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6499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0943376.1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空间机械臂的分层次快速在轨碰撞检测方法,属于空间机器人运动规划与碰撞检测领域;步骤一、建立空间机械臂模型;步骤二、对星本体和对接环、2个机械臂、2个末端执行机构分别建立包围盒;步骤三、建立2个执行机构包围盒之间碰撞判断解析式,并判断2个执行机构包围盒是否发生碰撞;建立其中1个机械臂对应末端执行机构的包围盒与另一个机械臂包围盒的碰撞判断解析式,并判断该末端执行机构与该机械臂包围盒是否发生碰撞;建立2个机械臂包围盒之间的碰撞判断解析式,并判断2个机械臂包围盒是否发生碰撞;本发明提高了对星上碰撞情况的检测效率、数据存储效率、动态更新效率以及检测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2071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794453.5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罗睿智 , 张激扬 , 初晓昱 , 文闻 , 李晓辉 , 周元子 , 张强 , 刘维惠 , 张子玉 , 杜金龙 , 赵同爽 , 秦小迎 , 郑翔 , 常江娟 , 金跃 , 董晨阳 , 张春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碟簧非稳切换的可重复锁紧机构,包括支承壳体、芯轴、电机组件、螺杆、滑块、螺母滑块、锥形卷簧、碟簧和自锁机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可重复锁紧机构的工作方法,包括电机组件驱动芯轴转动;滑块运动至与上螺杆配合的第一驱动位置,芯轴通过滑块驱动上螺杆转动;上螺杆带动上螺母滑块进行上下运动,实现对自锁机构A的锁紧或解锁;上螺杆带动上螺母滑块继续向下运动,锥形卷簧产生扭转变形后,螺母滑块向下推动滑块,使滑块运动至与下螺杆配合的第二驱动位置,芯轴通过滑块驱动下螺杆转动。本发明能够进行选择性锁定,进一步能够提高柔性臂的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479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084781.7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D1/43 , G05D10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RT原理的矢量调节机构的避障路径规划方法,属于卫星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同时进行逆运动学计算和路径避障规划,使用模式搜索法替代传统数值迭代逆解算法,解决了传统RRT方法只能在事先计算出逆解、获得目标位姿对应的关节角后才能进行路径规划的问题,避免了常见的数值迭代法进行逆解计算而带来的矩阵求逆、偏导数计算和初值选择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64991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0943376.1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空间机械臂的分层次快速在轨碰撞检测方法,属于空间机器人运动规划与碰撞检测领域;步骤一、建立空间机械臂模型;步骤二、对星本体和对接环、2个机械臂、2个末端执行机构分别建立包围盒;步骤三、建立2个执行机构包围盒之间碰撞判断解析式,并判断2个执行机构包围盒是否发生碰撞;建立其中1个机械臂对应末端执行机构的包围盒与另一个机械臂包围盒的碰撞判断解析式,并判断该末端执行机构与该机械臂包围盒是否发生碰撞;建立2个机械臂包围盒之间的碰撞判断解析式,并判断2个机械臂包围盒是否发生碰撞;本发明提高了对星上碰撞情况的检测效率、数据存储效率、动态更新效率以及检测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2429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42982.4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25J15/0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多自由度连杆驱动灵巧手运动学力学计算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15自由度连杆驱动灵巧手运动学模型;建立手指力学传递模型;基于15自由度连杆驱动灵巧手运动学模型和手指力学传递模型,以单指弯曲和摆动角度最大化、丝杠行程最小化以及指尖力最大化作为优化目标,对多连杆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本发明满足了多指协调运动规划与柔顺力控制需求,提高了空间精细操作的灵活度和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109928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858025.0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尺寸自适应空间柔性捕获对接机构及抓捕方法,该捕获对接机构包括固定平台、平面缩放机构、三个连杆支链和三个末端抓捕手模块;三个连杆支链一端与固定平台通过虎克铰链铰接,能够相对于固定平台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旋转,另一端与平面缩放机构一侧通过等效球关节连接,能够相对于平面缩放机构的三个方向旋转,平面缩放机构的另一侧连接末端抓捕手模块;实施抓捕前,平面缩放结构在一个平面内变形,改变末端抓捕手模块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末端抓捕手模块对目标进行柔性捕获;完成捕获后,平面缩放机构再次变形,实现刚度锁紧,完成对目标的抓捕和对接。本发明解决了抓捕过程中角度、位置和抓捕目标大小适应性不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747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54452.8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非结构化环境的月面机器人路径规划与步态生成方法,包括:构造保持原地形起伏特征的三角网地形重构模型;基于三角网地形重构模型,规划得到起伏最小的机器人最优全局移动路径;基于起伏最小的机器人最优全局移动路径,确定最佳落足点,并生成四足爬行步态。本发明解决了非结构化环境中机器人爬行的全方位性、连续性、协调性以及地形适应性问题,提高了移动过程中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能力,使机器人能够高效、安全地到达目标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50747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011185697.6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针对空间二自由度并联矢量调节机构的精度分析方法,通过自由度分析选取环形运动链,将环形运动链转换为串联结构,建立包含驱动角度、杆件长度和运动副间隙等参数的运动学模型,补充环形运动约束实现串联机构与并联机构之间的等效,通过误差参数对平台运动精度的影响性分析,获得不同尺度、装配误差下的二自由度并联矢量调节机构运动精度,为构型设计、电机选型和装配工艺等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50747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185697.6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针对空间二自由度并联矢量调节机构的精度分析方法,通过自由度分析选取环形运动链,将环形运动链转换为串联结构,建立包含驱动角度、杆件长度和运动副间隙等参数的运动学模型,补充环形运动约束实现串联机构与并联机构之间的等效,通过误差参数对平台运动精度的影响性分析,获得不同尺度、装配误差下的二自由度并联矢量调节机构运动精度,为构型设计、电机选型和装配工艺等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10992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858025.0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尺寸自适应空间柔性捕获对接机构及抓捕方法,该捕获对接机构包括固定平台、平面缩放机构、三个连杆支链和三个末端抓捕手模块;三个连杆支链一端与固定平台通过虎克铰链铰接,能够相对于固定平台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旋转,另一端与平面缩放机构一侧通过等效球关节连接,能够相对于平面缩放机构的三个方向旋转,平面缩放机构的另一侧连接末端抓捕手模块;实施抓捕前,平面缩放结构在一个平面内变形,改变末端抓捕手模块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末端抓捕手模块对目标进行柔性捕获;完成捕获后,平面缩放机构再次变形,实现刚度锁紧,完成对目标的抓捕和对接。本发明解决了抓捕过程中角度、位置和抓捕目标大小适应性不强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