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4901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18179.0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获取待处理业务的资源需求数据和各计算节点的资源特征标签;从资源特征标签中提取资源属性标签;根据资源需求数据和所述资源属性标签,确定可选节点集合;对可选节点集合进行筛选,得到目标节点集合;根据目标节点集合,对待处理业务进行资源分配。上述方案,通过引入资源特征标签,根据资源特征标签,确定目标节点集合,提高了确定的目标节点集合的准确度,进而提高了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1388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405211.9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量子光滑性测试的经典与量子混合整数分解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信息安全计算时待因子分解的目标整数,根据平方同余类整数分解算法的要求确定目标整数对应的多个候选关系,候选关系的数量超过预设阈值;分别对每个候选关系进行光滑性判断,在满足预设的量子范数整数分解条件或量子余因子整数分解条件的情况下,对当前候选关系对应的范数进行量子整数分解,并根据分解结果判断当前候选关系是否为真关系,在当前候选关系为真关系的情况下,将当前候选关系作为目标关系;根据目标关系对目标整数进行分解。本申请采用上述方法,有助于提升确定真关系的效率,进而提升后续完成目标整数分解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9831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158431.6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5K3/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面板二钻孔校正设计方法。所述双面板二钻孔校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双面板需要钻孔的位置进行一次钻孔,并钻对位图形;然后进行沉铜、板面一次电镀、塞孔;钻校正孔,观察校正孔与对位图形的间距,若校正孔与对位图形相切或相交,则重新调整双面板的位置,再次钻下一个校正孔,直至校正孔与对位图形无相切或相交,再根据第二钻孔设置的位置进行二钻孔,最后进行板面二次电镀。本申请通过设计对位图形和校正孔,观察专用对位图形与二钻校正孔的相对位置则可判断二钻孔精度,无需借助额外的工具,解决了板件由于粗化、沉铜、电镀等工艺产生涨缩而影响二钻孔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65326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1910918615.5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L67/10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分布式文件系统的RDMA通信地址交换方法,包括分布式文件系统的RDMA数据发送阶段和RDMA数据接收阶段,包括以下步骤:与远端建立连接时预交换若干个RDMA地址;根据文件操作的类型,将文件操作数据封装到本地的RDMA注册地址,生成RDMA消息;所述文件操作的类型包括打开操作open、关闭操作close、查找操作lookup、书写操作write和读取操作read;根据目前的远端RDMA地址使用情况为本次文件操作分配远端的RDMA地址;若RDMA空闲地址小于目前RDMA地址的一半,在生成的文件操作RDMA消息附带发送RDMA地址紧张报警信息让远端申请8个RDMA地址。本发明不会引发内存浪费、降低通信效率、消耗额外系统资源,减少了多余RDMA地址交换操作,提升了RDMA通信的整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4470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0452524.4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L41/0823 , H04L41/12 , H04L41/083 , H04L41/08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胖树网络结构上的通信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假设每个超节点包含的节点数量为N,根据裁剪胖树裁剪比例1/X,计算每个超节点同时通信的最大进程数M=N*(1/X),M为同时通信时,理论上能用满带宽的超节点内最大进程数;S2、根据课题的通信方式,得到课题需要同时通信的进程数量K;S3、若K小于超节点内节点数量,将每个超节点按照K个进程为1组,分为若干组,转S;S4、按超节点内的组号和组内编号,结合具体的路由规则,对超节点进行逻辑编号;S5、按照新的逻辑编号和课题特征,依次进行组内和组间通信。本发明实现了应用课题和系统的结合,显著提高了课题的带宽利用率,充分发挥了系统的网络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72763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1910863825.9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中板正交与非正交异构互连的H型组装方法。包括将左中板、右中板垂直放置并且将左中板、右中板的一端相互靠近,使左中板、右中板能够形成一个面;在左中板前后两侧面中远离右中板的一侧与右中板前后两侧面中远离左中板的一侧分别水平等数量放置节点插件;在左中板、右中板相互靠近处的一侧面上水平放置若干水平交换插件,使水平交换插件能够同时与左中板、右中板连接,在左中板、右中板相互靠近处的另一侧面上垂直放置若干垂直交换插件,使左中板、右中板上均设置有垂直交换插件。本发明提高节点与交换芯片组装密度,降低节点与交换芯片互连传输距离,提高了互连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17687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110325143.X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众核处理器的系统功耗动态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交课题前,设置Pu,并设置Su为0;S2、运行提交的课题,自动记录该课题使用的众核处理器的F0;S3、判断课题是否结束,如课题已结束,跳转至S11;S4、通过资源管理系统获取Pr;S5、比较S4中获取的Pr与Pu;S6、将Fr提升一档,跳转至S9;S7、如果Su为1,则直接挂起该课题运行,跳至S10,否则,设置Su为1,跳至S9;S8、将Fr降低一档,跳至S9;S9、等待T后,跳至S3;S10、将Fr降低两档,恢复课题运行,跳至S3;S11、恢复Fr为F0。本发明解决了超大规模并行机用户课题运行中的系统功耗不受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32459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011525795.X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7/15 , G06N3/0464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度卷积的在线计算部件,包括标准卷积部件、累加器和连接于累加器数据输出接口上的深度卷积部件;所述深度卷积部件包括若干级激活值站台、若干个乘法器、若干个权重值站台和至少一个设置于2个相邻激活值站台之间的延迟站台,每一个乘法器配备1个激活值站台和1个权重值站台,延迟站台的延迟值D等于输入激活图的宽度,权重值在卷积计算开始之前预先置位,激活值站台采用逐级推进的方式注入运算部件,每一级激活值站台中当前存放的结果送到下一级激活值站台。本发明在不破坏累加器输出数据结构的前提下,高效地完成了深度卷积计算,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深度卷积运算的计算资源利用率,加速整个神经网络的运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0423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910861709.3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1/10 , G06F11/22 , G06F11/2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芯片验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存控数据传输错误注入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存控数据传输错误注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步骤S01:抽象数据传输协议步骤,对数据传输协议进行抽象处理,从而保证错误注入与协议产生交底的耦合度;步骤S02:故障模型抽象步骤,对注错模块进行配置;步骤S03:注入方式配置步骤,对焦点及伪随机设计进行设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存控数据传输错误注入方法,能够使用统一的错误注入接口,注入定向错误或伪随机错误,提高待测设计的容错功能测试效率,大大降低测试集开发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07047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363122.6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 浙江大学 ,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7/15 , G06F111/0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AI浮点融合运算单元的验证激励产生方法,该方法包括:针对新型AI浮点融合运算单元进行分析,获取输入操作数数量、输入操作数数据格式、输入操作数数据类型并构建相应参数模型;结合参数模型构造输入操作数之间的约束表达式、输入操作数和中间结果的约束表达式、输入操作数和输出结果的约束表达式;分别对三种约束表达式进行求解生成一定数量的验证激励;将验证激励分别送入参考模型和待验证新型AI浮点融合运算单元中比较计算结果和记录覆盖率。通过该方法可以提高验证人员对新型AI浮点融合运算单元的验证效率和验证覆盖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