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364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739481.2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14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界层厚度的液冷流道散热器流阻评估方法,用于评估液冷流道散热器流阻。先根据液冷流道散热器结构,建立几何模型;利用fluent软件把几何模型转化为有限元仿真模型并进行计算;获取液冷流道水冷散热系统流道内液体流速数据,并通过液体流速数据获得液冷流道壁面边界层厚度数据;利用边界层厚度与流道其他参数计算出流阻评估函数Rv,将流阻评估函数Rv作为液冷流道散热器流阻评估指标,Rv总越小,则液冷流道散热器表流阻越小,该方法步骤简洁易懂,为设计超滑液冷流道水冷散热系统时,流阻评估提供了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347848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63418.5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械臂轨迹规划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给定机械臂初始点、中间两点、终止点的位置,利用MATLAB对机械臂进行逆运动学求解,得到对应位置的关节角度;然后通过3‑5‑3多项式插值算法进行运动轨迹规划,加入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采用混合蜂群算法以时间最优为目标求取最优解;最后在ROS系统中应用该算法对真实机械臂进行运动控制,从而达到目标点。通过该方法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减少了机械臂运动时间,提高机械臂的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机械臂运动规划中存在的平滑性差的问题,保证了转动过程平稳,没有抖动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76508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743998.X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舵机控制的双机械臂收发联动装置,包括机架、数字舵机、发射臂、接收臂、转台、支撑轴承、联轴器及螺栓。数字舵机通过螺栓连接在机架上,保持垂直。数字舵机输出轴与联轴器连接,联轴器连接机械臂转台,位置在机械臂与轴承之间。机械臂通过定位孔连接转台,底端凸台侧表面与轴承内圈过盈连接,下表面螺纹孔与联轴器连接。本发明联动装置的零部件之间精确配合,确保装配和定位精度的同时,持续输出稳定的驱动力矩。成功地兼具了可靠性高和精准运动的两大特点,适用于持续负载和频繁运动的工作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9415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19815.X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5B11/00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新型LTCC基板的防振动冲击的方法,主要由LTCC基板(2)和基板抗振动冲击夹具以及夹紧装置组成,本发明的抗振动冲击能力主要靠由基板夹持装置(1),基板夹具上支撑(3)和基板夹具下支撑(4)组成的基板抗振动冲击夹具保证,所述夹紧装置由旋钮螺丝(5)和夹紧滑块(6)组成;如图所示,所述LTCC基板的四个直角边由夹持装置固定,夹持装置采用导轨的形式。其安装便捷,末端设置有中空圆柱形凹槽能与所述夹紧滑块配合,通过与所述导轨上、下夹具配合从而进行滑动调节。所述基板夹持装置的前端存在一个螺纹孔结构可以用以与机壳进行连接。本发明的LTCC基板的防振动冲击方法采用夹持装置对LTCC基板的四角固定限制了其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自由度,夹持的力度通过旋转旋钮螺丝控制夹紧滑块移动对LTCC基板进行夹紧。当外界环境产生振动时夹持装置可以固定LTCC基板防止其产生振动,从保护焊点以及封装在其中的元器件,提高LTCC基板在振动环境下的寿命,提高了振动可靠性,保证了电子产品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943126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739746.9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3/14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沸腾程度的液冷流道沸腾散热系统性能评估方法,用于指导液冷流道沸腾散热系统的设计。先拟定液冷流道沸腾散热系统设计方案,利用fluent软件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获取液冷流道内传热介质气态、液态体积分数数据,计算出沸腾程度评估函数Bq,将得到的沸腾程度评估函数作为评价沸腾程度的指标,继而估算散热系统性能,经过多次对比修正得到液冷流道沸腾散热系统最佳设计方案,实现液冷流道沸腾散热系统设计的流程化,为液冷流道沸腾散热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帮助,降低设计成本,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69826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19645.6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微簧板间垂直度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涂好焊料且放置好微簧的PCB固定放置;对所有微簧同时压缩后与PCB进行再留焊;将另一块涂好焊料的PCB固定放置,将焊接好微簧的PCB翻转后使微簧对准另一块PCB焊点下移,使得微簧被压缩后对与PCB进行再留焊。本装置包括定位板、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定位板底面中央垂直设有导向柱,支撑板一与支撑板二中央开设PCB槽,支撑板一两侧对称开设定位槽,且定位板和支撑板二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块二和定位块一,支撑板二与定位板分别通过定位块一与定位块二插入定位槽连接支撑板一。本发明解决CCGA焊接中微簧偏移,变形,平整度低等问题,从而提高板间垂直互联的可实现性、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1160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76461.9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比较了三种不同情况下的纳米流体一种Cu与CuO混合颗粒的纳米流体,一种只有Cu纳米颗粒的纳米流体,还有一种只有CuO颗粒的纳米流体,三种纳米流体的粘度变化,通过粘度的变化来研究在纳米流体中的纳米颗粒如果被氧化后是否会影响纳米流体的性质。构建三组不同混合颗粒的纳米流体,第一组是含有三个Cu颗粒与一个CuO颗粒,第二组是含有两个Cu颗粒与两个CuO颗粒,最后一组是含有一个Cu颗粒与三个CuO颗粒分别计算这三种纳米流体的粘度,比较这五种纳米颗粒的粘度,总结在纳米颗粒逐渐氧化到氧化完全对纳米流体体系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11160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376461.9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比较了三种不同情况下的纳米流体一种Cu与CuO混合颗粒的纳米流体,一种只有Cu纳米颗粒的纳米流体,还有一种只有CuO颗粒的纳米流体,三种纳米流体的粘度变化,通过粘度的变化来研究在纳米流体中的纳米颗粒如果被氧化后是否会影响纳米流体的性质。构建三组不同混合颗粒的纳米流体,第一组是含有三个Cu颗粒与一个CuO颗粒,第二组是含有两个Cu颗粒与两个CuO颗粒,最后一组是含有一个Cu颗粒与三个CuO颗粒分别计算这三种纳米流体的粘度,比较这五种纳米颗粒的粘度,总结在纳米颗粒逐渐氧化到氧化完全对纳米流体体系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02312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12345.1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5K7/20 , H01L23/473
Abstract: 传统的共形天线含有“芯片‑电路组件‑模块‑整机‑平台”五级物理构架,将电路组件、模块、整机与平台结构功能一体化,可实现共形天线“芯片‑功能结构平台”的两级架构。共形天线“芯片‑功能结构平台”二级架构将会带来的热流密度大幅增加、散热困难的问题。高温会对电子元件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寿命带来有害的影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设备的失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级嵌入式散热结构,具体特征包含三部分,分别为基板、冷板和冷却框架。该结构在实现一体化的基础上,确保了发热单元的热量能够及时的排出设备,防止高温对电子元件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寿命带来有害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01615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06316.4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重构的定向耦合器,可应用于光通信、光互连等,属于光电子领域。本发明由两个直波导构成,其中直波导间存在一定距离,在波导两侧放置有电极,电极呈非对称分布。光信号从端口1输入,当施加电压时,两根波导间的传播常数差发生变化,使波导间耦合长度改变,当距离达到一定长度,施加电压时,光信号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以实现电压对光信号输出的灵活调控。本发明有利于构筑可重构的光链路,为制作大规模的光开关提供了灵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