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66800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135712.4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绿色交通系统评价方法,属于绿色交通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分析绿色交通系统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层次结构;(2)其次利用德尔菲法对方案的影响因素进行打分,(3)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层、准则层权重因子(4)最后结合权重对多个绿色交通系统建设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评价。该方法通过考虑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构成要素,并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各构成要素的重要程度进行评价,从而得到城市绿色交通规划等级,不仅能够对现状城市绿色交通系统进行评价,还可以为规划设计人员在进行交通系统设计时,提供绿色化规划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181596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410943.7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二次交通事故预防的高速公路动态限速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利用视频检测设备对高速公路待控制区域的交通流数据进行采集,包括速度、流量、占有率和密度,同时利用环境监测站对控制区域的环境数据进行采集;②根据采集的交通流数据和环境数据,计算一次事故发生后二次事故的发生概率值;③确定可变限速的启动事故风险阈值及目标安全车速:④将步骤②概率值与可变限速的启动事故风险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启动可变限速控制策略;⑤进行相邻可变限速控制路段协调控制;⑥将限速值通过可变限速控制系统进行发布;⑦完成一个周期的检测之后,可变限速控制系统自动检测下一个周期内交通流,重复步骤①-⑥,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当前快速路限速值。该方法根据检测得到的实时交通流运行状态计算二次事故发生概率,对高速公路进行动态限速控制,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3905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49326.4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1C21/34
Abstract: 一种考虑道路碳排放量的实时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互联网Web爬虫技术,获取起终点的路径规划;S2:对所获取数据进行清洗、去重、坐标转换数据处理操作,利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出行路径的空间分析;S3:在不同时段内,根据路径ODij中各个路段、节点的出行距离和出行时间计算道路中各个路段、节点的实时运行速度;S4:基于MOVES排放模型建立碳排放因子与运行速度之间的拟合关系式;S5:建立考虑道路碳排放量的出行成本估算模型,选择综合成本最小的出行路径。本发明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个人的出行成本,而且在系统层面上能够降低道路系统的碳排放总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86231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190315.8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实时交通状态感知与发布的交通指示系统,包括交通信息感知模块、交通目标追踪模块、交通状态判别模块和智能交通指示牌,所述交通信息感知模块获取监控区域内各个交叉口的复合感知交通数据,且将复合感知交通数据传输到所述交通目标追踪模块,所述交通目标追踪模块通过多目标追踪算法对复合感知交通目标进行追踪,统计道路场景中的交通目标流量,所述交通状态判别模块提取关键交通流参数之后采用模糊C均值算法判定交叉口交通运行状态,最后将判定结果发送至智能交通指示牌,以颜色和文字形式实时动态发布交叉口的交通运行状态及放行相位信息。该系统可使驾驶人对交叉口交通状况一目了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2674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353329.7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桥梁建设活动的碳排放测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明确装配式桥梁系统边界;S2:确定装配式桥梁碳排放来源;S3:测算生产阶段碳排放总量;S4:测算运输阶段的碳排放总量;S5:测算施工阶段的碳排放总量;S6:汇总装配式桥梁建设活动的碳排放总量。本发明重点解决碳排放核算在装配式桥梁技术领域覆盖的不全面,为装配式桥梁建设活动过程中寻找实现碳减排的关键环节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16889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246463.2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绿色生态型市政道路综合评价方法,具体步骤为:1、构建绿色生态型市政道路评价指标体系;2、确定分析评价中的物元目标;3、划分评价等级数值区间,并确定评价标准云;4、确定待分析评价的事物和各类等级间评价指标的隶属度;5、利用AHP—熵权组合赋值法确立评价指标权重;6、确定待评价事物的关联度;7、确定绿色生态评价等级。该评价方法基于可拓云理论的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一套能够定性、定量分析绿色生态水平的物元可拓云模型,实现了绿色生态评价的可视化云图分析,在绿色生态型市政道路评价中表现性能优越,可行性强,可为绿色生态型市政道路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2056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44896.5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T7/62 , G06T7/70 , G06T5/70 ,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数字图像采集的路面裂缝快速识别方法,包括:S1获取路面原始图片;S2将原始图片划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S3对S2中的训练集图片进行人工标注,并数字化处理生成XML文件;S4将S3得到的XML文件作为输入样本对YOLO算法进行训练,得到算法参数;S5将S2测试集的图片转换为二进制数字图片,然后将其输入训练后的YOLO算法对测试集图片进行裂缝检测;S6对S5检测得到的裂缝信息进行自动分析。该方法通过训练YOLO算法,只需输入路面图片便可快速准确得到路面裂缝的长度、宽度、位置、类型和面积信息,以解决目前路面裂缝人工检测费时费力、主观性强、效率低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12051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22136.8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瑞琪
Abstract: 一种基于综合效益最优的中心城区共享停车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客户端收集共享泊位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泊位共享平台;2、通过客户端收集泊位需求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泊位共享平台;3、确定模型假设条件;4、确定模型参数和变量Y和G;5、对泊位共享平台结合车辆行驶时间、步行返回距离、停车费用对停车场进行初选;6、确定优化目标,包括公共停车场收益和泊位需求者停车效率;7、模型建立;8、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模型求解。本发明可有效提高中心城区共享停车效率,优化停车资源,缓解停车压力且保证公共停车场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01952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86800.0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8G1/07 , G06F30/27 , G06N3/00 , G06N3/12 , G06F111/0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控交叉口行人和非机动车专用相位阈值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初始数据的调查;②根据机动车和行人及非机动车运行特征及信号控制做出约束;③建立模型:基于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两方面对城市道路信号控制交叉口运行成本进行分析,并由此建立一个交叉口安全成本模型和交叉口延误成本模型;④模型求解:以交叉口最小运行成本模型为单目标非线性最优化模型,在目标函数和多重约束下,对各机动车流量和行人及非机动车流量下最小运行成本进行搜索求解,并选择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⑤得到阈值,结束求解:该方法可改善交叉口人车混行现象、降低人车冲突风险、提高通行效率,且可保障慢行交通群体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81596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0410943.7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二次交通事故预防的高速公路动态限速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利用视频检测设备对高速公路待控制区域的交通流数据进行采集,包括速度、流量、占有率和密度,同时利用环境监测站对控制区域的环境数据进行采集;②根据采集的交通流数据和环境数据,计算一次事故发生后二次事故的发生概率值;③确定可变限速的启动事故风险阈值及目标安全车速:④将步骤②概率值与可变限速的启动事故风险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启动可变限速控制策略;⑤进行相邻可变限速控制路段协调控制;⑥将限速值通过可变限速控制系统进行发布;⑦完成一个周期的检测之后,可变限速控制系统自动检测下一个周期内交通流,重复步骤①‑⑥,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当前快速路限速值。该方法根据检测得到的实时交通流运行状态计算二次事故发生概率,对高速公路进行动态限速控制,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