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621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22915.0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速度信号仿真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本申请利用CAE加速度信号仿真软件,构建了一个内置beam单元的初始加速度传感器,这些beam单元专门设计用于模拟传感器的刚度特性。随后,根据一系列预设参数,对初始传感器模型进行了细致调整,包括控制信号采集的关键字参数、传感器与车辆结构的连接类型参数以及输出加速度信号的输出参数,从而得到了一个精确的加速度传感器模型。最终,依据预设的性能阈值对模型进行仿真,确保了模型能够根据这些阈值调整采集频率,并准确输出符合预期标准的加速度信号,实现了仿真信号的高精准度和高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28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561369.5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车身传力路径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车辆设计,获取目标载荷;定义设计空间后,对车身施加载荷;设置约束及设计目标;进行拓扑优化求解,获取优化结果;对所述优化结果进行迭代,直至优化结果满足预期。可以得出基于明确目标下的传力路径;解决了单步集中加载方式所造成的材料堆积问题,有利于获得更加清晰的整车传力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05352746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44499.6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置仿真及实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悬置断裂失效试验固件、系统及方法;包括固定汽车悬置的固定装置和与悬置连接的加载连接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汽车悬置相连,所述加载连接装置与汽车悬置相连;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悬置、断裂失效试验固件及系统进行的等效试验测得悬置失效时的特性数据准确,可靠性高,可以有效地模拟悬置在整车碰撞中的失效情况,提高仿真的精确度,提高设计质量,减少整车试验次数,从而降低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8627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19900.6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3/1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束细化模拟的汽车高压线束断裂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汽车碰撞性能开发技术领域,将高压线束的组成部分具体拆解为外绝缘层、编织层、内绝缘层和内导体层,并通过有限元网格形式进行分别模拟。由上述模拟方式,在碰撞仿真模型中当高压线束在受到挤压或者拉伸的情况时,能够通过分析高压线束对应线层的应变率,确认在碰撞中高压线束是否存在断裂失效的风险。本申请可以配置在整车性能开发的前期,从而能够预先对整车碰撞仿真中高压线束断裂失效风险进行精准判断,从而有效提升了后续优化改进的效率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352746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510944499.6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置仿真及实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悬置断裂失效试验固件、系统及方法;包括固定汽车悬置的固定装置和与悬置连接的加载连接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汽车悬置相连,所述加载连接装置与汽车悬置相连;使用本专利提供的悬置、断裂失效试验固件及系统进行的等效试验测得悬置失效时的特性数据准确,可靠性高,可以有效地模拟悬置在整车碰撞中的失效情况,提高仿真的精确度,提高设计质量,减少整车试验次数,从而降低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36588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942103.4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腔体多层焊接前纵梁,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其中,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围合成闭合的第一方框,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一方框的其中一个棱角围合成闭合的第二方框,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一方框的其中另一个棱角围合成闭合的第三方框,所述第二方框与所述第三方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方框内并呈对角分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三腔体截面设计,有效改善传统截面前纵梁变形形式不稳定,改变前纵梁截面形式,在同等材料以及质量的情况下,有效满足前纵梁安全碰撞吸能要求,并有效提高压溃力以及吸能指标,满足车身轻量化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76088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27424.2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约束系统参数优化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型在正面碰撞过程的B柱加速度波形;根据所述目标车型的内部乘员空间测量结果对所述B柱加速度波形进行波形转换,得到乘员‑车相对位移域下的乘员加速度响应曲线;根据所述乘员加速度响应曲线生成约束系统在所述正面碰撞过程吸收的乘员能量密度,基于所述乘员能量密度更新约束系统参数设计方案,得到所述目标车型的约束系统参数优化值。本发明可以提高约束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6293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1147969.6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侧围框架加强组件,包括A柱加强组件、B柱加强组件、门槛加强组件、C柱加强组件、D柱加强组件、侧围上边梁加强组件和后侧围连接组件,A柱加强组件上部后端固定于侧围上边梁加强组件前端部,A柱加强组件下部后端固定于门槛加强组件前端部,所述B柱加强组件上端部固定于A柱加强组件上,B柱加强组件下端部固定于门槛加强组件上,门槛加强组件后端部固定于后侧围连接组件前端部,所述C柱加强组件上端部固定于侧围上边梁加强组件上,D柱加强组件上端部固定于侧围上边梁加强组件后端部。本发明汽车侧围框架加强组件,能够增加车身结构在侧面碰撞过程中的吸能量,减少侵入量和侵入速度,降低门槛翻转。
-
公开(公告)号:CN106053092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0376585.6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试验验证领域,提供了一种模拟汽车正面碰撞的台车试验方法,台车包括基础小车、汽车纵梁、副车架、上车体及刚性动力总成,所述台车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骡子车的CAE仿真碰撞模型;B、根据骡子车仿真碰撞模型制定等效的台车的CAE仿真碰撞模型;C、将骡子车仿真碰撞模型与台车仿真碰撞模型进行仿真数据分析;D、将台车仿真碰撞模型的仿真数据分析结果与骡子车仿真碰撞模型仿真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对标;如结果一致,则试制及组装台车进行碰撞试验验证;如结果不一致,则重新对台车仿真碰撞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及对标。旨在解决试验台车加工困难、成本高、准备时间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365887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942103.4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腔体多层焊接前纵梁,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其中,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围合成闭合的第一方框,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一方框的其中一个棱角围合成闭合的第二方框,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一方框的其中另一个棱角围合成闭合的第三方框,所述第二方框与所述第三方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方框内并呈对角分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三腔体截面设计,有效改善传统截面前纵梁变形形式不稳定,改变前纵梁截面形式,在同等材料以及质量的情况下,有效满足前纵梁安全碰撞吸能要求,并有效提高压溃力以及吸能指标,满足车身轻量化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