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膜型刺老芽保鲜牛皮纸袋的制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8731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07123.9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膜型刺老芽保鲜牛皮纸袋的制备及其应用,属于食品保鲜包装技术领域。刺老芽保鲜纸袋由基纸和涂布液制成,其中基纸为8K120g/100张的牛皮纸,涂布液主要由以下浓度的原料制成:魔芋胶浓度(w/v)1.5%~2.5%、玉米蛋白浓度(w/v)0.75%~1.25%、橙皮苷浓度(w/v)1.0%~1.5%。将制成的涂布液均匀涂布于牛皮纸上,形成连续的保鲜液涂布层,制成新型刺老芽保鲜牛皮纸袋。通过对刺老芽的综合指标测定得出的保鲜纸袋复合涂布剂最佳浓度配比为:魔芋胶浓度2.0%、玉米蛋白浓度1.0%、橙皮苷浓度1.25%。并且制备后的涂布液在室温下呈淡黄色,保存半月仍可使用。所述刺老芽保鲜纸袋成本低廉、制作方便,延长了新鲜刺老芽的货架期3‑5天。实现了远距离运输销售,符合现代绿色环保的包装理念。

    一种提高野生蔓越莓花青素稳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8484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92386.7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野生蔓越莓花青素稳定性的方法,包括花青素的提取、浓缩、纯化,并将纯化后的花青素和共色素物质(氨基酸、多肽、类黄酮以及多酚)共同添加至模型液中混合,得到花青素‑共色素配合物溶液。对配合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降解率、半衰期的测定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显著提高野生蔓越莓花青素在高温、光照、避光以及抗坏血酸存在下的稳定性。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了共色素组的花青素保存时间最高延长了9天,花青素降解率最高减少了22.52%。本发明的独特之处在于利用氨基酸、酚酸以及类黄酮等物质,通过共色素沉着作用来改善花青素稳定性,从而延长花青素食品的货架期。此方法简便实用,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

    一种老山芹冻干粉的研制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3980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0948831.4

    申请日:2019-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山芹冻干粉的研制,属于果蔬冻干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关键工艺:将新鲜采摘的老山芹挑选洗净;将洗净的老山芹切成3厘米长小段,蒸汽烫漂3分钟;将烫漂后的老山芹放入含有异抗坏血酸钠、葡萄糖酸锌、柠檬酸护绿剂中浸泡40分钟;将护绿后的老山芹切段洗净加入纤维素酶于50℃条件下酶解40分钟;将酶解好的老山芹切段离心、过滤;加入添加剂β-环糊精5%、CMC0.7%、麦芽糊精25%配比冻干磨粉;将冻干好的老山芹粉末真空包装并于90~95℃条件下杀菌15~20min。配方为:β-环糊精5%,CMC0.7%,麦芽糊精25%,其余为老山芹原汁,按照配比冻干。

    一种微波辅助提取桔梗根中黄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7484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44081.5

    申请日:2019-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辅助提取桔梗根中黄酮的方法,属于农产品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1)新鲜桔梗根洗净、去皮、切片后60℃干燥至恒重,粉碎后过100目筛;2)称取一定量桔梗粉末,加入体积30倍的浓度为70%乙醇;3)微波功率420w条件下微波60s;4)将提取液过滤,滤渣重复提取,合并两次滤液,完成整个桔梗黄酮浸提过程,溶液经过旋转蒸发、冷冻干燥得到桔梗黄酮制品2.49mg/g,此工艺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无污染。

    一种富含花青素的蓝靛果饮料工艺及配方

    公开(公告)号:CN10952728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12586.7

    申请日:2018-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花青素的蓝靛果饮料的加工工艺及配方,属于饮料加工领域。由野生蓝靛果果汁、花青素纯化冻干粉、白砂糖、柠檬酸、稳定剂(CMC)、纯净水等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野生蓝靛果汁20~80%,花青素冻干粉0.1~0.3%,白砂糖2~9%,柠檬酸0.1~0.5%,稳定剂(CMC)0.05~0.3%,β-环糊精0.1%,其余为纯净水。该饮料的制作工艺:蓝靛果原料预处理,用榨汁机榨汁,经过滤离心得到蓝靛果清汁。加入辅料等调配后进行均质,灌装杀菌,最后冷却得到成品。该蓝靛果饮料富含花青素,酸甜适口,风味独特,含有蓝靛果特有香气,有效地保留了蓝靛果中的营养物质。本品具有提高免疫力,减缓衰老,调节血压,明目护肝等功效。

    生物活性提取物川陈皮素与双冷激相结合保鲜青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2940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99983.0

    申请日:2018-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以生物活性提取物川陈皮素作为生物基材料制备分子生物级的果蔬保鲜剂/膜,涉及可通过生物靶向萃取获得的两种生物基材料川陈皮素和壳聚糖的聚合/络合技术,涉及生物来源的天然、绿色的生物活性提取物在果蔬保鲜中的具体应用,建立涂膜保鲜与低温保鲜相结合的特定模式,将青椒浸泡于16-18℃的由川陈皮素:壳聚糖按特定配比制成的涂膜保鲜剂中60-90s,取出后静置60s,接着继续将静置后的青椒再次浸泡于8-10℃的涂膜保鲜剂中60-120s,保鲜剂中川陈皮素:壳聚糖=1:4的配比最佳,二者在低温环境中协同增效,发挥最佳保鲜效果;该方法冷激低温条件温和、容易实现、时间短、效率高,青椒品质下降得到有效抑制,青椒的贮藏期和货架期明显延长。

    一种荞麦烘焙米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19331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432384.8

    申请日:2017-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荞麦烘焙米的加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荞麦米经筛选、除杂处理后,于压强0.1~0.2Mpa,温度105~115℃下处理25~35min后蒸煮,其米粒完整、颜色均一、软硬适中,吸水率为417.3%、膨胀率为433.1%、pH值为6.94、碘蓝值为0.47。在质构分析中,此荞麦米硬度415.2g、弹性0.64mm、胶着性108.3g㏑*s、咀嚼性0.68g、粘力9.8g*s。本发明为一种荞麦加压、加热联合处理技术,其工艺设计合理,工艺参数选择适当,经上述方法处理的荞麦具有和大米相同的蒸煮时间,无荞麦特有的生涩味,其米饭色泽光亮、蓬松不粘连、香气浓郁、口感良好,很大程度上保留荞麦中生物活性成分,延缓了米饭老化速度,本发明方法可为杂粮加工及其制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一种黑蒜粉戚风蛋糕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9483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433703.7

    申请日:2017-06-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1D13/06 A21D2/3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蒜粉戚风蛋糕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黑蒜粉戚风蛋糕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黑蒜粉1.7‑1.9份,白砂糖12‑14份,泡打粉0.7‑0.9份,大豆色拉油12‑14份,鲜牛奶12‑14份,鸡蛋240‑260份,低筋面粉80‑100份;所述黑蒜粉以发酵黑蒜为原料经过低温干燥、超微粉碎制备得到。将蛋清和蛋黄分离,白砂糖分三次加入蛋清同时搅打蛋清至奶油状放入搅打后蛋黄,迅速从下往上翻拌,与鲜牛奶同时加入黑蒜粉、泡打粉与低筋面粉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后装入模具烘烤,得到黑蒜粉戚风蛋糕成品。本发明将黑蒜粉应用于西点蛋糕制作中,利用黑蒜中天然成分提高蛋糕抗氧化、抗酸化功效。使其在细腻软绵的口感基础之上具有了黑蒜特有香味。

    一种适于北方地区廉价高效制备酵母益生菌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3131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34580.X

    申请日:2014-1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87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适于北方地区廉价高效制备酵母益生菌剂的方法,利用玉米秸秆、稻壳、变性豆粕为原料,适当添加碳源葡萄糖、氮源硫酸铵及微量元素,通过固态发酵制备产朊假丝酵母益生菌剂。所需原料均可北方地区就地取材、来源广泛,原料中秸秆稻壳所占比例大,降低了制备成本。固态发酵工艺条件容易控制,可操作强,设备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发酵时间短,产品活菌数量高,贮藏稳定性好。所制酵母益生菌剂具有宜人的香气,可增加动物摄食欲望、提高生产能力,应用范围广泛。本发明对稻壳秸秆等废弃物的精深加工及解决人畜争粮矛盾、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用超临界CO2为溶解剂氢化大豆磷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23530A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710144518.2

    申请日:2007-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一种用超临界CO2为溶解剂氢化大豆磷脂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大豆磷脂加氢的反应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氢化方法中易发生异构化反应,生成反式脂肪酸脂的问题,以及残留有害溶剂的弊端。本发明的步骤如下:将磷脂样品放入到釜中并加一定量的催化剂和磁珠,之后试漏;向釜中充入CO2达到超临界状态后再通入H2直至12~14MPa;加热升温,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物溶解,经离心分离和旋转蒸发后得到产品。本发明采用了超临界流体CO2为溶剂进行加氢反应,由于H2能与超临界CO2流体混溶,减弱了从气相到超临界相的传质阻力,使氢化后的磷脂氢化稳定性得以提高,改善其性质,拓宽其应用领域。在整个氢化过程中没有有害溶剂加入,从而避免了有害溶剂残留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