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84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36014.7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F15/02 , G10K11/16 , G10K11/172 , B60J5/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减振结构及车辆,所述减振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声学黑洞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声学黑洞结构包括共圆心且间隔排列的多个扇形声学黑洞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声学黑洞结构中至少两个所述扇形声学黑洞结构的半径不同。本申请通过在本体上设置第一声学黑洞结构,第一声学黑洞结构中具有多个共圆心且间隔排列的扇形声学黑洞结构,当扇形声学黑洞结构的频率与本体的频率一致时,能够动力吸振,同时,在每个第一声学黑洞结构中设置半径大小不同的扇形声学黑洞结构,使得第一声学黑洞结构可以有更多的模态与本体耦合,能够对宽频段进行降噪,提升其减振降噪性能,并且与质量块和吸振器相比,扇形声学黑洞结构能够减轻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48403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746592.1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置接附点噪声传递函数目标的设定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测定基础车辆整车加速工况下,在车内声压为目标值P时对应的悬置输出端振动速度V1;S2,测定基础车辆在内饰车身状态下的悬置接附点噪声传递函数NTF1;S3,测定目标车辆整车加速工况下,在车内声压为目标值P时对应的悬置输出端振动速度V2;S4,确定目标车辆的悬置接附点噪声传递函数目标值NTF2=NTF1+(V1-V2)。其基于车内噪声目标要求及动力总成激励特性,能够对悬置接附点噪声传递函数进行精准设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75336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10421604.9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车内吸声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具体为:其中,A车内为车内吸声量,代表车内吸声性能;n为车内吸声零部件的数量;βi为第i个吸声零部件的加权系数;Ai为第i个吸声零部件的吸声量,代表零部件吸声性能;(2)预测车内吸声性能:将待预测车辆的各吸声零部件的吸声量数据代入预测模型中,预测出该待预测车辆的车内吸声量。本发明利用零部件单体的吸声性能结果能够快速、准确预测车内吸声性能变化,评价其车内吸声性能,节约了整车试验资源,提升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596211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1597828.4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汽车风噪空腔声测试方法,其是在车内、车外同时粘贴胶带,再特定的测试工况下,先测得驾驶员右耳处的声压级SPL1和语言清晰度AI1;然后将车外密封去除,测试在特定工况下下驾驶员右耳处的声压级SPL2和语言清晰度AI2;分别将SPL2、AI2与SPL1、AI1进行相减,得到△SPL1和△AI1,△SPL1和△AI1的大小即可用来评价车辆风噪空腔噪声的水平。本发明可精确地将风噪空腔声测试出来,工程师可评价汽车车门与车身之间产生的空腔噪声水平,快速锁定风噪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车风噪水平优化,避免盲目地寻找风噪提升方案,降低研发成本,提高风噪开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17164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01005.X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吸振结构,包括安装底座、电机总成以及数个将电机总成连接在安装底座上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柱以及与连接柱的尾端固定连接的橡胶块,连接柱的首端和橡胶块中的一个固定连接在安装底座上,连接柱的首端和橡胶块中的另一个固定连接在电机总成上。本发明利用电机总成作为质量块来形成电机吸振结构,在保证车身上的电机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实现了吸振功能,缓解或消除了增加成本和重量的问题,有利于整车动力经济性和轻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248332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0791630.4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试固支矩形板振动及声辐射的试验台架,包括台架本体,台架本体为上大下小的倒梯形四棱框架,台架本体的上端为矩形框由四段固定角铁连接构成,用以固定固支状态矩形板;台架本体的下端为矩形块,由钢板制成;矩形框和矩形块平行,四段等长的支撑角铁的两端分别与大矩形框和小矩形框的四角一一对应连接固定;台架本体还包括压紧构件,压紧构件由四段压紧角铁组成,用以将固支矩形板固定连接在台架本体上端的矩形框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测试固支状态矩形板振动及声辐射的方法。本发明能够将抽象成边界固定的矩形板处于固支状态,以便研究所抽象成固支矩形板用于仿真分析车身板件的振动特性和声辐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06312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225766.X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M11/041 , F16M11/043 , F16M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声腔模态测试的安装装置,包括横向杆、竖向杆、支撑杆和传声器支架,所述横向杆连接于竖向杆上,支撑杆上端与竖向杆下端连接,所述传声器支架滑动连接于横向杆上,且设有用于安装传声器的安装部,所述横向杆、竖向杆和支撑杆均为可伸缩结构。其能够快速调节传声器的空间位置,节约时间,提高声腔模态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913890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370676.4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结构振动现象的演示装置及演示方式,所述演示装置包括白车身、支撑架、悬置、激振器和动态吸振器,白车身支撑在支撑架上,悬置的后端固定连接在白车身的前纵梁上,激振器与悬置的前端固定连接,且位于悬置的下方,动态吸振器可与悬置的前端固定连接,并位于悬置的上方。所述演示方法包括:组装演示装置的步骤,演示车身结构振动过程的步骤以及消除车身结构振动的步骤。其能满足研究者对车身结构振动现象的主观体验要求,为研究车身结构振动提供直观感觉。
-
公开(公告)号:CN10609247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85178.9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7/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调节的激振器挺杆结构,包括挺杆和底座。挺杆的下段通过锁死机构与底座圆管连接。锁死机构包括上滑块、下滑块、上连杆、下连杆和紧固块。上滑块与挺杆螺纹配合,下滑块与挺杆为圆柱副连接。紧固块由至少两块组成,环绕挺杆,并位于上滑块和下滑块之间。每块紧固块都通过一套上、下连杆分别与上滑块和下滑块可转动连接。所有紧固块共同形成的外轮廓与底座圆管内壁形状一致。本发明通过旋转挺杆改变上滑块和下滑块之间的距离,可使紧固块向外扩张与底座圆管内壁夹紧,实现对对挺杆锁死,或者使紧固块向内收,可在底座圆管内沿轴线方向滑动,实现对挺杆的高度调节,调节方便可靠,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770546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13045.6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隔声性能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汽车隔声性能测试方法包括:获取设置于车外轮胎区域的体积声源的声源声压级;获取体积声源位于不同轮胎区域时测得的测试位置声压级,测试位置声压级是由设置于车内不同测试位置的多个传声器测得的;基于声源声压级和与多个不同轮胎区域对应的测试位置声压级确定声音衰减量;基于多个声音衰减量确定汽车隔声性能。本申请实施例基于体积声源,采用正向法进行汽车轮胎区域到车内传递路径的隔声测试,以声音衰减量作为评价指标,来评价轮胎到车内的路径隔声能力,可以客观的反映轮胎到车内传递路径的隔声性能,更有利于汽车NVH性能的开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