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2763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1910863825.9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中板正交与非正交异构互连的H型组装方法。包括将左中板、右中板垂直放置并且将左中板、右中板的一端相互靠近,使左中板、右中板能够形成一个面;在左中板前后两侧面中远离右中板的一侧与右中板前后两侧面中远离左中板的一侧分别水平等数量放置节点插件;在左中板、右中板相互靠近处的一侧面上水平放置若干水平交换插件,使水平交换插件能够同时与左中板、右中板连接,在左中板、右中板相互靠近处的另一侧面上垂直放置若干垂直交换插件,使左中板、右中板上均设置有垂直交换插件。本发明提高节点与交换芯片组装密度,降低节点与交换芯片互连传输距离,提高了互连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717308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1910864145.9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30/3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级高效率的存储系统可复用设计方法,涉及存储设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ASIC电路访存需求统计,评估存储系统可复用的设计规模;S2:判断是否为芯片研发阶段,若是则将芯片存储部进行对称布局;反之执行S3;S3:判断是否为封装设计阶段,若是则将封装存储部进行对称布局;反之执行S4;S4:判断是否为系统设计阶段,若是则将系统存储部进行对称布局;反之执行S5;S5:通知设计者对ASIC电路进行手动象限布局。本发明一种多层级高效率的存储系统可复用设计方法通过芯片、封装和系统多层级的模块化可复用设计,从多个层级扩大可复用设计范围并统一加速总体设计进度,同时有利于减小未来对SI/PI后仿真分析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345859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447006.3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3/4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pitch封装引脚设计的芯片,涉及印制电路板技术领域,包括:由N个边缘引脚和1个中心引脚组成的引脚单元;N个边缘引脚排列成N边形,中心引脚位于N边形的中心;N边形的边长根据芯片的封装引脚所允许的最小间距确定。本发明合理有效,通过在多个方向交错排列封装引脚,在满足表面焊接工艺能力约束即不突破最小封装引脚pitch(中心距)的条件下,有效提高封装引脚排列密度,进而压缩封装尺寸,避免了因封装尺寸过大所导致的封装翘曲及焊接可靠性问题,从而可以有效提升封装的长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5528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46999.2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30/3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孔线阻抗匹配的高速信号反盘设计方法,涉及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高速传输链路阻抗范围以及步进值;S2:初始化目标阻抗值为最大阻抗值;S3:搭建目标阻抗值下的差分过孔和差分传输线模型;S4:计算该目标阻抗值下的最优反盘图形设计和差分传输线的总插入损耗值;S5:判断目标阻抗值是否大于最小阻抗值;若是,则将目标阻抗值减小步进值,并返回S3;反则执行S6;S6:对比所有目标阻抗下的总插入损耗值,选取总插入损耗值最小时的高速过孔结构作为反盘最优结构。本发明合理有效,结合工程设计要求和实际工艺能力,综合考虑多维参数,实现高速信号传输线阻抗与孔阻抗整体优化,确定传输线结构和高速过孔反盘设计图形,降低回波损耗,最终有效提升高速信号链路的传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113822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47000.6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交与非正交背板混合互连方法,涉及计算机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中板的前侧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分别连接至第一和第二水平板;S2:中板的后侧通过第三和第四连接器分别连接至第一和第二垂直板;S3:将每一个连接器均分成多个差分对;S4:将第一/二连接器和第三/四连接器错列设置;S5:将第一/二连接器和第三/四连接器重叠部分通过信号孔直连;S6:将不重叠部分通过背板印制线连接。本发明合理有效,通过间接正交连接器的错列排布设计使用,既实现中板前后芯片载板的正交互连,也实现了中板前后无法正交的芯片载板之间的背板互连,该使用方法减少了连接器型号种类,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77990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0846472.1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面盲孔印制板工艺的新型存储结构,包括绝缘印制电路板、设于绝缘印制电路板一端面的FPGA,绝缘印制电路板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盲板、芯板、下盲板,绝缘印制电路板靠近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的一端面均匀排列有若干个第一存储体单元,绝缘印制电路板另一端面均匀排列有与第一存储体单元相对应的第二存储体单元;上盲板与下盲板内分别设有第一布线层、第二布线层,第一存储体单元与第二存储体单元的各排线端分别与第一布线层、第二布线层的相应电连接节点固接;绝缘印制电路板在两端分别设置有贯穿整个绝缘印制电路板的第一通孔条,其中一组第一通孔条设于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1067802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871998.5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5K7/14
Abstract: 一种高密度正交拔插多中板高精度靶向对位框架装置,包括顶板、底板、背板、第一导轨板和第二导轨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各自均包括中间面板和位于中间面板的水平两侧的两个旁侧面板,所述背板用于定位安装电源板及中板,所述第一导轨板用于安装计算插件,所述第二导轨板用于安装网络插件。本发明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单个超节点256个计算节点和网络实现了紧密互联和高密度组装,网络前后正交互联、拔插,针对多中板安装形式能够实现高精度靶向精准定位安装,网络垂直插件的网络布线以及水路走向无干涉。
-
公开(公告)号:CN110662368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861700.2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高速正交中板的哑铃结构通孔设计方法,涉及PCB设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高速正交中板信号过孔加工位置;S2:从高速正交中板两侧分别使用粗钻头钻出粗直径孔;S3:在粗直径孔中央将两粗直径孔钻通连接孔;S4:在孔径内侧进行镀铜。本发明一种面向高速正交中板的哑铃结构通孔设计方法可以提高高速正交中板上信号过孔的阻抗,使过孔阻抗与传输通道典型阻抗匹配,降低正交互连通道信号反射,达到提高正交互连通道信号完整性的目的,信号传输质量高,信号传输可靠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2053650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0910198571.X
申请日:2009-11-06
Applicant: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背板信号线布线方法和一种背板系统,其中,所述背板信号线布线方法包括:根据待传输信号对串扰的敏感程度,将信号线分为第一类信号线与第二类信号线,其中,所述第一类信号线中所传输的信号,相较于所述第二类信号线中所传输的信号,对串扰更为敏感;按照所述信号线的分类,设置印刷电路板中的过孔,并去除部分过孔在部分电路层中的孔分支;依次对所述第一类信号线和第二类信号线进行布线,使所述第一类信号线分布于具有较少孔分支的电路层。本发明有效地利用了背板中的电路层空间,显著地降低孔分支对穿越电路层的信号线所产生的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2882777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69489.0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L12/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交叉网络互连组装结构以及全交叉网络互连组装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全交叉网络互连组装结构包括:多个节点板、多个网络板以及无源中板;其中,所述多个节点板安装在所述无源中板的第一侧,所述多个网络板安装在所述无源中板的第二侧;而且,所述无源中板用作所述多个节点板与所述多个网络板之间的全交叉网络布线以及电源馈流路径,并且所述无源中板上不放置任何有源器件。所述节点板用于安装计算单元,所述网络板用于安装网络交换芯片。所述多个节点板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无源中板的第一侧。所述多个网络板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无源中板的第二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