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航天器的空间激光三维成像的对准校正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0976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40428.1

    申请日:2023-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航天器的空间激光三维成像的对准校正装置及方法。装置调整激光光束的方向,使发射光束与接收光学镜头光轴同一直线向射向待测目标,并经待测目标反射后进入接收光学镜头的视场内。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合适厚度的调焦环使接收光学镜头在成像组件靶面上像质达到最佳。通过旋转调整发射衍射组件,实现发射光束滚动方向的调整,使激光点阵的横平竖直方向与成像组件靶面上的像元阵列位置相一致。通过采用合适高度的调节部,实现发射光束俯仰、偏航方向的调整,使激光点阵的各点位置完全落入成像组件靶面上的像元阵列中。实现同等激光能量、体积、重量约束条件下的成像作用距离更大、成像精度更高,进而使整体尺寸和重量均较小。

    林火检测敏感器在轨检测性能的测试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42968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83523.0

    申请日:2023-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林火检测敏感器在轨检测性能的测试方法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预先搭建测试平台,由测试平台中的测试控制设备根据预设的转台模式控制所述三轴转台进行转动,并获取所述三轴转台的实时运动参数;根据预先建立的三轴转台运动参数与卫星在轨运动参数的定量关系,计算与所述三轴转台的实时运动参数相对应卫星在轨运动参数;将计算得到的卫星在轨运动参数发送给林火检测敏感器,以使所述林火检测敏感器基于该卫星在轨运动参数输出对所述检测目标的检测数据;根据所述检测数据确定所述林火检测敏感器的在轨检测性能。本方案的测试平台能够在地面完成搭建,且能够实现林火检测敏感器在轨检测性能的测试。

    北斗短报文系统的故障诊断处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31835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01239.1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北斗短报文系统的故障诊断处理方法及装置,应用于搭载于卫星上的火点检测系统的上位机中,火点检测系统包括火点检测器和北斗短报文系统,火点检测器与北斗短报文系统电连接,北斗短报文系统用于与外部的GEO卫星进行通讯;方法包括:每隔预设周期,获取北斗短报文系统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分别是火点检测器基于北斗短报文系统发送的第一指令和第二指令确定的;第一指令包括GEO卫星的波束状态,第二指令是基于火点检测器向北斗短报文系统发送的预设指令确定的;基于获取到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持续时间,判断北斗短报文系统是否故障以及相应故障的故障类型;若是,则基于故障的故障类型确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用于复制制造掠入射反射镜片的亚纳米级芯轴及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125615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329799.1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复制制造掠入射反射镜片的亚纳米级芯轴及制造工艺,该芯轴由镜片复制段和其两端面的夹头段组成,芯轴上设有盲孔,该盲孔沿芯轴轴线贯穿小端夹头段和镜片复制段,所述芯轴一端夹头段沿芯轴轴线平行的方向设有制造工艺各步骤通用的统一装夹接口,另一端夹头段沿与芯轴轴线垂直的方向设有制造工艺各步骤通用的统一装夹接口。制造工艺包括:根据芯轴双夹头接口及内部结构进行芯轴的粗加工,然后进行高低温处理,其后精密车削,然后超精密车削,然后在芯轴表面镀镍磷合金,然后再次进行超精密车削,然后进行磁流变修形抛光以及手动保形抛光,完成掠入射亚纳米级芯轴的加工。本发明保证了芯轴的亚纳米级表面精度并可提高后续反射镜片脱模的成功率。

    一种基于多场耦合分析的脉冲星探测器多目标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89742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115378.X

    申请日:2017-03-01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场耦合分析的脉冲星探测器多目标优化方法,基于X射线全反射理论、多场耦合特性分析,建立了以探测灵敏度和重量最小化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Pareto方法进行多目标优化,获得了产品多目标Pareto非劣解集;基于优化数据驱动三维建模,并建立了X射线脉冲星探测器光机热耦合分析模型,同时施加热、结构环境条件,获得了产品的应力与位移分布,提取光学镜头面形的形变量,并利用多项式拟合法获得了变形后的光学系统面形,基于光线追踪法对其聚焦性能进行了分析。本发明实现了X射线脉冲星探测器从建模、分析到设计优化整个过程的自动化,并获得了产品的多目标pareto解集,提高了设计效率并为设计人员提供更多合理的选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