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60822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1043646.8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发动机进气道前缘防冰系统冰风洞试验设备和方法,试验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存储有发动机进气道前缘防冰的热气分布曲线;加热单元,用于对发动机进气道前缘进行加热;检测单元,用于在加热过程中检测发动机进气道前缘的温度;以及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安装在所述发动机进气道前缘的加热单元,使得发动机进气道前缘的温度分布曲线与热气分布曲线相符。本发明还提供该试验设备进行发动机进气道前缘冰洞试验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进气道前缘冰洞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能够更精确地在现有冰风洞中对前缘防冰系统的防冰效果进行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4002976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198563.6
申请日:2014-05-12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IPC: B64D13/00
Abstract: 一种飞机座舱的送风系统,其包括:气源;主送风通道,其限定在座舱的蒙皮和内饰板之间并与气源流体连通;第一送风口,其限定在座椅上方和行李架下方的内饰板上并与主送风通道连通,用于向乘客的上半身送风;第二送风口,其限定在座舱的座椅下方的内饰板上并与主送风通道连通,用于向乘客的下半身送风;流量调节装置,其设置在主送风通道内并用于调节来自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的空调风的流量比。本发明可以满足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不同衣着特点的乘客以及对座舱周围温度环境条件敏感度不同的乘客对座舱温度舒适性的要求。改善夏天头部凉、脚部热,冬天头部热、脚部凉的座舱温度环境,避免座舱温度分层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400297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198563.6
申请日:2014-05-12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IPC: B64D13/00
Abstract: 一种飞机座舱的送风系统,其包括:气源;主送风通道,其限定在座舱的蒙皮和内饰板之间并与气源流体连通;第一送风口,其限定在座椅上方和行李架下方的内饰板上并与主送风通道连通,用于向乘客的上半身送风;第二送风口,其限定在座舱的座椅下方的内饰板上并与主送风通道连通,用于向乘客的下半身送风;流量调节装置,其设置在主送风通道内并用于调节来自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的空调风的流量比。本发明可以满足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不同衣着特点的乘客以及对座舱周围温度环境条件敏感度不同的乘客对座舱温度舒适性的要求。改善夏天头部凉、脚部热,冬天头部热、脚部凉的座舱温度环境,避免座舱温度分层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9292097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107539.1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IPC: B64D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机空调流量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综合控制器、压差传感器、混合腔温度传感器、气源系统温度传感器和气源系统压力传感器,其中,空调引气从气源系统经由流量文氏管、流量控制活门和空气调节装置流动至混合腔,压差传感器、混合腔温度传感器、气源系统温度传感器和气源系统压力传感器分别连接至综合控制器,压差传感器用于测量流量文氏管上游和喉部的压力差值,综合控制器根据压差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差值、混合腔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气源系统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和气源系统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值,控制流量控制活门的开度。本发明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能自动节能控制空调系统流量值,减少发动机引气量不必要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3043216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210513166.4
申请日:2012-12-04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冰探测器,属于结冰探测技术领域。该结冰探测器包括:结冰组件,其包括具有积冰表面的结冰杆和支撑结构,结冰杆构造成流线型的翼型结构并从支撑结构伸入气流中;至少一个视觉传感器,其布置成能够获取积冰表面的图像;控制器,其与视觉传感器电连接,包括图像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获得图像与初始图像进行对比,从而判断结冰杆的积冰表面是否结冰。本发明无运动部件,基于图像的判断可靠性更高;同时由于结冰杆的流线型翼型结构,可以使积冰表面具有较小的压力系数和较大的水收集系数,使结冰杆更早更快的结冰,发出结冰告警的时间能够提前。
-
公开(公告)号:CN103837569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125458.X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曲面片材的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加热垫,所述电加热垫是柔性的,使得其可弯曲成与所述片材的内表面同样的形状,所述电加热垫包括绝缘传热层、加热元件层和绝缘隔热层,所述加热元件层固定地连接在所述绝缘传热层与所述绝缘隔热层之间,所述电加热垫构造成使得所述绝缘传热层与所述片材的内表面的第一表面紧密接触;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于在所述片材的与所述内表面的第一表面相对的外表面的第二表面上;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加热垫的需要被控制的参数。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用上述的测量装置测量片材的对流换热系数的测量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179140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10030025.2
申请日:2011-01-27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D13/00 , B01D53/265 , B01D2259/4575 , B64D2013/0662 , Y02T50/56
Abstract: 为了在飞机内控制冷凝水的产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干燥系统,其包括:制冷组件,具有第一次除湿的空气进入端和第一次除湿的空气排出端,制冷组件用于对从第一次除湿的空气进入端进入的新鲜空气进行第一次除湿从而降低其绝对湿度;热交换器,具有废气进入端、废气排出端、第二次除湿的空气进入端和第二次除湿的空气排出端,废气进入端与电子设备舱连通,热交换器用于将电子设备舱排出的热的废气和制冷组件排出的冷的新鲜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进行第二次除湿以降低其相对湿度得到干燥空气;分配管路,用于将干燥空气输送到机身夹层内,以及控制组件。通过该干燥系统,可以减少飞机绝热隔声层内冷凝水或冰的聚积,同时增加飞机夹层的绝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897324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243673.0
申请日:2012-07-13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防冰装置。该飞机防冰装置包括输入模块、防冰控制器以及防冰模块,其中:所述输入模块通过硬线连接以及航电系统总线耦接到所述防冰控制器,用于生成用于控制所述防冰模块运行的手动控制信号;所述防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手动控制信号,并在接收到第一值的所述手动控制信号时,向所述防冰模块发出自动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防冰模块的运行,以及在接收到不同于所述第一值的所述手动控制信号时,向所述防冰模块发出所述手动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防冰模块的运行;所述防冰模块耦接到所述防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手动控制信号与所述自动控制信号,并响应于所述手动控制信号与所述自动控制信号而开启或关闭。
-
公开(公告)号:CN11410429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1391775.2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机气源系统换热器的旋流混合装置。一该旋流混合装置包括套筒,套筒包括附连到所述气流系统预冷器的前端和附连到下游管路的后端;其中旋流混合装置包括多个定子叶片,多个定子叶片固定地设置在套筒的内周壁上,相邻的定子叶片沿套筒的内周面彼此隔开,每一个定子叶片相对于气流方向具有迎风面,迎风面相对于气流方向成一倾斜夹角。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旋流混合装置,换热器出口封头处的加速非均匀温度场的混合,有效解决非均匀温度场带来的温度控制问题,且优化的旋流结构流阻小,降低对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18007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10301.5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IPC: B64D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飞机气源系统换热器的双向旋流混合装置,该混合装置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其中内套筒位于外套筒之内,并且两个套筒相互间隔开;混合装置还包括多个外圈定子叶片,多个外圈定子叶片彼此隔开地固定地连接所述外套筒的内壁面和所述内套筒的外壁面;以及多个内圈定子叶片,多个内圈定子叶片彼此隔开地固定地连接所述内套筒的内壁面;外圈定子叶片和内圈定子叶片相对于内套筒的纵向轴线以不同的角度布置。当外圈叶片和内圈叶片相对于纵向方向以相反的方向倾斜时,双向旋流混合装置能使经过内外两圈叶片的气流够产生相反方向的旋转,从而使两股气流相互缠绕混合,达到快速且高效地实现温度场均匀化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