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99286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161790.6

    申请日:2008-09-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以往,在超结结构的半导体装置中,元件区域端部的耗尽层的曲率较大,所以确保较宽的终端区域,并通过在终端区域反复设置p型半导体层和n型半导体层等,使耗尽层向衬底水平方向扩展,从而防止耗尽层端部的内部电场集中。但存在终端区域的宽度大、芯片尺寸增大的问题。本发明在具有超结结构的半导体区域的端部设置包围元件区域的绝缘区域。由于元件区域的耗尽层在绝缘区域终止,所以元件区域的端部不是曲面形状。即,在耗尽层中不存在内部电场集中的曲面,所以不需要设置终端区域来促进耗尽层向水平方向扩展的措施。由于不需要终端区域,所以可实现芯片尺寸的小型化。或者,能够扩大元件区域的面积。

    绝缘栅型半导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89427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910262187.1

    申请日:2009-12-25

    Abstract: 提供一种绝缘栅型半导体装置。为了防止由于IGBT的切断时的dv/dt过大引起的、IGBT的破坏,采用在芯片上外置连接栅极电阻的电路。但是在对用户提供IGBT的芯片时,有时在用户侧连接dv/dt成为额定值外的电阻值的栅极电阻的情况,存在发生由此引起的IGBT的破坏的问题。通过将二极管和电阻并联连接而与IGBT集成在相同芯片上,并将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IGBT的栅极上,能够在IGBT的芯片内限制dv/dt的值而不会使导通特性变差。通过内置具有能够防止IGBT的dv/dt破坏的电阻值的电阻,能够防止由于在芯片的提供目的地(用户侧)的dv/dt的增大引起的IGBT的破坏。

    绝缘栅型半导体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32024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710140986.2

    申请日:2007-08-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缘栅型半导体装置。在现有结构中,源极区域及反向栅区域与共同的源极电极接触,不能分别控制源极区域和反向栅区域的电位。因此,在将这种MOSFET用于双向转换元件时,将两个MOSFET串联连接,由控制电路进行MOSFET的导通截止及寄生二极管的控制,阻碍了装置的小型化。在动作区域整个面上设置源极区域,在沟槽间的源极区域下方设置第一反向栅区域,在源极区域外设置与第一反向栅区域连接的第二反向栅区域。将与源极区域接触的第一电极层设置在动作区域的整个面上,将与第二反向栅区域接触的第二电极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层的外周。能够分别对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施加电位,进行防止寄生二极管引起的逆流的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