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辅助控制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8417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47962.3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辅助控制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目标信号,确定是否开启转向辅助功能;在转向辅助功能开启的情况下,根据行驶地形,确定前轴目标偏转扭矩和后轴目标偏转扭矩;根据前轴目标偏转扭矩,控制前桥驱动电机向车辆的前轮施加对应的正向驱动扭矩和向车辆的转向内侧前轮施加对应的制动扭矩,以控制车辆的前轴获得前轴目标偏转扭矩;根据后轴目标偏转扭矩,控制后桥驱动电机向车辆的后轮施加对应的反向驱动扭矩和向车辆的转向外侧后轮施加对应的制动扭矩,以控制车辆的后轴获得后轴目标偏转扭矩。旨在减小车辆转向半径,降低车辆的转向难度。

    电子驻车控制系统及车辆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0192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35192.5

    申请日:2023-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驻车控制系统及车辆。电子驻车控制系统包括防抱死制动模块,用于接收轮速传感器信号并发送微控制单元;微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电子驻车请求或轮速传感器信号,并发送给电子驻车模块;电子驻车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电子驻车请求或轮速传感器信号后,发送给整车的汽车电控单元进行驻车判断;并在接收到汽车电控单元返回的电子驻车指令的情况下,执行电子驻车操作;或在接收到汽车电控单元返回的机械驻车指令的情况下,发送给防抱死制动模块,以使防抱死制动模块执行机械驻车操作。本发明提供的方案通过在防抱死制动系统上集成电子驻车功能,达到在配置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电动车上,不增加驻车控制器,增加电子驻车功能。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制动灯控制方法、系统及纯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381552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012064.X

    申请日:2021-08-31

    Inventor: 何勇 张捷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制动灯控制方法、系统及纯电动汽车,在不改变原车线束及增加硬件的前提下,能量回收时点亮制动灯,同时不影响执行控制器的功能正常执行和退出。该方法包括:整车控制器VCU在检测到整车减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减速度时,判断整车是否处于能量回收模式;若整车处于能量回收模式,基于从回路一中采集到的第一制动开关状态信号和从回路二中采集到的第二制动开关状态信号判断整车当前有无制动需求;若整车当前无制动需求,则向车身控制器BCM发送制动灯点亮请求,使车身控制器BCM控制制动灯点亮;同时,通过信号线直接或间接地向执行控制器发送制动灯被点亮后回路一中的电位不可信的信号。

    一种电动汽车真空失效辅助制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3264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04976.X

    申请日:2021-05-31

    Inventor: 张捷 熊泽伟 何勇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真空失效辅助制动控制系统,通过中央控制器实时监控真空度传感器的真空度压力值和真空度压力值下降率,根据真空度压力值和真空度压力值下降率来判断故障等级,在制动灯开关没有触发的情况下,在一定数据采集周期内,真空度压力值下降率>设定值1,判断为真空系统漏气一级故障;在一定数据采集周期内,真空度压力值下降率>设定值2,判断为真空系统漏气二级故障;真空度压力值<设定值4,中央控制器判断为真空系统漏气三级故障,中央控制器进入准备启动真空失效辅助制动功能状态,同时点亮制动系统故障灯,发出声音报警和记录故障码。采用本发明能使真空助力系统失效的情况下,通过中央控制器的逻辑设定,协同ESC、电机驱动系统根据驾驶员的意图进行制动和退出制动,保证驾驶安全性。

    一种用于加工发动机气缸体缸孔的工艺气缸垫

    公开(公告)号:CN103629000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210310360.2

    申请日:2012-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发动机气缸体缸孔的工艺气缸垫,包括上下叠合的上缸垫平面层和下缸垫平面层,上、下缸垫平面层通过铆钉固定为一体,在工艺气缸垫上开设有气缸孔、安装孔和螺栓过孔,在上、下两层缸垫平面层之间设有加厚层,该加厚层位于气缸孔的周围。本发明消除了在加工缸孔时缸体与缸盖之间的刚性接触,真实模拟了缸孔在装配下因为承受缸体缸盖连接螺栓拧紧力带来的变形,使加工后的缸孔在装配状态下具有更高的圆度,从而减缓了活塞环与缸孔间的磨损,降低了机油耗,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用于EGR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接板

    公开(公告)号:CN103527359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27689.9

    申请日:2013-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EGR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接板,在该进气歧管连接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多个贯通的气道,所述各气道一侧的端口分别与各个缸盖进气口一一对应连通,各气道另一侧的端口分别与各塑料进气歧管的进气道一一对应连通;在所述进气歧管连接板朝向发动机缸盖一侧上设有与各气道对应配合的多个EGR气槽,其一端与对应的气道连通,另一端与缸盖纵向EGR孔连通;在所述进气歧管连接板上还设有用于连通缸盖纵向EGR孔与缸盖横向EGR孔的EGR连通气槽。本发明能够有效隔离废气传导至塑料进气歧管上的温度,避免塑料进气歧管因高温而变形或者加速老化,保证采用EGR技术的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汽车ABS安装支架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65100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10190987.7

    申请日:2009-09-25

    Inventor: 何勇 张锦 颜明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ABS安装支架,其支架包括ABS执行机构定位面和支架安装面和ABS执行机构安装面。在所述定位面上设有定位孔,所述支架安装面上有安装孔;所述支架纵梁安装面连接于ABS执行机构定位面的左、右两侧并向下呈L延伸然后向外伸出,呈L形,与ABS执行机构定位面形成近似“几”字形结构。所述ABS执行机构安装面分别竖直向上连接于ABS执行机构定位面右侧的两边;在所述ABS执行机构安装面上端分别设有开口向上的安装槽。与现有技术中ABS执行机构定位面、ABS执行机构安装面和ABS支架纵梁安装面围绕ABS执行机构支撑面的前、后、右侧向上延伸,形成三面封闭的结构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发动机用单向阀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81225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202751.3

    申请日:2010-06-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上控制气流单方向流动的单向阀,其由上壳体、下壳体、膜片和支撑片组成。支撑片和膜片通过安装孔与上壳体定位凸台配合,并通过上壳体定位凸台与下壳体的定位孔安装配合实现膜片的轴向限位。气体从上壳体的进气口经支撑片上的气孔作用在膜片上,膜片在气流的作用下产生结构变形致使与上壳体产生间隙,气流通过该间隙经过下壳体出气口流出,实现单向阀正向气流流通作用。而当气体反向流通时,膜片在支撑片的作用下不会因气流的作用产生变形,通过膜片与上壳体的配合密封作用阻止反向气流通过,膜片对反向气流的密封性能好。本单向阀结构组成简单,装配容易,重量轻及体积小,能达到在气流正向流通时保证气流通畅,在气流反向流通时,又具有很好的气密性,能满足相关性能要求。

    一种内置于发动机缸体或缸盖油道中的机油滤清器

    公开(公告)号:CN101539043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103573.6

    申请日:2009-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内置于发动机缸体或缸盖油道中的机油滤清器,其包括支撑支架、槽部、端部和滤网;所述支撑支架是由支柱组成的中空支架,滤网固定在支撑支架上的支柱间;所述槽部是开有长槽的空心体,与支撑支架连通;所述端部是有外螺纹的柱状体;所述支撑支架一端连接槽部,另一端连接端部;所述槽部的外端具有与多角扳手配合的内多边形孔;在所述的支撑支架的外壁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本发明可以解决在过滤机油中的碎屑的同时,能够让过滤器在油道中定位稳定,方便可靠地安装。

    一种单向阀、制动系统、车辆和车辆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236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0726941.8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向阀、制动系统、车辆和车辆装配方法,单向阀包括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段、第二壳体段和第三壳体段;第一壳体段和第二壳体段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阀口和第一膜片安装结构,第一膜片安装结构处安装有与第一单向阀阀口相匹配的第一单向阀膜片;第二壳体段和第三壳体段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阀口和第二膜片安装结构,第二膜片安装结构处安装有用于过滤流体的第一过滤膜片或者与第二单向阀阀口相匹配的第二单向阀膜片。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制动系统。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车辆。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车辆装配方法。本发明提升了单向阀的可靠性和可调整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