置误差;根据加速度和追踪航天器在远距离导引段执行的第一脉冲确定第二迹向位置误差;根据第一迹向位置误差和第二迹向位置误差对追踪航天器由初始入轨轨道计算的远距离导引的终端标称位置进行评估修正。本方案提供的基于在轨轨控数据评估修正的远距离导引方法能够基于降轨轨控数据实现对远距离导引段终端的评估修正,得到高精度的远距离导引段终端。
-
公开(公告)号:CN115877706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145471.8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B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的CMG框架伺服系统,属于CMG框架伺服系统设计领域;步骤一、建立CMG框架伺服系统;步骤二、采用滑模控制运算计算获得框架电机控制电压信号u;并将框架电机控制电压信号u发送至累加模块;步骤三、采用前馈运算计算得到框架电机控制电压信号补偿量并将框架电机控制电压信号补偿量发送至累加模块;步骤四、累加模块对接收的u、进行累加计算,并输出对框架电机进行控制;本发明实现对框架系统多源干扰的自适应补偿,实现多源扰动下控制力矩陀螺框架伺服系统的高精度强强鲁棒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028973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220748.2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1B7/16
Abstract: 一种密封空间轴孔微变形测量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真空泵、形变测量系统、安装基座、固支装置、探头支架、传感器探头和形变传感器。通过被测件固支方式的设计来模拟其在轨使用真实的连接方式;通过对控制力矩陀螺飞轮转子和安装基座之间所形成的密闭腔体内部进行抽气降压;通过设置在密闭腔体内部的传感器探头,直接对装配孔内壁变形进行测量;此外,本发明还利用抽真空前后的形变量及抽真空过程中形变量最大值,对测量数据的有效性性进行判断,选取不存在测量误差的测量电压确定形变量测量结果,测试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538980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97702.6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导电环工况模拟与检测系统,包括在轨工况模拟模块、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在轨工况模拟模块包括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的第一导电环回路和第二导电环回路,两导电环回路上分别设置有恒流输出单元,在两导电环回路内分别形成稳定的闭环回路电流;第一导电环回路上设置有电势调节单元,在两导电环之间形成以一定频率进行变化的电势;检测模块采集两导电环回路的电流、电压检测信号并将采集的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检测信号判断系统运行状态,对异常情况进行检测与处置。本发明可以真实地模拟空间导电环在轨大电流,可变电势差的工况,并能够对回路状态进行有效检测,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19480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43300.3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舱外爬行的膜包覆式欠驱动抓握手爪,包括手腕,手指组件,手掌和包覆膜组件;手指组件至少包括两个手指;每个手指包括手指基座,近指节,远指节,驱动电机组件,近指节驱动机构和远指节驱动机构;手指基座固定于手腕上,手指基座上方依次设置近指节和远指节,驱动电机组件通过近指节驱动机构驱动近指节转动,通过远指节驱动机构驱动远指节转动;手掌与收拢状态的手指组件共同作用于被抓物体;包覆膜组件设于手指组件和手掌外侧本发明还基于上述手爪结构公开了一种欠驱动抓握方法。本发明手爪可以安装在攀附机器人足端,灵活适应目标物的形状和尺寸,实现稳定、可靠的空间舱外爬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125073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430463.1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1M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控转子固连式磁悬浮旋转关节在线动平衡系统,包括:转子系统单元、磁悬浮控制单元、整周期旋转控制单元、恒值电流提取单元和校正质量解算单元;其中,磁悬浮控制单元悬浮转子系统,整周期旋转控制单元控制磁悬浮转子系统绕其几何轴稳定旋转。恒值电流提取单元从磁悬浮控制单元所获取的绕组电流中提取恒值电流成分。校正质量解算单元根据提取恒值电流成分解算平衡转子所需校正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264991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0943376.1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空间机械臂的分层次快速在轨碰撞检测方法,属于空间机器人运动规划与碰撞检测领域;步骤一、建立空间机械臂模型;步骤二、对星本体和对接环、2个机械臂、2个末端执行机构分别建立包围盒;步骤三、建立2个执行机构包围盒之间碰撞判断解析式,并判断2个执行机构包围盒是否发生碰撞;建立其中1个机械臂对应末端执行机构的包围盒与另一个机械臂包围盒的碰撞判断解析式,并判断该末端执行机构与该机械臂包围盒是否发生碰撞;建立2个机械臂包围盒之间的碰撞判断解析式,并判断2个机械臂包围盒是否发生碰撞;本发明提高了对星上碰撞情况的检测效率、数据存储效率、动态更新效率以及检测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83994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10141164.9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在轨数据融合的轨迹预报处理方法,包括:根据从遥测数据中提取得到的第一相对位置、第一相对速度、第二相对位置、第二相对速度和预报终点信息,确定初始脉冲和终端制动脉冲;根据第一相对速度、第二相对速度、初始脉冲和终端制动脉冲,确定第一矢量速度和第二矢量速度;根据各解算步长时间点下的第一相对位置、第一相对速度、第一矢量速度和第二矢量速度确定的运动状态序列,得到轨迹预报结果,并生成轨迹预报曲线。通过本发明实现了航天器交会对接飞行控制任务过程中对于轨迹预报特有的实时性、准确性、可定制性、与在轨状态一致性的要求,在准确预报轨迹的同时能够清晰有效的进行显示,为地面飞行控制监视和决策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1649774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10580407.1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1D1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变压器测角误差硬件自校正系统和方法,包括:伺服控制单元、幅值校正单元、相角校正单元、误差表征单元。伺服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负载按指令角速度稳定旋转。幅值校正单元用以调节旋转变压器输出正余弦信号的幅值,消除幅值误差。相角校正单元用以调节旋变输出正余弦信号的相位差,消除正交误差。旋变误差表征单元给控制伺服控制单元发送指令角速度,对伺服控制器输出的解算角速度进行频谱分析,将二次谐波幅值Amp传送给幅值校正单元和相角校正单元,作为调节幅值校正单元和相角校正单元的依据。本发明适用于旋变的幅值误差和相角误差的校正补偿,可大幅提高旋转变压器的测角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