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87227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10296502.9
申请日:2013-07-15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雾装置的承载和移动装置。承载和移动装置包括支承框架,喷雾装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安装于支承框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升降系统、俯仰系统和补偿系统。支承框架两端的至少一端设置至少一个升降系统,以升降喷雾装置。喷雾装置的第一端通过补偿系统和俯仰系统连接于支承框架的第一端的升降系统,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支承框架的第二端或升降系统。当升降系统上升或下降使喷雾装置的两端有高度差时,喷雾装置能够通过俯仰系统绕喷雾装置的第二端俯仰倾斜,喷雾装置的第一端能够通过补偿系统而相对支承框架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滑动,以补偿喷雾装置的第一端在喷雾装置俯仰倾斜过程中的水平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07560822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1043646.8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发动机进气道前缘防冰系统冰风洞试验设备和方法,试验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存储有发动机进气道前缘防冰的热气分布曲线;加热单元,用于对发动机进气道前缘进行加热;检测单元,用于在加热过程中检测发动机进气道前缘的温度;以及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安装在所述发动机进气道前缘的加热单元,使得发动机进气道前缘的温度分布曲线与热气分布曲线相符。本发明还提供该试验设备进行发动机进气道前缘冰洞试验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进气道前缘冰洞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能够更精确地在现有冰风洞中对前缘防冰系统的防冰效果进行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662644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46405.2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70/446 , B29C70/882 , B29L2031/77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飞机前缘的多层复合电加热单元的加工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第一绝缘层;‑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侧上形成电加热元件;‑对所述电加热元件进行性能检测,如果满足设计要求,则进行下一步骤,如果不满足设计要求,则弃用;‑在所述电加热元件的与所述第一绝缘层相反的表面上形成第二绝缘层,从而由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电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共同形成电加热结构;‑在所述电加热结构的两侧分别形成基体结构和金属防护层;‑将所述电加热结构与两侧的基体结构和金属防护层共同进行热固化成型。本发明的方法可降低电加热单元的加工制造周期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296957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461886.X
申请日:2014-09-11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测量空气动力表面的水滴收集系数的方法和系统。包括:在特定速度和特定温度的干空气下,以第一功率密度加热所述空气动力表面至预定外表面温度;在所述特定速度和所述特定温度的湿空气下,以第二功率密度加热所述空气动力表面至所述预定外表面温度,所述湿空气具有特定液态水含量;以及基于所述特定速度、所述特定温度、所述液态水含量、所述第一功率密度、所述第二功率密度和所述预定外表面温度,获取所述空气动力表面的所述水滴收集系数。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能够连续的测量任何状态下的空气动力表面的水滴收集系数,特别是用于测量飞机的空气动力表面(例如,机翼、发动机进气口等)的水滴收集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183341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0824731.2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除水功能的混合腔装置。该混合腔装置包括混合腔入口管路、混合腔内管路、混合腔出口管路、混合腔外壳、设置于混合腔内管路上的水分离口、设置于混合腔外壳的内壁的水收集槽、以及设置于混合腔外壳的底部的排水口;其中,新鲜空气和再循环空气通过混合腔入口管路进入混合腔内管路中完成混合,混合空气中产生的游离水在螺旋上升的旋转过程中受离心力的影响从混合腔内管路经由水分离口运动至混合腔外壳的内壁上,并通过水收集槽被导流至混合腔外壳的底部,最终通过排水口排出。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提高飞机混合腔的除水效率,防止游离水进入座舱内。
-
公开(公告)号:CN107560822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1043646.8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发动机进气道前缘防冰系统冰风洞试验设备和方法,试验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存储有发动机进气道前缘防冰的热气分布曲线;加热单元,用于对发动机进气道前缘进行加热;检测单元,用于在加热过程中检测发动机进气道前缘的温度;以及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安装在所述发动机进气道前缘的加热单元,使得发动机进气道前缘的温度分布曲线与热气分布曲线相符。本发明还提供该试验设备进行发动机进气道前缘冰洞试验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进气道前缘冰洞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能够更精确地在现有冰风洞中对前缘防冰系统的防冰效果进行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3487227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296502.9
申请日:2013-07-15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雾装置的承载和移动装置。承载和移动装置包括支承框架,喷雾装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安装于支承框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升降系统、俯仰系统和补偿系统。支承框架两端的至少一端设置至少一个升降系统,以升降喷雾装置。喷雾装置的第一端通过补偿系统和俯仰系统连接于支承框架的第一端的升降系统,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支承框架的第二端或升降系统。当升降系统上升或下降使喷雾装置的两端有高度差时,喷雾装置能够通过俯仰系统绕喷雾装置的第二端俯仰倾斜,喷雾装置的第一端能够通过补偿系统而相对支承框架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滑动,以补偿喷雾装置的第一端在喷雾装置俯仰倾斜过程中的水平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1518334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24731.2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除水功能的混合腔装置。该混合腔装置包括混合腔入口管路、混合腔内管路、混合腔出口管路、混合腔外壳、设置于混合腔内管路上的水分离口、设置于混合腔外壳的内壁的水收集槽、以及设置于混合腔外壳的底部的排水口;其中,新鲜空气和再循环空气通过混合腔入口管路进入混合腔内管路中完成混合,混合空气中产生的游离水在螺旋上升的旋转过程中受离心力的影响从混合腔内管路经由水分离口运动至混合腔外壳的内壁上,并通过水收集槽被导流至混合腔外壳的底部,最终通过排水口排出。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提高飞机混合腔的除水效率,防止游离水进入座舱内。
-
公开(公告)号:CN110784946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100179.7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IPC: H05B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加热膜结构(100),该电加热膜结构包括绝缘基体层(A)和形成于所述绝缘基体层上的电加热膜(B),该电加热膜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绝缘基体层和所述电加热膜上的封孔层(C),封孔层构造成能封闭电加热膜中的至少部分孔隙。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形成电加热膜结构的方法。借助上述电加热膜结构和成型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电加热膜与绝缘基体之间的牢固度以及提高电加热膜自身的结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7760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04276.9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IPC: B64D1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晶探测器,其包括至少一个轴向延伸的冰晶收集探头和至少一个控制器。每一冰晶收集探头包括在一侧的迎风面和与迎风面相对的背风面,并包括:沿第一轴向延伸的杆体,设置在杆体中、位于迎风面沿杆体的轴向延伸的凹槽,凹槽包括开口和底部,底部用于积聚冰晶,以及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杆体端部的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一光电传感器在凹槽中形成与凹槽的底部间隔的第一光路,用于监测积聚在凹槽的底部上的冰晶。每一控制器与第一光电传感器相连接,且控制器根据第一光电传感器反馈的电信号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冰晶结冰条件。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将探头部分与控制器分离设置,扩大安装使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