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暖风机压力室板焊接总成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346017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70725.6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暖风机压力室板焊接总成及汽车,既满足了车身扭转、模态等对暖风机压力室板焊接总成刚度的要求,又满足了碰撞行人保护的要求,同时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尽可能减少加强件、安装支架等的数量,最大程度上降低了零部件的成本。该暖风机压力室板焊接总成,包括:呈U型布置的暖风机压力室板;前风窗加强件,其装配连接于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的一侧,并向下斜向伸入暖风机压力室板的U型腔内;压力室板加强横梁,其装配于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的另一侧,且所述压力室板加强横梁和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内壁形成封闭腔体;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上形成有仪表板安装点,所述压力室板加强横梁上形成有雨刮安装点。

    一种碰撞缓冲吸能盒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266005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110081984.0

    申请日:202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碰撞缓冲吸能盒及汽车,包括呈管状的吸能盒壳体,吸能盒壳体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吸能盒壳体可以是一体化成型结构,也可由均呈U型结构的上吸能盒体与下吸能盒体焊接而成,并在吸能盒壳体上设有多根沿所述吸能盒壳体的周向延伸的环状凹筋,多根所述环状凹筋沿所述吸能盒壳体的轴向间隔分布,每根所述环状凹筋内均设有缓冲凸筋,当环状凹筋受到外力溃缩时,缓冲凸筋能够起到阻挡缓冲的作用。通过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碰撞吸能盒发生碰撞时不能达到较好的缓冲,无法实现碰撞有效吸能更大化的技术问题。

    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支架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95716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210577547.9

    申请日:2012-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支架,该后地板加强支架为横截面呈U型的槽型支架,其上端用于与后轮罩加强件、后轮罩支撑件焊接,其下端设有用于与后地板焊接的第一焊接翻边,其两侧壁的顶端设有用于与后轮罩及后纵梁焊接的第二焊接翻边。该后地板加强支架有效地减小了后轮罩与后纵梁的搭接边的变形量,提高了后轮罩的抗疲劳强度,避免了后轮罩容易产生裂纹。

    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支架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95716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577547.9

    申请日:2012-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支架,该后地板加强支架为横截面呈U型的槽型支架,其上端用于与后轮罩加强件、后轮罩支撑件焊接,其下端设有用于与后地板焊接的第一焊接翻边,其两侧壁的顶端设有用于与后轮罩及后纵梁焊接的第二焊接翻边。该后地板加强支架有效地减小了后轮罩与后纵梁的搭接边的变形量,提高了后轮罩的抗疲劳强度,避免了后轮罩容易产生裂纹。

    一种安装结构及车辆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8802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42514.0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安装结构及车辆,应用于车辆控制器,车辆控制器包括电机控制器和发动机控制器,该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模块,设置在车辆的悬置总成上,所述第一安装模块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安装所述电机控制器;第二安装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上方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接,且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相对,以形成容置腔体,所述容置腔体用于容置所述电机控制器;所述第二安装模块背离所述容置腔体的一侧用于安装所述发动机控制器。本申请通过在悬置总成上设置在第一安装模块和第二安装模块,在兼顾安装电机控制器和发动机控制器的同时,节省了电机控制器和发动机控制器的布置占用空间。

    中通道安装支架总成及车辆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8798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03163.8

    申请日:2023-05-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通道安装支架总成及车辆,该中通道安装支架总成包括:安装座,两个安装座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支撑部,用于连接中控箱,安装座在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地板和第一支撑部,位于两个安装座的第一支撑部在第一方向镜像设置;第二支撑部,在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安装座,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两个安装座围合有容置空间,空调出风管沿第三方向伸入容置空间并与第二支撑部连接,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交。本申请的中通道安装支架总成及车辆,集成度较高,避免车身震动导致空调出风管与中控箱碰撞产生异响,提高空间利用率。

    一种隔热装置以及车辆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9488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89516.3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装置以及车辆,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消音隔热前段板、电池隔热前段板、电池隔热中段板以及电池隔热后段板,消音隔热前段板下凹形成一容置排气管总成的第一隔热腔。电池隔热前段板位于动力电池的第一侧边,且电池隔热前段板与消音隔热前段板固定,电池隔热前段板下凹形成一容置排气管总成的第二隔热腔。电池隔热中段板与电池隔热前段板固定,排气管总成固定于电池隔热中段板上,以通过电池隔热前段板和电池隔热中段板,形成排气管总成和动力电池的热量分隔。电池隔热后段板位于电池隔热中段板上。从而可以通过模块化的多个隔热板适配多个车型,缩小了设计周期和降低了开发成本。

    一种行人大腿保护组件和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1389538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278116.8

    申请日:2021-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人大腿保护组件和总成,行人大腿保护组件包括大腿保护横梁、中支撑件、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中支撑件包括竖板以及自竖板的下边缘向前延伸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与大腿保护横梁的中部配合并焊接的第一配合凹槽,左支撑件为盒状件,左支撑件包括前侧壁,前侧壁上设有与大腿保护横梁的左部配合并焊接的第二配合凹槽,右支撑件与左支撑件相互左右对称。行人大腿保护总成包括左立柱、右立柱、前上构件、前碰撞横梁、水箱下横梁、连接支架以及上述的行人大腿保护组件。本发明够减轻汽车在行人碰撞中对人体的伤害,具有结构稳固、装配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和实用性强的优点,还能够提升机舱的横摆模态,提升整车性能。

    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前段总成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3734294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30143.0

    申请日:2021-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舱边梁前段总成及车辆,包括机舱边梁本体,机舱边梁本体横截面呈矩形,机舱边梁本体在悬置前安装点处形成朝内凸起的第一折弯点,在悬置后安装点处形成朝外凸起的第二折弯点,使得机舱边梁本体整体呈“S”型,机舱边梁本体位于第一折弯点至第一折弯点前50~60mm之间的部分为第二吸能区,第二吸能区的横截面宽度为55~65mm、高度为100~110mm,机舱边梁本体位于第二吸能区前方的部分为第一吸能区,第一吸能区的横截面宽度为85~90mm、高度为100~110mm,第二折弯点所在区域为第三吸能区,第三吸能区的横截面宽度为68~75mm、高度为110~130mm。其能够将MPDB碰撞工况中碰撞产生的能量吸收、卸载,有效避免碰撞力直接传递到乘员舱导致乘员受伤,保护乘员安全。

    一种消声器安装结构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9423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717056.9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声器安装结构,包括消声器挂钩和与其配合连接的加强件,还包括位于两者之间并与消声器挂钩配合连接的消声器吊耳,其特征是:所述消声器挂钩呈圆杆状,其一端设有导向圆锥,该导向圆锥的底面的直径大于圆杆直径,该底面为吊耳外侧限制面;所述加强件的横断面呈“Π”形,其顶面设有两个安装沉台,在安装沉台的中心设有过孔,两个过孔用以与两颗安装螺栓配合与车体连接;所述加强件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两个通孔用以与所述消声器挂钩配合连接;其中一个侧面与导向圆锥的底面相对,该侧面为吊耳内侧限制面。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限制消声器吊耳轴向的窜动,并且需要布置的空间小,容易制造,成本较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