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碳排放核算与减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3472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237825.0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交通碳排放核算与减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目标区域当前周期的交通数据,所述交通数据包括排放源指标参数和调节因子指标参数;S2)将当前周期的交通数据输入至MOVES模型,计算出当前周期的碳排放量;S3)比较上一周期的碳排放量和当前周期的碳排放量,得到比较结果;S4)分析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排放源指标参数和/或调节因子指标参数,模拟碳排放量,制定下一周期的交通政策,即调整下一周期的交通数据指标;S5)返回步骤S1),重新获取交通数据。本发明能够根据交通数据以及市场宏观政策,即使调整交通数据中的某些参量,在保证目标地区有效通勤的情况下,能够逐步降低碳排放量。

    一种基于重力模型的公交可达性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262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10731.1

    申请日:2024-08-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重力模型的公交可达性计算方法,其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实际交通流动情况,为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和线网规划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包括以下步骤:S1、对公交可达性待评估区域进行等规格的网格化,并进行编号;S2、根据公交线路走向,将网格编号按位置顺序排列,生成起始点网格到目的地网格的OD网格编号集合;S3、基于重力模型中的引力衰减函数,获得公交行进阻抗函数;S4、获得对应网格乘坐某一条公交线路的公交可达性数据;S5、将对应网格内途径的所有线路的公交可达性数据相加得到对应网格的公交可达性;S6、重复步骤S3~S5,直至获得公交可达性待评估区域内所有公交线路的公交可达性。

    一种道路工程碳排放量分析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908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46304.5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工程碳排放量分析系统,本发明涉及碳排放量的分析领域,包括主控系统,所述主控系统包括接收单元和分析单元,接收单元包括气体排放量监控模块,接收单元电连接有计算模块,计算模块电连接有第一公式导入模块,对比模块电连接有排放量阈值设置模块和活动数据计算单元,处理单元电连接有替换模块。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道路工程碳排放量分析系统,通过气体传感器对道路施工时的碳排放数据进行监控,可以有效的对道路整体的碳排放数据进行计算,同时对碳排放因子的优化和不确定性的量化进行分析,且通过获取的施工道路的工程材料、能源的消耗数据,能通过计算得到单位产量的能耗,能进一步提高对碳排放的分析数据精度。

    一种城市中心区的私家车需求管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5762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38789.7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中心区的私家车需求管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城市选取和基本情况;S2:指标选取;S3:中心区路内和路外公共停车收费和政策;S4:对停车收费进行记录和比较;S5:停车的供给和收费政策小结;S6:中心区机动车用车成本和政策。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城市中心区的私家车需求管控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结果,可以关注和深刻理解各国对私人机动车交通政策螺旋前进这一现实,批判的吸收案例城市中心区最新实践的技术、政策手段,可以实现国内城市的交通发展、管理和服务的弯道超车,有利于助力构建绿色、公平、高效的城市交通环境,同时通过对多个城市的分析,可以考虑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促进绿色交通发展。

    一种城市公交充电站负荷度测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6089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08040.3

    申请日:2022-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公交充电站负荷度测算方法,涉及城市新型公交负荷度测算技术领域。包括模型搭建、区域平衡方法,所述模型搭建包括输入、评价指标、评价方法,所述区域平衡方法采用泰森多边形法将苏州市所有计划的公交充电站进行分区,从而确定每一个充电站的服务区域,即任意一条纯电动公交线路产生充电需求时,必定是所在区域内的唯一充电站距离公交车辆最近。本发明利用经典排队论模型,结合真实详细调研数据,成功搭建城市公交场站充电站负荷度测算模型,为行业相关部门提供统一的评价方法,有效评估预测近远期公交充电站供需负荷情况,也为新建或规划公交充电站的规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基于城市公交充电站负荷度测算模型及平衡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4475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524322.2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城市公交充电站负荷度测算模型及平衡管理方法,涉及到城市公交充电站负荷度测算模型及平衡管理方法领域,包括模型搭建,所述模型搭建内部由输入、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组成,所述模型搭建是由公交线路数量、各条线路的公交配车数、公交日车均运营里程等因素共同决定。本发明能够利用经典排队论模型,结合详实的调研数据,搭建城市公交场站充电站负荷度测算模型,为行业相关部门提供统一的评价方法,有效评估预测近远期公交充电站供需负荷情况,也为新建或规划公交充电站的规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提出区域平衡的管理办法,增强城市公交充电站韧性来应对公交线网的不断调整,达到弹性调控、动态平衡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