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竹豆干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29851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30809.1

    申请日:2013-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竹豆干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大豆经过清洗、浸泡、并加入经研磨熬煮后的玉竹液进行磨浆、煮浆、点浆、划脑、成型、烘干、卤制、真空包装、杀菌。其中,最终制备的玉竹豆干呈淡黄色,色泽光亮、表面光滑、弹性好,口感爽口,充满玉竹的清香。作为高营养的保健、食疗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消费休闲化的导向作用使得行业前景无可限量。

    出芽短梗霉菌株和其制备方法及用于生产无色素茁霉多糖

    公开(公告)号:CN101988036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010528011.9

    申请日:2010-11-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pullulans)为原始菌株,通过紫外线(UV)和亚硝基胍(NTG)诱变和筛选获得的不分泌色素、茁霉多糖产量高的茁霉多糖生产菌株——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W24,该菌株于于2010年06月2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3945。同时还涉及该菌株的制备方法以及利用该菌株在生产无色素茁霉多糖方面的应用。当蔗糖浓度为10%、酵母膏浓度为0.2%、玉米浆浓度为0.4%(质量比)时,制备得到的茁霉多糖产量最高,达到26g/L。

    一种中空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4914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144117.7

    申请日:2024-08-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颗粒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空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壳聚糖溶解乙酸水溶液中,加入抗坏血酸和过氧化氢、磁力搅拌;再缓慢加入α‑硫辛酸溶液,室温反应,透析,离心获得上清液,干燥得到壳聚糖‑α‑硫辛酸共聚物;配制玉米醇溶蛋白原液;将虾青素加入到玉米醇溶蛋白原液中,室温下搅拌;再缓慢注入碳酸钠乙醇水溶液,搅拌,与4~6倍体积水混合并反应,获得AST@HZ NPs分散液;将壳聚糖‑α‑硫辛酸共聚物的乙酸水溶液与制得的AST@HZ NPs分散液混合,磁力搅拌,加入到海藻酸钠溶液中,磁力搅拌后除去乙醇,冷冻干燥。优点在于:封装效率和负载能力高;缓解溃疡性结肠炎。

    一种中空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4914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144117.7

    申请日:2024-08-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颗粒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空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壳聚糖溶解乙酸水溶液中,加入抗坏血酸和过氧化氢、磁力搅拌;再缓慢加入α‑硫辛酸溶液,室温反应,透析,离心获得上清液,干燥得到壳聚糖‑α‑硫辛酸共聚物;配制玉米醇溶蛋白原液;将虾青素加入到玉米醇溶蛋白原液中,室温下搅拌;再缓慢注入碳酸钠乙醇水溶液,搅拌,与4~6倍体积水混合并反应,获得AST@HZ NPs分散液;将壳聚糖‑α‑硫辛酸共聚物的乙酸水溶液与制得的AST@HZ NPs分散液混合,磁力搅拌,加入到海藻酸钠溶液中,磁力搅拌后除去乙醇,冷冻干燥。优点在于:封装效率和负载能力高;缓解溃疡性结肠炎。

    一种齐墩果酸葡萄糖基酯纳米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9064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02346.X

    申请日:2024-0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齐墩果酸葡萄糖基酯纳米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将乳清蛋白(WPC)和茁霉多糖(PUL)的混合溶液于80℃加热20 min,冷却至室温,形成乳清蛋白/茁霉多糖复合物后,与齐墩果酸葡萄糖基质(GGO)乙醇溶液按1:2(v:v)的比例混合,采用乳化蒸发法制备负载齐墩果酸葡萄糖基质的纳米分散体,所制备的纳米分散体不仅对齐墩果酸葡萄糖基酯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包封率达到75%以上,而且还显著提高了齐墩果酸葡萄糖基酯的胃肠消化稳定性,及生物可及性,实现了齐墩果酸葡萄糖基酯的水溶性,替代了二甲基亚砜溶解齐墩果酸葡萄糖基酯的问题,解决了齐墩果酸葡萄糖基酯难溶于水的问题。

    一种提高红法夫酵母虾青素和有机硒含量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9128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719920.2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红法夫酵母虾青素和有机硒含量的生产方法,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在培养基中添加了浓度为0.5‑4 mM含硫氨基酸,提高了改善红法夫酵母虾青素产量,而且提高了无机硒向有机硒的转化率,筛选出的红法夫酵母D312,在10 mg/L的亚硒酸钠的基础上,添加1 mM半胱氨酸时,红法夫酵母D312细胞中总硒含量为1564.30μg/g,有机硒含量为1263μg/g,总硒产量为7455.73μg/g,有机硒产量为5950μg/g,有机硒转化率为80.74%,富硒率为74.56%。

    一株耐酒精的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4096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14847.5

    申请日:2022-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鼠李糖乳杆菌AK‑0779,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11540。鼠李糖乳杆菌AK‑0779在提高L‑乳酸产量方面的应用。本发明优点在于:1)鼠李糖乳杆菌AK‑0779作为一种益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致病菌感染、耐酸胁迫、较高的肠道定植和体外抗氧化能力。用玉米酒糟代替部分酵母粉作为氮源优化培养基,与酵母粉完全充当氮源时,L‑乳酸产量相差不大,所以使用玉米酒糟代替部分酵母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发酵后玉米酒糟的口感和风味均得到了改善,可更好的用做动物饲料,推动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

    一种凝固型酸豆乳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9034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045587.8

    申请日:2021-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固型酸豆乳,它是由下述方法制备的:1)大豆在室温下浸泡8‑12小时,所述的大豆与水的体积比为1:4~6;2)取出大豆,沥干,加水研磨,时间为2.5~4min;过滤,得到浆液;所述的加水,为加大豆8~10倍体积的水;3)在90~95℃水浴加热1~1.5小时,得到豆浆;4)冷却,每升豆浆中加入60~80g糖,溶解,搅拌均匀;5)每升豆浆加入0.9~1.2‰乳酸菌混合发酵剂,搅拌均匀;6)豆乳在28~32℃下发酵10~15小时,达到发酵终点;7)在4℃冰箱中保存24小时,得到凝固型酸豆乳;本发明酸豆乳酸度高,感官评价好,风味气味好,粘度高,硬度和脆性适中、组织状态良好。

    一株植物乳杆菌Lp2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92596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10884.2

    申请日:2020-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植物乳杆菌Lp2,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935;一种益生菌固体饮料,它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植物乳杆菌冻干粉10份,低聚异麦芽糖5~10份,大豆低聚糖5~10份,果味粉5~15份;所述的植物乳杆菌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935;所述的一株植物乳杆菌Lp2在制备抗肠炎药物的应用;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p2具有良好的耐受酸胁迫、耐受胆盐胁迫、抗致病菌感染、较高的肠道定植能力,对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具有保护作用;植物乳杆菌Lp2菌株在体外益生功能评价和小鼠体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菌株,表明植物乳杆菌Lp2在发挥抗炎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菌株特异性。

    一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及其生产β-葡萄糖苷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02563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710879565.5

    申请日:2017-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及其生产β‑葡萄糖苷酶的方法,kefir粒发酵人参浆,涂布于改良七叶苷培养基上培养,筛选出产黑色水解斑的菌株C21为产β‑葡萄糖苷酶菌菌种,进一步鉴定菌株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907;以该菌株出发、用新鲜豆渣培养基发酵生产β‑葡萄糖苷酶,生产的β‑葡萄糖苷酶热稳定性好,pH4.0‑6.5范围内相对酶活力80%以上,耐酸碱稳定性好,纯化倍数为12.8,产量为1L发酵液得到单品纯酶80mg;本发明提供的菌种耐高温、生长快,可利用较廉价的底物或诱导物生产酶类;生产的β‑葡萄糖苷酶可用于纤维素降解、改善食品风味、生产大豆异黄酮等方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