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杆总成的硫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3071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157744.0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杆总成的硫化制备方法,将稳定杆总成通过流水线的形式,送入烘道,进行低温硫化,再通过流水线的形式取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烘道流水线形式的整体硫化方式,一次性硫化的稳定杆数量多,效率高,并且,采用低温硫化方式,可以对金属骨架和塑料骨架的衬套进行二次硫化,而不会导致骨架异常粘接影响强度,应用范围广。

    一种三腔体多层焊接前纵梁

    公开(公告)号:CN105365887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942103.4

    申请日:2015-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腔体多层焊接前纵梁,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其中,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围合成闭合的第一方框,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一方框的其中一个棱角围合成闭合的第二方框,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一方框的其中另一个棱角围合成闭合的第三方框,所述第二方框与所述第三方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方框内并呈对角分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三腔体截面设计,有效改善传统截面前纵梁变形形式不稳定,改变前纵梁截面形式,在同等材料以及质量的情况下,有效满足前纵梁安全碰撞吸能要求,并有效提高压溃力以及吸能指标,满足车身轻量化的要求。

    辊压窗框式侧门尺寸匹配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5137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47045.5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辊压窗框式侧门尺寸匹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第一焊接拼台匹配评估,并在焊接完成后评估是否调整工装;进行第二焊接拼台匹配评估,并在焊接完成后评估是否调整工装;转入第三焊接拼台匹配评估,检测上工序总成与夹具的贴合情况,确认焊接机器人焊接电极头与零件摆放角度以及电极头是否与零件贴合;转入辊边拼台检查外板与模腔及吸盘的干涉情况,以及合模状态检查,并在完成辊边后评估门总成尺寸状态,确定整改方案;转入钎焊拼台进行准面及夹头干涉、离空检查;转入铰链安装拼台再次进行准面及夹头干涉、离空检查,生成最终尺寸报告。该发明采用门内板前后序焊接拼台基准夹紧互补的策略,能够有效地控制门盖薄板的变形。

    一种汽车前稳定杆总成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7832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1050096.4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稳定杆总成,包括稳定杆和位于所述稳定杆两端的安装固定组件,所述装固定组件包括上衬套、下衬套和与车架或者副车架连接的夹箍,所述上衬套、下衬套分别硫化到所述稳定杆上,并与所述稳定杆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上衬套、下衬套上下对接形成包裹所述稳定杆的圆环衬套,所述夹箍夹紧并包裹在所述圆环衬套之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上衬套、下衬套分别硫化到所述稳定杆上,使上衬套、下衬套与稳定杆形成一体式结构,上衬套、下衬套与稳定杆之间不产生相对运动,因此不会产生噪音,此处,稳定杆无需加工挡环,降低了加工成本。

    一种能消除扭曲异响的下摆臂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1393195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1158340.3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消除扭曲异响的下摆臂总成,包括下摆臂主体和安装在所述下摆臂主体上的衬套,所述衬套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槽孔,所述槽孔的内侧为内侧橡胶部,所述槽孔的外侧为外侧橡胶部,所述衬套的中心设有中心套管,当中心套管处于极限偏摆时,所述内侧橡胶部的上端面仍高于所述外侧橡胶部的上端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消除下摆臂总成的扭曲异响。

    一种能消除扭曲异响的下摆臂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1393195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158340.3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消除扭曲异响的下摆臂总成,包括下摆臂主体和安装在所述下摆臂主体上的衬套,所述衬套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槽孔,所述槽孔的内侧为内侧橡胶部,所述槽孔的外侧为外侧橡胶部,所述衬套的中心设有中心套管,当中心套管处于极限偏摆时,所述内侧橡胶部的上端面仍高于所述外侧橡胶部的上端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消除下摆臂总成的扭曲异响。

    辊压窗框式侧门尺寸匹配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5137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1047045.5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辊压窗框式侧门尺寸匹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第一焊接拼台匹配评估,并在焊接完成后评估是否调整工装;进行第二焊接拼台匹配评估,并在焊接完成后评估是否调整工装;转入第三焊接拼台匹配评估,检测上工序总成与夹具的贴合情况,确认焊接机器人焊接电极头与零件摆放角度以及电极头是否与零件贴合;转入辊边拼台检查外板与模腔及吸盘的干涉情况,以及合模状态检查,并在完成辊边后评估门总成尺寸状态,确定整改方案;转入钎焊拼台进行准面及夹头干涉、离空检查;转入铰链安装拼台再次进行准面及夹头干涉、离空检查,生成最终尺寸报告。该发明采用门内板前后序焊接拼台基准夹紧互补的策略,能够有效地控制门盖薄板的变形。

    一种三腔体多层焊接前纵梁

    公开(公告)号:CN10536588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942103.4

    申请日:2015-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腔体多层焊接前纵梁,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其中,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围合成闭合的第一方框,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一方框的其中一个棱角围合成闭合的第二方框,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一方框的其中另一个棱角围合成闭合的第三方框,所述第二方框与所述第三方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方框内并呈对角分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三腔体截面设计,有效改善传统截面前纵梁变形形式不稳定,改变前纵梁截面形式,在同等材料以及质量的情况下,有效满足前纵梁安全碰撞吸能要求,并有效提高压溃力以及吸能指标,满足车身轻量化的要求。

    一种自动换档器及汽车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778360U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20633316.4

    申请日:2022-03-23

    Inventor: 吴伟 韦夏 张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换档器,包括换档器面板(1)、P档解锁支架(2)、P档手柄(3),所述换档器面板(1)上安装有所述P档手柄(3),所述换档器面板(1)下方安装有所述P档解锁支架(2),所述P档手柄(3)与所述P档解锁支架(2)相连,所述换档器面板(1)上设置有P档解锁孔(10),车辆自带启动钥匙(4)插入所述P档解锁孔(10)时能使所述P档解锁支架(2)移动,进而解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换档器通过利用车辆自带车钥匙,插入换档器面板解锁孔,方便的进行P档手动解锁,避免了传统的自动换档器P档手动解锁需要拆开换档器面板来进行操作,具有方便、易操作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