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1488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21815.3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392 , G06F30/398 , G06F30/27 , G06N3/04 , G06F11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CNN‑LSTM网络结合Attention机制的PBGA器件翘曲预测方法,解决了PBGA器件在焊接过程中的翘曲变形问题。首先确定PBGA器件的结构参数、布局参数,其次通过PBGA器件焊接实验得到再流焊工艺参数、边缘最大翘曲值等数据。然后分别分析结构参数、布局参数和工艺参数与翘曲的关系,接着提出了上述参数与翘曲值的目标函数,最后构建CNN‑LSTM网络以及结合Attention机制的翘曲值预测模型,通过实验验证,预测的翘曲值较为准确,可以对焊接领域提供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6853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838983.0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基于Fluent的批量自动化仿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依照实验规划自动修改参数化几何模型;能够依照实验规划自动进行网格划分;能够根据实验规划自动进行加载网格进行仿真的各项设置与求解计算;能够根据实验规划自动对仿真求解得到的结果文件进行后处理,提取数据,并输入到实验规划表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操作简单快捷,能够有效缩短仿真时间,提高仿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364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739481.2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14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界层厚度的液冷流道散热器流阻评估方法,用于评估液冷流道散热器流阻。先根据液冷流道散热器结构,建立几何模型;利用fluent软件把几何模型转化为有限元仿真模型并进行计算;获取液冷流道水冷散热系统流道内液体流速数据,并通过液体流速数据获得液冷流道壁面边界层厚度数据;利用边界层厚度与流道其他参数计算出流阻评估函数Rv,将流阻评估函数Rv作为液冷流道散热器流阻评估指标,Rv总越小,则液冷流道散热器表流阻越小,该方法步骤简洁易懂,为设计超滑液冷流道水冷散热系统时,流阻评估提供了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347848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63418.5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械臂轨迹规划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给定机械臂初始点、中间两点、终止点的位置,利用MATLAB对机械臂进行逆运动学求解,得到对应位置的关节角度;然后通过3‑5‑3多项式插值算法进行运动轨迹规划,加入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采用混合蜂群算法以时间最优为目标求取最优解;最后在ROS系统中应用该算法对真实机械臂进行运动控制,从而达到目标点。通过该方法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减少了机械臂运动时间,提高机械臂的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机械臂运动规划中存在的平滑性差的问题,保证了转动过程平稳,没有抖动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509146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58169.5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人机协作安全的布线机器人速度自适应控制方法,在实现机器人能完全按照布线图纸规划的路径运动的同时,也保护了协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主要步骤如下:首先,协作人员演示五次需要进行的工作动作,将协作人员出现时间占工作时长高的空间标记为高频协作空间,在这些空间工作时机器人降到安全速度工作。接着,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识别出协作人员和机器人,并提取协作人员和机器人的关键点,计算出协作人员和机器人各自的速度以及两者间的最小距离,最后,通过速度和距离使用动态安全空间算法,计算出动态保护距离和保护性停止距离,通过这两个距离对机器人的工作速度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04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21575.7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PCB组件翘曲的真空汽相焊工艺参数反演方法,以PCB组件在真空汽相焊焊接过程中最大的翘曲值为研究目标,反演真空汽相焊工艺参数,解决了真空汽相焊焊接过程中复杂参数调试困难的问题,以达到减少PCB组件在真空汽相焊焊接过程的翘曲值的问题。首先确定PCB组件的结构参数、布局参数,通过PCB组件真空汽相焊接实验得到的再流焊工艺参数、翘曲值等数据。建立上述参数与PCB组件的最大翘曲值的数据集,采用改进的C‑AlexNet神经网络构建反演模型。该模型通过输入翘曲值和结构参数,布局参数,即可反演出真空汽相焊工艺参数,将此工艺参数进行实际焊接,测得实际的翘曲值与模型输入的翘曲值进行比对验证,验证后本反演模型的工艺参数较为准确,可以对该领域提供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1543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058689.X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F16L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性纳米流体微流道散热实验的耐高温密封夹具,其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通过紧固件包覆在散热板的上侧,所述下夹板包覆在散热板的下侧,所述上夹板包括进水通道,出水通道,所述上夹板包括两个耐高温硅胶密封垫圈,所述耐高温硅胶垫圈放置在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与散热板接触的位置,所述上夹板开有便于观测散热板温度分布的窗口。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磁性纳米流体微流道散热实验的耐高温密封夹具,在不改变原结构的基础上解决胶管与金属散热板的接触与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9618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90089.9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2B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串扰的基于余弦弯曲的桥型交叉结构,其包括交叉聚合物微纳光纤、交叉角度、弯曲高度、弯曲宽度、直径、纤芯、包层、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聚合物微纳光纤以一定的交叉角度交叉,所述两根聚合物微纳光纤的纤芯材料相同,包层材料相同,直径也相同。在三维空间中交叉的聚合物微纳光纤由于倏逝波耦合产生串扰,通过改变桥型结构的弯曲宽度和弯曲高度来降低倏逝波耦合的效率,从而极大地降低串扰,同时聚合物微纳光纤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以及优良的弹性和柔韧性。本发明有利于构筑超紧凑结构复杂的光子学器件和小型化集成光路。在光通信,传感和非线性光学领域具有极好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11160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376461.9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比较了三种不同情况下的纳米流体一种Cu与CuO混合颗粒的纳米流体,一种只有Cu纳米颗粒的纳米流体,还有一种只有CuO颗粒的纳米流体,三种纳米流体的粘度变化,通过粘度的变化来研究在纳米流体中的纳米颗粒如果被氧化后是否会影响纳米流体的性质。构建三组不同混合颗粒的纳米流体,第一组是含有三个Cu颗粒与一个CuO颗粒,第二组是含有两个Cu颗粒与两个CuO颗粒,最后一组是含有一个Cu颗粒与三个CuO颗粒分别计算这三种纳米流体的粘度,比较这五种纳米颗粒的粘度,总结在纳米颗粒逐渐氧化到氧化完全对纳米流体体系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29618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690089.9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2B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串扰的基于余弦弯曲的桥型交叉结构,其包括交叉聚合物微纳光纤、交叉角度、弯曲高度、弯曲宽度、直径、纤芯、包层、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聚合物微纳光纤以一定的交叉角度交叉,所述两根聚合物微纳光纤的纤芯材料相同,包层材料相同,直径也相同。在三维空间中交叉的聚合物微纳光纤由于倏逝波耦合产生串扰,通过改变桥型结构的弯曲宽度和弯曲高度来降低倏逝波耦合的效率,从而极大地降低串扰,同时聚合物微纳光纤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以及优良的弹性和柔韧性。本发明有利于构筑超紧凑结构复杂的光子学器件和小型化集成光路。在光通信,传感和非线性光学领域具有极好的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