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端结构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635976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0676812.8

    申请日:2021-0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前端结构,包括车体骨架、前碰撞横梁总成、水箱支撑梁总成、水箱立柱总成、水箱下横梁和水箱上横梁,其特征是:所述水箱立柱总成由大灯横梁、水箱立柱和第一支架连接构成,所述大灯横梁通过螺栓与车体骨架连接,所述水箱立柱通过螺栓与水箱支撑梁总成连接;所述第一支架通过螺栓与前碰横梁总成连接;所述水箱支撑梁总成由水箱支撑梁和端部安装板连接构成;还包括分别设在车体骨架下面的副车架,该副车架的前面两边分别通过一段纵向延伸梁与所述水箱支撑梁总成的后端连接。本发明不仅能够解决水箱框架的结构和支撑的问题,而且在高速碰撞时,降低动力总成侵入乘员舱内、造成乘员伤害的几率。

    一种汽车前端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63597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676812.8

    申请日:2021-0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前端结构,包括车体骨架、前碰撞横梁总成、水箱支撑梁总成、水箱立柱总成、水箱下横梁和水箱上横梁,其特征是:所述水箱立柱总成由大灯横梁、水箱立柱和第一支架连接构成,所述大灯横梁通过螺栓与车体骨架连接,所述水箱立柱通过螺栓与水箱支撑梁总成连接;所述第一支架通过螺栓与前碰横梁总成连接;所述水箱支撑梁总成由水箱支撑梁和端部安装板连接构成;还包括分别设在车体骨架下面的副车架,该副车架的前面两边分别通过一段纵向延伸梁与所述水箱支撑梁总成的后端连接。本发明不仅能够解决水箱框架的结构和支撑的问题,而且在高速碰撞时,降低动力总成侵入乘员舱内、造成乘员伤害的几率。

    一种汽车防撞杆总成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79366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210555022.5

    申请日:2012-12-19

    Inventor: 胡启新 刘飞 王平

    Abstract: 一种汽车防撞杆总成,包括防撞杆和左右对称连接的吸能支架总成。吸能支架总成由前安装板加强件,前安装板,后安装板和连接板焊接而成;所述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竖直分开,一前一后设置形成空间间隙,两者通过安装板加强件连接,所述连接板前部与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两者的底部连接,后部与防撞杆连接。这样的吸能支架总成采用半开放式的吸能空间结构,结构简单,并可以较好地吸收发生碰撞时的能量。另外,本发明采用“O”形防撞杆,有较好的防撞效果,且有吸能支架连接板溃缩吸能设计,吸能效果更优。

    一种汽车用后碰撞横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555956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210055089.2

    申请日:2012-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用后碰撞横梁结构,包括横梁主体和分别与横梁主体左右两端部对称连接的两个连接支架,连接支架由四个面组成,包括底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三侧面对称平行;在第二侧面的上边设有中间板,中间板连接在横梁主体上下两端,并与横梁主体在车长方向上留有间隙;所述的横梁主体与连接支架的第一侧面、第三侧面以及中间板连接。本发明的连接支架左右对称,实现了通用。通过使横梁主体与中间件间设置间隙,能大大提高后碰撞横梁的通用化率。通过该连接支架的设计,能在发生碰撞时,避免对后雾灯的损伤。连接支架上安装孔的设置,使工人能从车身后向前通过螺栓进行安装,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一种汽车车身后纵、横梁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2530084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210017176.9

    申请日:2012-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后纵、横梁总成,包括车身后横梁和对称焊接在车身后横梁两端的车身后纵梁,车身后纵梁上部开设有第一后纵臂总成安装孔和第二后纵臂总成安装孔,中部边缘设置有后悬挂系统安装座,与车身后横梁相交处设置有第一后副车架总成安装孔和第二后副车架总成安装孔,各个安装孔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和空间位置布置合理,能提高多连杆独立悬架与车身安装之后的整体刚度、强度。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49695A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310264250.1

    申请日:2013-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结构,包括横梁、吸能盒和支架板;吸能盒有两只,且分别位于横梁的两端;吸能盒的一端与横梁定位连接,吸能盒的另一端与支架板的一侧定位连接,支架板的另一侧与纵梁定位连接;所述横梁为管状结构,横梁外侧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一搭接面,该搭接面与横梁内侧侧壁相接触,使横梁形成了两个呈上下分布的溃缩腔。本发明能够对汽车进行有效防,减少护汽车碰撞时的损失程度,还能够对行人起到保护作用,并且降低了发动机机舱空间的布置压力。

    一种前机舱结构、车辆及车身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41675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1044226.2

    申请日:2022-08-30

    Inventor: 王平 马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车身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前机舱结构、车辆及车身连接结构,所述前机舱结构为一体铸造成型结构,包括:机舱边梁;减震塔,连接在所述机舱边梁的上侧;减震塔上边梁,连接在所述机舱边梁的上侧,并与所述减震塔连接;A柱内板连接面,连接在所述机舱边梁和所述减震塔上边梁的后侧;前壁板下横梁,与所述机舱边梁连接;以及前壁板上横梁,与所述A柱内板连接面连接,并位于所述前壁板下横梁的上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前壁板下横梁、前壁板上横梁、减震塔连接横梁和减震塔支撑梁,使得前机舱结构具有较强的碰撞性能和扭转弯曲刚度,提升整车的综合性能,降低驾乘人员受伤的风险。

    一种汽车暖风机压力室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731389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448867.9

    申请日:2020-05-25

    Inventor: 王平 黄川 韩常青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暖风机压力室板结构,包括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与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端部的侧围总成,侧围总成通过连接构件与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连接;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包括压力室前板、下边与压力室前板后边搭接固定的压力室后板;压力室后板具有依次相连的后板立面、后板斜面、向后弯曲的曲面和前挡玻璃安装面;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还包括加强件,该加强件断面呈“[”形,具有底面、下侧翻面和上侧面;加强件与压力室后板的后面上部配合连接形成封闭的腔体结构,该腔体结构并与后板立面形成悬臂结构。本发明能够提升汽车暖风机压力室板结构的防腐性能,提高强度、刚度,改善NVH性能,并能满足行人保护要求。

    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46983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610432443.7

    申请日:2016-06-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包括前轮毂加强梁、翼子板、位于前轮毂加强梁与翼子板之间的翼子板支架,该翼子板支架与所述前轮毂加强梁的前端部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翼子板,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翼子板支架连接的大灯横梁、与所述大灯横梁的另一端连接的前上构件总成。一方面,其能够在保证翼子板连接刚度的同时,保证一定的冲击韧性,减轻行人被汽车撞到后的损伤,保护行人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能够减小竖直方向上的连接误差,从而保证汽车的外观间隙。

    一种汽车防撞杆总成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79366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555022.5

    申请日:2012-12-19

    Inventor: 胡启新 刘飞 王平

    Abstract: 一种汽车防撞杆总成,包括防撞杆和左右对称连接的吸能支架总成。吸能支架总成由前安装板加强件,前安装板,后安装板和连接板焊接而成;所述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竖直分开,一前一后设置形成空间间隙,两者通过安装板加强件连接,所述连接板前部与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两者的底部连接,后部与防撞杆连接。这样的吸能支架总成采用半开放式的吸能空间结构,结构简单,并可以较好地吸收发生碰撞时的能量。另外,本发明采用“O”形防撞杆,有较好的防撞效果,且有吸能支架连接板溃缩吸能设计,吸能效果更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