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动力总成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986786U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20652062.7

    申请日:2012-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总成固定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左悬置点相连接的左悬置连接板以及与右悬置点相连接的右悬置连接板,且所述右悬置连接板上焊接有与电机相连接的非活动连接板;所述横梁的中部可滑动地套设有与减速机相连接的活动连接板。其横梁能够有效吸收动力总成本身的重力对左右悬置点形成的扭矩,从而有效避免了动力总成产生扭转或摆动,并防止其动力衰减,同时有效延长了动力总成及其相关结构的疲劳耐久,进而使得电动机动力总成的整体装配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动力总成固定装置的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的装配结构较为稳定可靠。

    一种机动车及制动系统及制动力输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54226B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410831836.6

    申请日:2014-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减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动车及制动系统及制动力输出装置。通过对制动力输出装置中的柔性管的轴线与产生振动的旋转体的旋转轴对应设置。使振动传递到柔性管后被柔性管的径向减振功能充分吸收。现有技术中,对于减振只关注柔性管的材料弹性,而对柔性管的径向减振与轴向减振功能的区分不加判断,进而没有对振动的发生空间和柔性管的空间布局对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制动力输出装置在不降低制动能力的基础上,使振动传递至柔性管后被最大化地衰减,在制动过程中,使制动系统传递的振动显著减少。包括所述制动系统的机动车在制动过程中的平稳性得到显著提升,使驾乘人员的舒适性感受显著提高。

    一种用于检测制动盘厚度差的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4843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26711.5

    申请日:2014-08-27

    Abstract: 一种用于检测制动盘厚度差的装置,包括千分表及其安装支架、弹性件、检具支架和顶销。千分表安装支架为向侧面开口的U形,其上臂和下臂上分别有通孔,上臂的通孔侧面与一螺纹孔贯通,千分表的触头带外套部分穿过该通孔,螺钉紧固千分表,千分表触头伸进千分表安装支架的U形口内,作为该检测设备的上触点。在下臂的通孔中装有顶销,顶销上端作为下触点。千分表安装支架通过弹性件固定在检具支架上,检具支架固定在平台上。在平台上还固定有凸字型制动盘放置台面,用于放置被测制动盘。使用该装置用于检测制动盘厚度差,精度可满足工程使用,其造价便宜,体积相对小,可携带,检测快速,可用于现场检测。

    一种汽车驻车拉索的固定件及固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38320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579884.6

    申请日:2013-11-19

    Abstract: 一种汽车驻车拉索固定件,其采用弹簧钢丝型材弯曲而成的固定件,固定件一端为螺旋状的导向连接套,被预先套在拉索上,对拉索进行包裹并引导其走向,固定件另一端为弯钩状固定端,由螺栓固定在车身或车身附件的固定点上,两端之间为连接段,通过调整连接段的角度来适应拉索的走向要求。本发明采用高性能的弹簧钢代替钣金材料,优越的机械性能使其能后采用更简单紧凑的结构;简单的弯曲即可实现拉索的任意走向,在复杂的车底板上布置更加方便和节省空间;不需要模具,使其变更成本低和开发周期短。更少的材料,简单的结构也使其单件成本更低。

    一种机动车及制动系统及制动力输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5422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31836.6

    申请日:2014-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减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动车及制动系统及制动力输出装置。通过对制动力输出装置中的柔性管的轴线与产生振动的旋转体的旋转轴对应设置。使振动传递到柔性管后被柔性管的径向减振功能充分吸收。现有技术中,对于减振只关注柔性管的材料弹性,而对柔性管的径向减振与轴向减振功能的区分不加判断,进而没有对振动的发生空间和柔性管的空间布局对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制动力输出装置在不降低制动能力的基础上,使振动传递至柔性管后被最大化地衰减,在制动过程中,使制动系统传递的振动显著减少。包括所述制动系统的机动车在制动过程中的平稳性得到显著提升,使驾乘人员的舒适性感受显著提高。

    一种电动汽车的制动控制方法、制动控制装置和制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515462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710002528.6

    申请日:2017-01-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制动控制方法,包括:接收踏板位移信息,踏板位移信息包括踏板位移和踏板位移时间;将踏板位移信息模拟出踏板位移随时间变化曲线,计算得到踏板位移随时间变化曲线的斜率;在轮边制动器故障或者踏板位移随时间变化曲线的斜率大于或等于设定的紧急制动临界曲线的斜率时,发送反向电流请求信号,以控制驱动电机反向驱动。本制动控制方法在电动汽车紧急制动工况时,启动驱动电机反向驱动,和轮边制动器一起制动,与单独由轮边制动器进行制动相比,提高了整车制动减速度,缩短了紧急制动距离,在轮边制动器故障时,启动驱动电机反向驱动,提高了制动可靠性。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制动控制装置和制动系统。

    一种感载比例阀总成弹簧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04325273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65939.2

    申请日:2014-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9/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载比例阀总成弹簧工装,包括具有第一通孔和连接板的安装板、具有第二通孔的支撑板及片簧,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能与车身底板下表面紧密贴合的贴合板;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板互相平行,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支撑板的间距与后桥支架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与弹簧安装螺栓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弹簧安装螺栓的直径;所述片簧面向所述后桥支架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片簧的轴向垂直于所述后桥支架的上表面。本发明所公开的感载比例阀总成弹簧工装,通过片簧的压缩,将工装固定在车身底板和后桥支架之间,然后用弹簧安装螺栓将工装固定。

    一种用于非独立后悬架盘带鼓式制动器的加强连接板

    公开(公告)号:CN105156513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545292.1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非独立后悬架盘带鼓式制动器的加强连接板,包括加强连接板本体;所述加强连接板本体包括从上至下向右倾斜的斜板部分、上部从上至下向左倾斜且中部和下部略向下弯的弯板部分,该弯板部分的上端与所述斜板部分下边的中部相连为一整体的钣金件,呈“入”字形;在所述斜板部分的上端部设有一个卡钳支架安装孔,在所述斜板部分的下端部设有一个制动器轴承安装孔,在所述弯板部分的中部和下端部也分别设有一个制动器轴承安装孔,所述弯板部分的右边与斜板部分的下边相连形成圆弧,该圆弧的半径与后轴配合的轴承通孔的半径相适配。本发明能够保证盘带鼓式制动器与后轴的连接强度,降低坏路面行驶时螺栓损坏、脱落的风险,排除安全隐患。

    一种感载比例阀总成弹簧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04325273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565939.2

    申请日:2014-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载比例阀总成弹簧工装,包括具有第一通孔和连接板的安装板、具有第二通孔的支撑板及片簧,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能与车身底板下表面紧密贴合的贴合板;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板互相平行,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支撑板的间距与后桥支架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与弹簧安装螺栓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弹簧安装螺栓的直径;所述片簧面向所述后桥支架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片簧的轴向垂直于所述后桥支架的上表面。本发明所公开的感载比例阀总成弹簧工装,通过片簧的压缩,将工装固定在车身底板和后桥支架之间,然后用弹簧安装螺栓将工装固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