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机油控制阀保护和悬挂安装结构的发动机前罩盖

    公开(公告)号:CN102400813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010281941.9

    申请日:2010-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机油控制阀保护和悬挂安装结构的发动机前罩盖,在所述发动机前罩盖的前方中部偏上正对发动机缸盖上的机油控制阀的安装位置设置往外凸出的保护腔,包裹住发动机机油控制阀,保护腔周围设置有螺栓孔将前罩盖固定在缸盖上。在前罩盖上位于保护腔的左右两边的位置各形成有三角凸台,每个凸台的上表面各设置一个螺栓孔,通过螺栓安装发动机悬挂,螺栓孔的轴线与发动机水平方向呈夹角α。本发明能有效保护机油控制阀正常工作,避免因受到外力而造成机油控制阀损坏的可能;并能减小悬挂作用于发动机前罩盖安装面垂直方向的作用力,避免安装面变形损坏,提高了整个发动机安装可靠性,延长前罩盖的使用寿命。

    一种发动机凸轮轴盖与气缸盖罩的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155329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78221.7

    申请日:2011-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凸轮轴盖与气缸盖罩的密封结构,包括凸轮轴盖和气缸缸罩,在所述凸轮轴盖的火花塞安装孔内插设有一钢管,所述钢管的下端抵在火花塞安装孔的孔壁上的限位台阶上,所述钢管的上端高于火花塞安装孔的孔口,插进气缸缸罩上的火花塞安装孔内,在钢管上套有O型密封圈,夹在气缸缸罩和凸轮轴盖之间。该密封结构是径向密封,对凸轮轴盖的上表面平面度要求降低,凸轮轴盖直接铸造就可以满足要求,并且密封效果好。

    发动机VVT相位器供油通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158298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10092987.4

    申请日:2007-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VVT相位器供油通道结构,它是在气缸盖的凸轮轴轴孔内壁和对应的凸轮轴盖内壁上设置一圈油槽,该油槽与凸轮轴通往VVT相位器内外油腔的进油通道或回油通道的油孔连通,在气缸盖的油槽中有连通机油控制阀的油孔;同时在凸轮轴的轴颈外壁也布置一圈油槽,该油槽与凸轮轴的通往VVT相位器内外油腔的进油通道或回油通道的油孔连通,并与气缸盖上对应位置设置的通往机油控制阀的油孔连通。本结构由于在气缸盖上只布置一个油槽,为凸轮轴轴盖的设计和安装预留了充分的空间,另一油槽布置在凸轮轴轴径处,有利于减小轴径,提高凸轮轴该部位的强度,并且降低加工难度。

    一种电驱总成冷却润滑系统、控制方法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9775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93280.5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驱总成冷却润滑系统、控制方法和车辆,系统包括油路系统和水路系统,油路系统包括变速器油底壳、电驱总成、电子油泵、第一温控三通阀和油冷器;水路系统包括低温散热器、电池包、电子水泵、车辆控制装置和第二温控三通阀;水路系统和油路系统通过油冷器进行热交换;方法包括:识别当前的控制模式,控制模式包括加热模式和冷却模式,加热模式用于对水路系统中的电池包进行加热,冷却模式用于对油路系统进行冷却;根据控制模式控制第一温控三通阀和第二温控三通阀的端口开闭,本发明实现了对电驱油温的精细控制,进而提升了电驱总成的驱动效率和传动效率,显著减少了电驱总成的能量损耗。

    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25145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710884333.9

    申请日:2017-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油气分离器、缸盖排气通道、油气分离器布置腔、进气通道和缸体排气通道,进气通道与油气分离器布置腔连通,缸体排气通道与缸盖排气通道连通,缸盖排气通道与进气歧管连通;油气分离器包括右壳体、左壳体、压力调节阀和盒盖,右壳体与左壳体之间形成油气分离腔,右壳体的右壁具有压力调节盒和排气槽,压力调节阀安装在压力调节盒内,左壳体的左壁开设有油气混合气入口、底壁开设有回油口;左壳体伸入油气分离器布置腔内,右壳体通过螺栓固定在缸体上,排气槽与缸体排气通道的排气入口对应,油气分离器布置腔通过油气混合气入口、回油口与油气分离腔连通。其能减少装配空间,减轻缸体重量,同时降低成本。

    一种多功能的压力调节阀及油门拉索固定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03790704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210426701.2

    申请日:2012-10-31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多功能的压力调节阀及油门拉索固定支架,其安装于进气歧管上,用于固定压力调节阀和油门拉索。所述支架为一长条形钣金件,支架的中部为一安装平面,其上有与进气歧管连接的安装孔;支架的右端弯折向上形成压力调节阀护套固定卡板,压力调节阀护套固定卡板穿过压力调节阀护套,将压力调节阀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左端也弯折向上并在顶端弯曲形成拉索限位槽,固定油门拉索。本发明支架主要是将固定压力调节阀护套以及油门拉索的两个功能集成在一起,使支架结构更加紧凑实用,在保证功能的情况下降低了发动机的成本。

    一种高滚流强度高流量系数的汽油发动机进气道

    公开(公告)号:CN101666277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190955.7

    申请日:2009-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滚流强度高流量系数的汽油发动机进气道,其为整体式两进气门高位切向进气道,与之相配合的燃烧室为斜屋顶式燃烧室,在进气道本体的外侧设有进气道的气门导管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本体与气道喉口部位相邻的两曲面切向方向的夹角γ在60°~150°之间;进气道本体的进气道中心线与进气门中心线夹角β在30°~60°之间;所述进气道本体的进气道中心线与燃烧室排气侧平面夹角α在-20°~15°之间。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本发明较高的滚流强度和流量系数,并实现汽油机进气道滚流强度与流量系数的兼顾。

    发动机VVT相位器供油通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0585135C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710092987.4

    申请日:2007-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VVT相位器供油通道结构,它是在气缸盖的凸轮轴轴孔内壁和对应的凸轮轴盖内壁上设置一圈油槽,该油槽与凸轮轴通往VVT相位器内外油腔的进油通道或回油通道的油孔连通,在气缸盖的油槽中有连通机油控制阀的油孔;同时在凸轮轴的轴颈外壁也布置一圈油槽,该油槽与凸轮轴的通往VVT相位器内外油腔的进油通道或回油通道的油孔连通,并与气缸盖上对应位置设置的通往机油控制阀的油孔连通。本结构由于在气缸盖上只布置一个油槽,为凸轮轴轴盖的设计和安装预留了充分的空间,另一油槽布置在凸轮轴轴径处,有利于减小轴径,提高凸轮轴该部位的强度,并且降低加工难度。

    一种气缸盖总成的油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837588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710261738.7

    申请日:2017-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缸盖总成的油路结构,结构包括主油道、HLA控制油路、VVT的控制油路和凸轮轴轴颈的润滑油路;VVT控制油路一部分借用凸轮轴轴颈的润滑油路,另一部分为独立的油路,与凸轮轴轴承盖纵向水平油路连通。其中,独立油路一半布置在凸轮轴轴承盖前端的底面,另一半布置在凸轮轴轴承座前端的顶面,都是呈横向水平铸造成型的横向水平油槽,且进、排气两侧连通。当凸轮轴轴承盖与轴承座配合安装后,两部分油槽贴合组成完成的油路,且进油端与凸轮轴轴承盖纵向水平油路连通。由于VVT控制油路数量少,且部分采用铸造成型,则气缸盖的结构简单紧凑,零部件制造成本降低。

    一种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400736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010281674.5

    申请日:2010-0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其包括液压张紧器、正时链条动轨总成和正时链条总成。在液压张紧器上开一喷油孔,喷油孔通过液压张紧器的螺栓通孔与液压张紧器内的油槽连接;同时,在正时链条动轨总成上横向设置有一与喷油孔相对的通孔,使喷出的机油通过动轨总成上的通孔达到正时链条总成上。该结构通过利用液压张紧器的储油功能,不但能有效保证发动机正时链条的及时润滑,同时还能够减少在缸体上机加油孔油道的数量,简化正时链条系统的润滑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