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340857U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20786593.4
申请日:2014-12-11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方向盘喇叭触发结构及其触点支架,所述触发结构用于安装在方向盘的盖体内,通过按压所述盖体触发喇叭回路导通,包括有正负极触点组件、线束组件、和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有若干块状的触点基板,每个触点基板上安装有一组正负极触点组件,而每组正负极触点组件分别通过所述线束组件连通到所述喇叭回路。本实用新型可在不影响喇叭按响功能的前提下,大大降低方向盘面板刚度和强度,在整车发生安全碰撞时有效地降低驾驶员头部伤害值,满足新法规GB11557-2011《防止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实验》中的头碰实验要求;并且工艺简单,可节省用材,降低方向盘零部件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7380686U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20931421.6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M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机油更换精度控制装置,包括新油储存系统、废油储存系统、机油泵、换热器和检测系统。新油储存系统与发动机的进油口连通;废油储存系统与发动机的出油口连通;机油泵包括机油泵出油端和机油泵进油端,机油泵出油端与进油口连通,机油泵进油端与出油口通过两个油管连通,以在总循环回路上分别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换热器设置于第一循环回路;检测系统的检测进油端与第二循环回路连通,检测系统的检测出油端与废油储存系统连通,以对发动机内的机油进行理化参数的检测。该发动机机油更换精度控制装置在发动机润滑油的燃油经济性验证试验中对机油的更换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发动机润滑油的更换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08568304U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20989002.1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模拟汽车侧面碰撞的台车装置,包括台车系统、等效车身系统和缓冲系统,所述缓冲系统左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等效车身系统右端上,所述缓冲系统右端与所述台车系统左端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等效车身系统包括侧围,所述侧围右端与所述台车系统可解除式相抵。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拟汽车侧面碰撞的台车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并且能够模拟实车碰撞侵入位移曲线等特点,可替代现有整车前期结构验证碰撞试验,并解决了整车试验费用昂贵、样车造价高、设备复杂等问题;相较于整车等试验方法其工艺可靠性较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809523U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721895166.X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井字形车体翻滚保护装置,包括A柱加强架、横梁加强架和B柱传力架,横梁加强架左右两端与A柱加强架固定,B柱传力架顶端与A柱加强架中后部固定,A柱加强架延伸设置于车身A柱内,车身A柱包括A柱立柱,A柱加强架前端固定在A柱立柱上端,A柱加强架尾端与B柱和C柱之间的侧边梁固定,B柱传力架固定在B柱上端内部,横梁加强架设置在车身顶盖横梁内,B柱传力架设置在车身B柱内。本实用新型一种井字形车体翻滚保护装置有效提高车辆A柱及顶盖横梁的强度,减小翻滚过程中A柱及车顶的压溃变形,有效的保证了生存空间,对改善车辆正碰和侧碰侵入量提供辅助作用,有效避免消费者生命财产损失以及交通事故死亡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693132U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21862977.1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及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包括前制动盘和第一六分力传感器,轴承座模组包括前轴承座,第一六分力传感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一固定孔,前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安装筒和第一轴承座法兰板,第一轴承安装筒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第一轴承座法兰板环绕第一轴承安装筒设置,第一轴承座法兰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固定孔连接。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第一六分力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与装配方案,使得前轴承座适配第一六分力传感器,在不改变原有汽车的动力学性能的基础上,使得第一六分力传感器变为汽车车载装置的一部分,提高了六分力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08420335U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20989693.5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7/08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现汽车侧面碰撞的台车装置,包括壁障系统、缓冲系统和台车系统,所述台车系统包括侧围,所述侧围左端与所述壁障系统右端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缓冲系统左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壁障系统右端上,所述缓冲系统右端与所述台车系统左端可解除式相抵。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现汽车侧面碰撞的台车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并且能够模拟实车碰撞侵入位移曲线等特点,可替代现有整车前期结构验证碰撞试验,并解决了整车试验费用昂贵、样车造价高、设备复杂等问题;相较于整车等试验方法其工艺可靠性较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311707U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21051081.4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腔体多层焊接前纵梁,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其中,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围合成闭合的第一方框,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一方框的其中一个棱角围合成闭合的第二方框,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一方框的其中另一个棱角围合成闭合的第三方框,所述第二方框与所述第三方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方框内并呈对角分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三腔体截面设计,有效改善传统截面前纵梁变形形式不稳定,改变前纵梁截面形式,在同等材料以及质量的情况下,有效满足前纵梁安全碰撞吸能要求,并有效提高压溃力以及吸能指标,满足车身轻量化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5311706U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21051078.2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边形单帽前纵梁,包括主侧板和多边形板,所述主侧板与所述多边形板围合形成闭合的多边形腔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新型多边形截面设计,有效改善传统截面前纵梁变形形式不稳定,改变前纵梁截面形式,在同等材料以及质量的情况下,有效满足前纵梁安全碰撞吸能要求,并有效提高压溃力以及吸能指标,满足车身轻量化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5311702U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21051098.X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央贯穿凹陷加强的前纵梁,包括主侧板和凹陷侧板,所述主侧板与所述凹陷侧板相围合成一个闭合的腔体,所述凹陷侧板上设有中央凹陷槽,所述中央凹陷槽的凹陷方向朝向所述主侧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中央凹陷槽截面设计,有效改善传统截面的前纵梁变形形式不稳定的问题,改变前纵梁截面形式,在同等材料以及质量的情况下,有效满足前纵梁安全碰撞吸能要求,并有效提高压溃力以及吸能指标,满足车身轻量化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7937174U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721895370.1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角度轮胎动态刚度试验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扇形板、T型轴和冲压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与地面或安装面固定,所述扇形板角度可调式的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右端,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T型轴铰接,所述扇形板与所述T型轴固定,轮胎套设于所述T型轴上,所述轮胎设置在所述冲压装置内侧,所述冲压装置顶部设有驱动装置,所述冲压装置上部作用物与所述轮胎顶表面可解除式相抵,所述冲压装置下部与地面或安装面滑动连接,所述冲压装置上设有测量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角度轮胎动态刚度试验装置,其操作简单,实验精度高,成本较低,且能够多角度测试轮胎的动态刚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