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定位夹紧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08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1911422808.8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定位夹紧装置及系统,汽车包括三个车梁,车梁分别为前横梁、中横梁以及下安装板,汽车定位夹紧装置设置于汽车的一侧,汽车定位夹紧装置包括抓手和三个定位夹紧机构,三个定位夹紧机构均安装于抓手面向汽车的一侧,三个定位夹紧机构分别与下安装板、前横梁以及中横梁对应布置,并分别用于将下安装板、前横梁以及中横梁定位及夹紧。本发明仅通过一个抓手上集成三个定位夹紧机构,就能完成一次性完成下安装板、前横梁以及中横梁的定位夹紧,不仅能应用于不同车型的汽车,还能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多个分拼拼台分别对下安装板、前横梁以及中横梁进行定位夹紧的情况,减少了汽车焊接过程中采用的设备,降低了汽车的生产成本。

    车身尺寸偏差的预测方法和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2501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67463.8

    申请日:2024-0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身尺寸偏差的预测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数据采集设备采用待预测白车身的特征点的特征点测量数据;将所述特征点测量数据输入至预先训练的白车身尺寸预测模型,输出所述待预测白车身的尺寸偏差的第一预测结果。采用本申请可以通过白车身尺寸预测模型预测白车身的尺寸偏差的原因和和调整结果,实现实时对未焊接白车身进行尺寸补偿修正。

    定位立柱滑移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0879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1422215.1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定位立柱滑移装置及系统,用于对汽车的侧部抓手进行定位及夹紧,定位立柱滑移装置包括X轴滑移机构、Y轴滑移机构以及两个立柱机构;两个立柱机构沿X向间隔设置,两个立柱机构用于与侧部抓手的两端连接;X轴滑移机构连接其中一个立柱机构并驱动立柱机构沿X向运动,以使立柱机构靠近或远离另一个立柱机构;Y轴滑移机构连接两个立柱机构,Y轴滑移机构驱动两个立柱机构沿Y向运动。本发明不仅能避免定位立柱滑移装置与他零部件产生干涉,从而保证安全生产,还通过X轴滑移机构自由调节两个立柱机构之间的间距,避免人工搬运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适用不同的汽车车型、兼容性好、应用范围广。

    汽车总拼抓手定位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0879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1406462.2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总拼抓手定位系统,汽车包括左侧围、右侧围、顶盖横梁和后部,汽车总拼抓手定位系统包括侧部抓手和后部抓手;侧部抓手包括主框架和设于主框架上的侧部定位夹紧装置,侧部抓手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侧部抓手分设于汽车的左右两侧,两个侧部抓手对称设置;后部抓手包括安装框架以及设于安装框架上的后部定位夹紧装置;上述技术方案中,后部抓手与两个侧部抓手相互配合实现对合拼工位上汽车零部件的全部定位,能够实现汽车的顶盖横梁、侧围以及后部都在一个总拼工位进行合拼的生产需求;侧部抓手与后部抓手均聚合了针对不同定位点的定位夹紧装置,增大汽车总拼抓手定位系统适用范围。

    一种侧围返修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95707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262889.6

    申请日:2016-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H1/1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汽车生产中工装夹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侧围返修装置,包括固定支架、翻转架、两个连接板、翻转气缸及多个侧围固定夹持器,两个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翻转气缸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翻转架连接所述连接板,所述翻转架的每一端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侧围固定夹持器,所述翻转架通过所述翻转气缸运动带动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摆动。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日常维护、维修,制造成本低,经济效益可观;新结构比原来工艺提高效率达2倍之多;此新结构减少工人数量及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更符合人机工程学;此新结构减少原来检查侧围总成时损伤零件的风险,降低运行风险;此新结构具有防错功能,减少操作时的由误操作带来的风险及损失。

    一种车身总拼自动化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6990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285915.6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总拼自动化焊接方法,所述车身总拼自动化焊接方法应用于车身总拼自动化焊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从前往后依次布置的预装工位、定位焊接工位和补焊工位,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预装工位预装所有白车身预装件总成,并将预装好的白车身输送至所述定位焊接工位;在所述定位焊接工位对所有预装件进行定位夹紧和焊接,并输送至所述补焊工位;在所述补焊工位完成补焊焊点的自动化焊接并下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减少了车身总拼自动化焊接的占用场地和成本,并提升了焊接效率。

    汽车抓手总拼系统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0879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1911426228.6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抓手总拼系统,左侧抓手用于将汽车左侧定位及夹紧,右侧抓手用于将汽车右侧定位及夹紧;后部抓手用于将汽车后部定位及夹紧;下车体定位装置用于将所述汽车底部定位及夹紧;定位结构包括第一滑移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滑移装置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滑移装置,所述下车体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滑移装置上,所述第二滑移装置包括间隔设置且能够相对远离或靠近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左侧抓手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滑移装置的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连接,所述右侧抓手的两端分别与另一个所述第二滑移装置的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连接,后部抓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立柱连接。本发明兼容性好,车身制造总拼精度高。

    工装定位偏差补偿方法和工装定位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00051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73625.5

    申请日:2022-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装定位偏差补偿方法和工装定位设备。该工装定位偏差补偿方法包括:在控制器内输入车身预设信息,并输入车身偏差阈值;采集装置采集车身关键要素,并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将车身关键要素与车身预设信息进行比较获得车身实际偏差值;控制器将车身实际偏差值与车身偏差阈值进行比较;当车身实际偏差值≥车身偏差阈值的A倍时,控制器计算车身补偿值并控制移动定位装置根据车身补偿值移动;当车身实际偏差值<车身偏差阈值的A倍时,结束。该工装定位偏差补偿方法通过采集装置监控通过移动定位装置携带车身的到位情况,同时控制器通过采集装置所返回的各种数值计算补偿值,从而让控制器通过伺服电机对移动定位装置进行超差补偿。

    线旁定位设备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0900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910820894.1

    申请日:2019-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线旁定位设备,所述线旁定位设备用于对随行夹具定位支撑,所述线旁定位设备包括:第一定位支撑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机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对称布置于所述随行夹具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支撑座驱动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端的第一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座驱动件分别对应驱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座相向或相背运动,以带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支撑或远离所述随行夹具。本发明通过在生产线旁增加线旁定位设备,在不影响生产线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就能对随行夹具进行定位调整,且线旁定位设备结构简单定位精确、承载能力强且不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涉。

    一种总拼柔性线侧围抓手焊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5382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286053.9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总拼柔性线侧围抓手焊接装置,包括后轮罩定位夹具、侧围次定位夹具、抓手框架、B柱定位夹具、下安装板定位夹具、侧围主定位夹具、流水槽定位夹具、下裙边定位夹具、顶盖抓手定位夹具、侧围抓手框架,所述抓手框架上分别安装有所述后轮罩定位夹具、所述侧围次定位夹具、B柱定位夹具、下安装板定位夹具、所述侧围主定位夹具、流水槽定位夹具、下裙边定位夹具、顶盖抓手定位夹具、侧围抓手框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总拼柔性线侧围抓手焊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2.本发明的总拼柔性线侧围抓手焊接装置占地空间少,多种机构通过优化设计集成在一起,实现功能的同时还节省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