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77366C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410012006.7

    申请日:2004-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397 H01L29/0619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在现有的半导体装置中,存在在护圈区域耗尽层形状畸变,且不能得到稳定的耐压特性这样的问题。在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中,由同一工序形成实动作区域的热氧化膜25和护圈区域的热氧化膜26。然后,通过在一度将热氧化膜25除去后再次形成,以例如8000~10000程度的膜厚形成护圈区域的热氧化膜26的膜厚。由此,含有可动离子31的CVD氧化膜27被形成在自外延层2表面离开的位置,可抑制可动离子31的影响引起的耗尽层的畸变,可维持规定的耐压特性。

    半导体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72127C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410012008.6

    申请日:2004-09-28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在现有的半导体装置中具有如下问题,主电流流动的主配线部的配线宽度狭窄且均匀形成,由于主配线部的电压下降,使元件内的单元不均一动作。在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中,将主电流流动的主配线部24一端241的配线宽度W1设置成比主配线部24另一端242的配线宽度宽。主配线部24的配线宽度从一端241向另一端242逐渐变窄。由此,可降低位于主电流流动的电极焊盘部22近旁的单元和位于远方的单元的驱动电压差。其结果是,本发明可抑制主配线部24的电压下降,并实现元件内单元的均一动作。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25215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810110656.3

    申请日:2008-06-12

    Inventor: 冈田喜久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397 H01L29/663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在NPT结构的IGBT中,即使提高沟槽密度,对导通电阻的改善也较少。在本发明所涉及的IGBT中,将沟槽(2)的宽度(W1)与沟槽(2)之间的间隔(W2)的比值(W1/W2)设定在1~2的范围内,由此能够使电子电流密度与传导率调制效果最佳,保持耐压,抑制特性的分散,并且较大地降低导通电阻。

    半导体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30100A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200410012006.7

    申请日:2004-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397 H01L29/0619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在现有的半导体装置中,存在在护圈区域耗尽层形状畸变,且不能得到稳定的耐压特性这样的问题。在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中,由同一工序形成实动作区域的热氧化膜25和护圈区域的热氧化膜26。然后,通过在一度将热氧化膜25除去后再次形成,以例如8000~10000程度的膜厚形成护圈区域的热氧化膜26的膜厚。由此,含有可动离子31的CVD氧化膜27被形成在自外延层2表面离开的位置,可抑制可动离子31的影响引起的耗尽层的畸变,可维持规定的耐压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