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及其生产β-葡萄糖苷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02563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710879565.5

    申请日:2017-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及其生产β‑葡萄糖苷酶的方法,kefir粒发酵人参浆,涂布于改良七叶苷培养基上培养,筛选出产黑色水解斑的菌株C21为产β‑葡萄糖苷酶菌菌种,进一步鉴定菌株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907;以该菌株出发、用新鲜豆渣培养基发酵生产β‑葡萄糖苷酶,生产的β‑葡萄糖苷酶热稳定性好,pH4.0‑6.5范围内相对酶活力80%以上,耐酸碱稳定性好,纯化倍数为12.8,产量为1L发酵液得到单品纯酶80mg;本发明提供的菌种耐高温、生长快,可利用较廉价的底物或诱导物生产酶类;生产的β‑葡萄糖苷酶可用于纤维素降解、改善食品风味、生产大豆异黄酮等方面。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发酵豆渣粉

    公开(公告)号:CN104905158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510248119.5

    申请日:2015-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发酵豆渣粉,它是将豆渣水分含量调整为70%~85%,121℃灭菌;冷却后的豆渣,接种马克斯‑克鲁维酵母;28℃发酵40~48h;121℃灭菌;真空或冷冻干燥;粉碎,过50‑80目筛制得;发酵豆渣粉,呈乳白色、质地柔软、芳香味浓郁、入口细腻、无渣感、余味时间长,具有的独特芳香气味。与原豆渣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1.15倍,可溶性膳食纤维提高了1.12倍,可溶性总糖分别提高了0.38倍,还原糖降低了0.17倍;大豆异黄酮的4种不同组分含量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苷元型异黄酮单体提高了0.42倍。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性强,经发酵后豆渣加工性能显著提高,是开发多种具有独特风味的健康食品的优质原料。

    一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及其生产β-葡萄糖苷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02563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879565.5

    申请日:2017-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及其生产β-葡萄糖苷酶的方法,kefir粒发酵人参浆,涂布于改良七叶苷培养基上培养,筛选出产黑色水解斑的菌株C21为产β-葡萄糖苷酶菌菌种,进一步鉴定菌株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907;以该菌株出发、用新鲜豆渣培养基发酵生产β-葡萄糖苷酶,生产的β-葡萄糖苷酶热稳定性好,pH4.0-6.5范围内相对酶活力80%以上,耐酸碱稳定性好,纯化倍数为12.8,产量为1L发酵液得到单品纯酶80mg;本发明提供的菌种耐高温、生长快,可利用较廉价的底物或诱导物生产酶类;生产的β-葡萄糖苷酶可用于纤维素降解、改善食品风味、生产大豆异黄酮等方面。

    一种澄清梨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23238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410378307.5

    申请日:2014-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澄清梨汁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梨的筛选和清洗;(2)破碎;(3)榨汁;(4)过滤;(5)添加荞麦提取物溶液;(6)保温沉降;(7)低速离心获得澄清梨汁。本发明采用加入荞麦提取物后,20‑50℃保温沉降50min,进而使用低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后得到澄清梨汁,使用以上条件得到的梨汁,其透光率可达62.79%‑106.3%;其抑制褐变率可达19.9%‑86.6%,它具有低添加量,高活性等特点,为梨汁加工工业以及其它行业均提供了一种天然,无污染,成本低的抑制褐变的澄清方法。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发酵豆渣粉

    公开(公告)号:CN104905158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48119.5

    申请日:2015-05-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V2002/00 A23V220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发酵豆渣粉,它是将豆渣水分含量调整为70%~85%,121℃灭菌;冷却后的豆渣,接种马克斯-克鲁维酵母;28℃发酵40~48h;121℃灭菌;真空或冷冻干燥;粉碎,过50-80目筛制得;发酵豆渣粉,呈乳白色、质地柔软、芳香味浓郁、入口细腻、无渣感、余味时间长,具有的独特芳香气味。与原豆渣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1.15倍,可溶性膳食纤维提高了1.12倍,可溶性总糖分别提高了0.38倍,还原糖降低了0.17倍;大豆异黄酮的4种不同组分含量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苷元型异黄酮单体提高了0.42倍。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性强,经发酵后豆渣加工性能显著提高,是开发多种具有独特风味的健康食品的优质原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