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0217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29308.1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造船生产设施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室内船坞车间起重机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室内船坞车间的厂房主体结构进行规划;步骤二、布置船坞龙门吊;步骤三、布置船坞固定臂架龙门式起重机;步骤四、布置船坞门座吊;步骤五、布置总组场地龙门吊;本发明所提供的室内船坞车间起重机布置方法,将常规落地安装的船坞龙门吊、船坞门座吊以及总组场地配套的龙门吊设计为立柱式高轨道安装,可使得地面物流与起重机运行轨道完全分离,大大的提升了各类起重机的运行安全性;各类起重机轨道错开,各起重机运行区间分离,可提升起重机运行效率,加上起重机轨道与地面物流的分开,可有效提升龙门吊的运行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7315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11332.2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生产设施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室内船坞车间,包括车间厂房主结构、船坞区域、总组场地区域、动力箱组件,所述船坞区域、总组场地区域设置在车间厂房主结构内,在车间厂房主结构内设置有船坞龙门吊、船坞固定臂架龙门式起重机、船坞门座吊、总组场地龙门吊以及动力箱组件,所述船坞龙门吊、船坞固定臂架龙门式起重机、船坞门座吊、总组场地龙门吊为室内船坞车间提供起重能力,所述动力箱组件包括船坞动力箱组一、船坞动力箱组二、总组场地动力箱组,动力箱组件为室内船坞车间进行总段和船舶的建造提供动能源条件;本发明将常规上露天的船坞和总装场地室内化设计组合,使得船舶建造全室内,减少天气对船舶建造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86270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11030.5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船坞工作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用于采集并协调坞内各机电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采集并协调坞内各动力箱组、光伏发电组、工业380V电的工作状态,工作管理系统包括坞内起重动力设备状态及调控子系统与坞内能源切换子系统,其中坞内起重动力设备状态及调控子系统内置有包括但不限于船坞龙门吊、船坞固定臂架龙门式起重机、船坞门座吊、总组场地龙门吊的序号编码、动力参数、起吊参数。本发明通过对坞内起重设备与进坞加工的钢材进行匹配绑定,并生成编码表,避免荷载大的起重机吊装小重量钢材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0750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696799.7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B3/1003 , G01B3/1005 , G01B3/1056 , G01B3/1089 , G01B5/00 , G01B5/02 , E01C2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船厂场地划分的测量设备,包括检测架、测量车架与测量机构,所述检测架具有底架、设于底架一侧的滑轨、设于底架底部四脚的行走轮,以及装设于底架顶部两侧的收纳箱、控制箱与安装座,其中控制箱挂载于收纳箱一侧,安装座设于控制箱一侧且其底端设有滑架,该滑架可与滑轨滑接,底架内侧装有伸缩缸,且该伸缩缸的活塞杆端连接滑架,伸缩缸可在启动时带动滑架沿滑轨移动并带动安装座;安装座上可装有测量机构,测量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卷绕筒与测量尺,其中伺服电机轴端连接卷绕筒,卷绕筒上可绕设有测量尺,该测量尺上设有刻度。本发明能进行船厂等施工场地的测量、画线,能更好对船厂场地进行测量测绘以及测量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110182553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0262467.6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IPC: B65G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联动吸附式薄板顶升组件,包括车架、顶板、液压装置,车架的顶部安装有定位座,定位座的内部安装有定位杆,定位杆的端部连接有定位筒,定位杆的端部连接有位于定位筒内部的活动块,定位筒的外壁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侧面安装有支撑块。该联动吸附式薄板顶升组件,通过活动杆与支撑块的旋转设计,使得定位筒可以转动不同的角度,便于带动弹性垫对薄板进行限位,同时带动转动轴对薄板进行限位,一方面对薄板的两侧进行限位,另一方面对薄板的顶部限位,增加薄板在运输途中的稳定性,通过弹性垫与转动轴的限位作用,顶板向上移动时,使得弹性垫与转动轴旋转的力度作用在薄板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055324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0474854.7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IPC: B66C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豪华邮轮薄板分段的翻身装置,其特点是该翻身装置由底座和支撑管组成,所述底座由两平行设置的支撑板和顶板组成,顶板与支撑板为“T”形设置,两支撑板之间由数块连接板与其焊接;所述支撑板设有吊装眼;所述支撑管两端承插在底座的撑管眼环内,且由撑管复板固定连接两底座组成框架结构的翻身底座。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较好的避免了薄板分段在翻身过程的变形,可靠性高,安全性能好,有效控制薄板分段的安装精度,尤其满足了豪华邮轮薄板分段以及其他船舶上层建筑分段吊运和翻身的作业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84351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010659448.X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IPC: B23P2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是一种倒棱组立一体的T型材生产工艺,采用若干设备组成的生产线实现包括面板上线对中、面板四角倒棱、腹板上线90°翻转对中、T型材组立点焊装配、T型材焊接、T型材矫正下线在内的若干工序,并形成各功能区,包括重组的倒棱组立区,在倒棱组立区,通过第一输送辊道将面板上线,并由面板对中装置对上线的面板进行对中,在面板上线的同时通过腹板翻身对中装置将腹板上线,并将腹板进行绕Z轴的90°旋转放置于面板上,实现腹板对中;然后输送至倒棱组立机进行面板四角倒棱及腹板与面板间的点焊装配,输出组立T型材。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节约了空间,节省了成本;使面板和腹板能同时上线,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48372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110413665.5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叶片运输和储存支架系统,包括:叶根上支架和叶根下支架,叶根上支架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支撑框和和第二支撑框,包括:上支架顶纵梁和上支架底纵梁平行设置,两根上支架边柱固定设置在上支架顶纵梁和上支架底纵梁的两侧;上支架连接座设置在上支架边柱的底端,叶根下支架包括:前后设置的结构相同的第三支撑框和和第四支撑框,两根下支架底纵梁,连接在两根下支架边柱底端之间,两根下支架顶纵梁,连接在两根下支架边柱上部之间,叶根基座包括基座面板,下支架连接座,设置在下支架边柱的顶端,与上支架连接座位置对应并固定连接。本发明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用更换其它支撑装置,减少叶片损坏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943554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110413652.8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叶片支架,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支撑框和和第二支撑框,第一支撑框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下支架边柱,下支架底纵梁,连接在两根下支架边柱底端之间,第二支撑框的结构与第一支撑框结构相同,下支架顶纵梁,连接在第一支撑框的两根下支架边柱上部之间,下支架顶横梁,连接在第一支撑框和和第二支撑框各自的下支架边柱的上部之间,下支架底横梁,连接在第一支撑框和和第二支撑框下部之间,叶根基座包括:基座面板,为弧形,与风电叶片叶根的弧度相匹配,多个基座竖向加强板支撑在基座面板的下面。本发明的风电叶片支架,结构形式牢固,能够满足储存、运输、吊运一体化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13219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640879.5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Q10/087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厂智能化生产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船厂库存管理系统,包括中心服务器、库存管理模块、生产管理模块、库存量分析模块、成本核算模块以及云端服务器,所述库存管理模块、生产管理模块、库存量分析模块、成本核算模块、云端服务器与中心服务器电性连接;所述库存管理模块对于船厂库区的入库出库流程管理统计,所述生产管理模块对于船厂的生产流程进行管理,所述库存量分析模块对于船厂的生产需求以及库区库存量进行分析,所述成本核算对于库存以及生产成本进行核算统计;本发明便于船厂库区的管理,使船厂库存管理更加系统化、更加快捷化、更加智能化,提高船厂的生产效率,同时节约生产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