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件孔的密封闷堵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3508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77917.X

    申请日:2022-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零件孔的密封闷堵装置,拉杆外壳的一端与密封压盖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拉杆外壳的圆周上还具有锁紧外螺纹;压紧螺母的内螺纹与锁紧外螺纹啮合;拉杆密封外圆与拉杆外壳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从拉杆外壳的另一端伸出,且与凸轮可旋转连接;压簧套在拉杆上;两根钩压板与拉杆可旋转连接;从拉杆外壳的的开口端伸出拉杆外壳的;弹性夹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钩压板的背部,驱动两根钩压板张开。其优点在于可有效解决存在的工效低、大空间室外作业不安全,甚至难以操作的状况;且广泛适用于各种环境状态进行孔密封闷堵,特别针对大型容器的孔密封闷堵,或高空作业的大型容器的孔密封闷堵。

    一种工件自定心弹性退出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3648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48880.5

    申请日:2020-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工件自定心弹性退出装置,包括安装在机床上的本体芯轴,所述本体芯轴上依次设有弹性退离垫、平垫片和压紧螺母,压紧螺母与本体芯轴螺纹连接,将虚拟工件安装在弹性退离垫和平垫片之间的空腔内,实现虚拟工件的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安装在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磨床等机床上,依靠本体芯轴与工件锥面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弹性退离垫与工件端面形成的摩擦力,能够限制旋转自由度,可广泛应用于以锥面孔定位的各类零部件的多面体车削、铣削、钻削等加工以及铣削工件外轮廓面或钻削工件端面孔或径向孔等工作面的加工,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操作便捷的优势。

    一种基于电子标签的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86063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29851.6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标签的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系统,包括申购系统、出入库系统、监控系统。该危化品管理系统通过监控系统对危化品从申购、出入库、入账、实验和危废处置过程均进行全方位的音频监控,通过电子标签与监控系统的配合使用对实验室危化品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危险化学品出入库使用情况、存量情况信息和危化品自身参数信息的动态数据信息的交互,使得实验室危化品在整个使用、废气中期均处于实时监控状态,便于后期对实验室危化品进行信息溯源,确保了实验室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位,极大的提高了实验室危化品管理的科学性。

    可下降伸缩的室内移动涂装棚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417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39469.0

    申请日:2024-0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下降伸缩的室内移动涂装棚,用于船舶涂装,包括棚顶组件和棚体组件;棚顶组件盖设于棚体组件,并围合形成用于容纳船舶的涂装空间。棚体组件包括多个升降立柱,多个升降立柱的顶部连接于棚顶组件,且多个升降立柱间隔分布于棚顶组件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位于同侧且相邻的两个升降立柱之间设有伸缩部;多个升降立柱中的至少部分升降立柱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棚顶组件和伸缩部能够跟随至少部分升降立柱的移动发生形变,以改变涂装空间在水平方向的长度。棚顶组件和伸缩部能够跟随多个升降立柱的升降发生形变,以改变涂装空间在竖直方向的高度。本发明的可下降伸缩的室内移动涂装棚能够适配更多涂装场景,节省涂装时间,提高船舶涂装的工作效率。

    一种船坞平台上的起重机防撞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90280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25898.0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防撞监测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船坞平台上的起重机防撞监测系统,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相应的雷达测距模块、监控预警模块和防撞报警模块,可以有效防止船坞龙门吊、船坞固定臂架起重机、船坞门座吊和总组场地龙门吊之间发生碰撞,同时也能防止起重机与工作人员发生碰撞;通过设置的厂房侧立柱结构一、厂房侧立柱结构二、船坞侧立柱结构一和船坞侧立柱结构二,使各类起重机轨道错开,各起重机运行区间分离,可提升起重机运行效率,加上起重机轨道与地面物流的分开,可有效提升龙门吊的运行速度,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各起重机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一种安全气瓶室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80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515968.9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安全气瓶室,包括半敞开式的气瓶室本体;所述气瓶室本体设置在实验楼主体建筑的北侧一角,气瓶室本体的外墙采用百叶墙结构,气瓶室本体的内墙采用防爆墙,并通过防爆墙与实验楼主体建筑隔断。该安全气瓶室的北外墙、侧外墙均由多组S形百叶组成,具有自然通风、防雨、遮光、泄爆的优点;该安全气瓶室位于实验楼主体建筑的北侧一角,可形成自然对流通风,难以聚集易燃易爆气体,减少对实验楼及其内部的相关人员造成的安全隐患,而且气瓶室内墙采用防爆墙结构,实现了对气瓶室与实验楼内其他功能房间的隔火、隔爆功能;该安全气瓶室内不采用吊顶结构,防止吊顶内聚集泄漏或微量泄漏的易燃易爆气体。

    一种用于船厂生产设施的仿真验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2805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31815.5

    申请日:2021-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船厂生产设施的仿真验证系统,其特点是仿真验证系统由典型分段收集及处理模块、工艺数据统计及推断模块、建造周期及数据分解模块和仿真分析与迭代改进模块组成,基于船舶典型分段工艺数据的有限样本,统计推断全船分段的工艺数据,按制定的船舶建造周期线表和工艺流向对工艺数据进行分解,利用工艺仿真软件对分解结果进行仿真分析,并根据仿真结果进行迭代改进工艺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通过仿真实验得到各种动态活动及其过程的瞬间仿效记录,进而研究生产系统的性能和输出效果,为船厂生产设施的规划设计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仿真工具,降低生产成本,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种浮船坞起重机轨道安装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0062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31247.2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安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浮船坞起重机轨道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标记轨道安装位置,标记浮船坞上起重机轨道的安装位置S2:测量轨道安装位置的尺寸,对标记的安装位置进行测量,获得安装位置的尺寸信息;S3:根据测量出的信息建3D模型,根据测量出安装位置的尺寸信息绘出轨道安装后的模型S4:清理安装位置,对起重机轨道的安装位置进行清理;S5:测量每段轨道规格并与建立的3D模型对比分析,测量出待安装的起重机轨道的尺寸规格,然后将测量出的尺寸与3D模型对比;S6:更换对应的轨道,通过将不合格的轨道替换为合格的轨道S7:铺设各段轨道,将起重机轨道铺设在轨道的安装位置上S8:固定各段轨道。

    一种室内船坞龙门吊管理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3020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07888.4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船坞龙门吊管理系统,管理系统用于调控龙门吊的吊具位姿,管理系统包括位姿多向调节吊具以及用于调控该多向调节吊具的上位机,其中位姿多向调节吊具具有吊具座、上钢索、下钢索与调控单元,其中吊具座顶部呈拱架形状、底部呈圆柱形状,吊具座顶部设有钢索座,并通过钢索座压固有上钢索,吊具座通过上钢索连接龙门吊;所述吊具座底部设有开口,吊具座内设有圆形隔板,圆形隔板相对其圆心等分设有六个槽体,圆形隔板上装有调控单元;所述调控单元包括中心柱、伺服马达、丝杠、螺母座、连杆与摆动杆。本发明的管理系统便于对吊装物的倾角进行调节,使得吊装物在安装时能保持与安装面孔位对齐的优点,保证安装效率。

    一种轨道调整固定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8466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397386.5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调整固定装置,包括:底垫模块,设置于轨道的下方,所述底垫模块包括上楔块和下楔块,所述上楔块和所述下楔块的斜面互相贴合;夹持模块,包括两个固定机构,所述两个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轨道的两侧,每个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轨道调整螺栓和楔块调整螺栓,并且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所述楔块调整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后顶靠所述上楔块或所述下楔块,所述轨道调整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螺栓孔后顶靠所述轨道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对轨道进行全面调整和固定,可以满足高精度的工作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