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半导体装置结构的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6668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71815.0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可藉由以下方法来形成半导体装置结构:形成层堆叠,层堆叠包括连续底部电极材料层、连续介电层及连续介电金属氧化物层;藉由将氧原子并入至连续介电金属氧化物层的顶表面部分中来增大连续介电金属氧化物层的顶表面部分中的氧对金属比率;在连续介电金属氧化物层之上沉积连续半导体层;以及对连续半导体层及层堆叠进行图案化,以形成经图案化层堆叠,经图案化层堆叠包括底部电极、介电层、介电金属氧化物层及半导体层。

    存储器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8082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516759.5

    申请日:2021-05-12

    Abstract: 一种形成三维(3D)存储器阵列的方法包括形成堆叠件,该堆叠件具有由介电层分离的碳基材料的多个导电层。在该堆叠件中的蚀刻沟槽将导电层分成导电条。所得结构包括水平导电条的二维阵列。可沿着每个条的长度分布存储器单元以提供3D阵列。该等导电条与可具有竖直或水平取向的附加导电结构一起允许对存储器单元进行单独寻址。用碳基材料形成该等导电层有助于将沟槽蚀刻成高纵横比。因此,形成碳基材料的导电层使存储器阵列能够具有更多层或具有更高的面积密度。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公开了存储器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和半导体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910308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711283650.1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在制造全环栅场效应晶体管的方法中,在衬底上方形成沟槽。将纳米管结构布置在沟槽中,每个纳米管结构包括碳纳米管(CNT),碳纳米管具有包裹在CNT周围的栅极介电层和位于栅极介电层上方的栅电极层。在沟槽中形成锚定层。去除源极/漏极(S/D)区处的锚定层的部分。去除S/D区处的栅电极层和栅极介电层,从而暴露S/D区处的CNT的部分。在CNT的暴露部分上形成S/D电极层。去除栅极区处的锚定层的部分,从而暴露栅极结构的栅电极层的部分。在栅电极层的暴露部分上形成栅极接触层。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涉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和半导体器件。

    存储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80827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110255533.4

    申请日:2021-03-09

    Abstract: 一种用于形成存储器件的方法,包括:在衬底上方依次形成第一层堆叠件和第二层堆叠件,其中第一层堆叠件和第二层堆叠件中的每个包括在衬底上方依次形成的介电层、沟道层和源极/漏极层;形成延伸穿过第一层堆叠件和第二层堆叠件的开口,其中,开口包括在第一层堆叠件和第二层堆叠件的边界内的第一开口,以及从第二层堆叠件的侧壁向第一开口延伸的第二开口;通过用介电材料取代由开口暴露的源极/漏极层的部分来形成内间隔层;用铁电材料加衬开口的侧壁;以及通过用导电材料填充开口,在第一开口中形成第一栅电极并在第二开口中形成伪栅电极。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存储器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