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17062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59027.2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L23/367 , H01L23/4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带仿生植物叶脉分形微槽道的冲击式水冷芯片散热器。包括由圆形底板、筒状侧壁和环形顶板组成的壳体,在底板上加工有由圆形中空部分、一级至四级沟槽组成的,仿生植物叶脉分形的微槽道圆形中空部分位于底板的中心处,圆形中空的外缘呈现辐射对称分布一级沟槽,每个一级沟槽分成两个二级沟槽,每个二级沟槽分成两个三级沟槽,每个三级沟槽分成两个四级沟槽,环形顶板的中间连接入水口,在入水口的周围均匀分布至少两个出水口,出水口与环形顶板连通。本发明采用仿生植物叶脉分形微槽道的表面,使流体具有更好的流动性能,有利于改善微通道热沉的均温性和局部高温情况。结构简单,原理新颖,散热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4180855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55270.1
申请日:2014-09-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移动机器人近地感知的组合传感器装置,包括上壳体、中壳体、下壳体,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自上而下按照挤压方式连接在一起,下壳体外侧壁上设置基座和沟槽,基座上安装真空泵,下壳体里安装气室,气室通过气室下端盖、气室腔和气室上端盖自下而上挤压而成,气室腔外壁上安装挡板,挡板深入至沟槽中,气室上端盖上设置气室上端盖进气口,气室下端盖上设置气室下端盖进气口,气室下端盖进气口下方设置过滤网,过滤网与下壳体下端通过挤压方式连接,真空泵的吸气口安装软管,软管穿过下壳体并连接气室上端盖进气口。本发明能够对机器人所在地面多个方面的信息进行采集,拓展了移动机器人的近地感知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058022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93386.X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2D6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地形自适应的可变形移动机器人,包括平衡机构、摇臂机构、转向机构和转子机构,两个摇臂机构固定安装在平衡机构的两侧,每个摇臂机构的两端各设置一个转向机构,每个转向机构的下端设置一个转子机构。本发明通过平衡机构的差分齿轮组实现差动,以适应崎岖地形的变化,通过摇臂机构的摇杆摆角和转向机构的L形杆转角的变化得到不同的构型,本发明是一种多自由度、构型可变、适应地形能力强的、结构稳定可靠的可变形轮式移动机器人。
-
公开(公告)号:CN103971161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95394.0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N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柯西分布量子粒子群的混合推荐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构建用户对项目的评分矩阵;构建用户综合相似度矩阵和项目综合相似度矩阵,求得用户和项目的最近邻居集合;求得基于用户推荐的第一项目预测评分值,基于项目推荐的第二项目预测评分值,和最终项目预测评分值;采用柯西分布量子粒子群算法搜索用户评分与内容的权值w1、项目评分与内容的权值w2、用户最近邻居阈值w3、项目最近邻居阈值w4、混合推荐权值w5这5个参数的最优值,得到更新后的最终项目预测评分值;根据更新后的最终项目预测评分值,将项目进行降序排列,选出排在前N位的项目推荐给用户。本发明能够快速寻找最佳的推荐参数组合,提高推荐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873060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59019.6
申请日:2012-09-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08B5/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科恩达效应的视觉传感器自动清洁保护装置,包括锥形导风装置、镜头保护装置,锥形导风装置设置外螺纹,镜头保护装置设置内螺纹,锥形导风装置与镜头保护装置螺纹相连形成科恩达效应结构,镜头保护装置上设置进风口,镜头保护装置设置用于与镜头相连的连接架。本发明结构简单,由于利用科恩效应,气流稳定,没有震动,节约了压缩空气。由于没有用电设备,对于机器人视觉传感器减少了电磁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2581836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49742.4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25J5/00 , B62D57/0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机械臂协同车轮牵引移动机器人,包括摇臂、轮、机械臂,轮安装在摇臂上,所述的机械臂包括依次相连的基座、后臂、中臂、前臂、机械手爪,基座与摇臂中心固定相连,基座、后臂、中臂、前臂形成三个关节,每个关节处各安装驱动电机,机械手爪上安装舵机并由舵机带动实现开合动作,机械臂共有两个分别安装在移动机器人本体的两侧。本发明适应多种崎岖不平稳地形,可协助机器人通过凸起障碍、垂直障碍、壕沟、凹坑等多种地况,同时保证通过过程中机器人车身平稳,姿态变化小,车体速度变化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1628595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10072645.5
申请日:2009-08-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2D57/028 , G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适于崎岖地面的前后排列具有滑转测量能力的机器人轮子。其组成包括驱动轮(1)、驱动轮支臂(2)、绞接轴(3)、弹簧(4)、从动轮支臂(5)、从动轮(6);驱动轮()1与驱动轮支臂(2)一侧固定连接,驱动轮支臂(2)的另一侧与从动轮支臂(5)的一侧通过绞接轴(3)连接,弹簧(4)连接在弹驱动轮支臂(2)与从动轮支臂(5)之间,从动轮支臂(5)与从动轮(6)固定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可靠,保证移动机器人主车体的连续运动,地面适应性强的优点,适用于多种环境,并能测量滑转率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628527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0910072643.6
申请日:2009-08-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具有非接触式横向感知能力的移动机器人车轮,其组成包括感知传感器反射器件(2)、感知传感器发射器件(4)、电机组件(5)、夹持套(6)、轮臂(7)、轮毂(8)、锥形套(10)、弹性轮缘外侧板(13)、弹性轮缘内侧板(18)、弹性胎(14)、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5)、支架(20)。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牵引能力提高,改善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和转弯性能,增大接触地面的面积,能适应多种环境,包括一般公路、硬地和沙地环境;同时具有在沙地环境中较强的通过能力和较小的转向阻力;并具有对环境温度和障碍的感知能力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758741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910073325.1
申请日:2009-12-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0B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于两栖地面的一体化机器人轮子。电动机外壳通过螺纹与电机法兰盘连接,电机法兰盘、谐波减速机、夹持套通过螺纹连接,电机轴套安装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平键安装在电机轴套上,谐波减速器通过平键与电机轴套连接,滚动轴承安装在谐波减速机的左轴端,轴承支撑法兰盘通过螺纹分别与谐波减速器和主动轮缘连接,保持相对静止,再通过安装在夹持套与主动轮缘之间的滑动轴承解耦连接,轮臂夹持套和电机夹持套通过螺纹与夹持套连接,弹性挡圈套装连接与夹持套。这样设计可以使机器人自由行走在水陆两栖地面上不用更换轮子。
-
公开(公告)号:CN101716884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073322.8
申请日:2009-12-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复杂地面的移动机器人。由斜齿轮Z6、斜齿轮Z7相互啮合将电动机Y的转矩传输给由直齿轮Z1、直齿轮Z2、直齿轮Z3、直齿轮Z4、直齿轮Z5、系杆H相互啮合组成的差动轮系带动四个大轮和通过斜齿轮Z8相互啮合通过L万向联轴器将电动机Y的转矩传输给由系杆H1、斜齿轮Z9、斜齿轮Z10、斜齿轮Z11、斜齿轮Z12、斜齿轮Z13相互啮合组成的另一差动轮系带动两个小轮。两个差动轮系相互配合,后差动轮系能够在前一个差动轮系遇到困难时,提供动力支持,从而提高了移动机器人适应地面的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