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场耦合分析的脉冲星探测器多目标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89742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115378.X

    申请日:2017-03-01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场耦合分析的脉冲星探测器多目标优化方法,基于X射线全反射理论、多场耦合特性分析,建立了以探测灵敏度和重量最小化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Pareto方法进行多目标优化,获得了产品多目标Pareto非劣解集;基于优化数据驱动三维建模,并建立了X射线脉冲星探测器光机热耦合分析模型,同时施加热、结构环境条件,获得了产品的应力与位移分布,提取光学镜头面形的形变量,并利用多项式拟合法获得了变形后的光学系统面形,基于光线追踪法对其聚焦性能进行了分析。本发明实现了X射线脉冲星探测器从建模、分析到设计优化整个过程的自动化,并获得了产品的多目标pareto解集,提高了设计效率并为设计人员提供更多合理的选择。

    一种双轴微型模拟式太阳敏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5222776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616843.9

    申请日:2015-0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轴微型模拟式太阳敏感器,由光电组件和主体结构组成。光电组件包括掩膜玻璃、掩膜玻璃安装板、硅光电池、陶瓷基座、基座安装板、支撑螺钉和锥形螺母。主体结构包括外壳、密封垫、后盖和电连接器。太阳光线透过掩膜玻璃通光孔入射到硅光电池受光面上,硅光电池各检测光敏区域输出不同的光生电流,进而解算出太阳矢量两轴方位角;当太阳矢量方位角超出太阳敏感器视场时,与超视场方向对应的监测光敏区域因受到光照而输出光生电流,从而给出超视场边界指示。该敏感器可在双轴大视场范围内实现太阳矢量角的高精度测量,并具有模块化、轻量化的设计特点,可充分满足未来卫星平台微小型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静态红外地球敏感器光点图像中心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70942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627141.X

    申请日:2017-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态红外地球敏感器光点图像中心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在红外光点图像上构建一种光点局部世界坐标系,将光点等高层轮廓点坐标转换到光点局部世界坐标系中。然后,在光点局部世界坐标系上,采用一种多层立体矢量差积技术计算等高层光点轮廓的中心矢量,求和并单位化后得到光点图像的中心矢量;最后,由光点图像中心矢量计算确定光点图像中心精确位置坐标。本发明充分利用提出的光点局部世界坐标系的物理性优势,巧妙地结合等高层上多层立体矢量差积技术,有效可靠地实现了静态红外地球敏感器红外光点图像中心的提取,计算简单且工程实现容易。

    用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敏感器的硅漂移探测器处理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652502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64282.6

    申请日:2016-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1/02 G01C21/20 G01C21/24

    Abstract: 用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敏感器的硅漂移探测器处理电路,包括前置放大模块、复位模块和制冷模块,前置放大模块接收硅漂移探测器输出的光子信号后进行低噪声放大生成预放大光子信号,分别输出至脉冲星导航敏感器、复位模块,复位模块采用预放大光子信号生成复位信号后输出给硅漂移探测器,对探测器进行复位,防止硅漂移探测器输出的光子信号饱和,制冷模块采用探测器内部温敏二极管的温度信号作为输入,与预先设置的温度进行比较,产生制冷电流控制探测器内部温度与设置温度保持一致。本发明探测器处理电路通过采用抗辐射宇航级元器件进行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能更好的适用于宇航产品长期在轨工作。

    小型长寿命编码式太阳敏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3234511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127448.5

    申请日:2013-0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小型长寿命编码式太阳敏感器,采用光机电一体化结构,采用小型化光学测量系统,采用以FPGA为核心的高集成度信号处理电路,采用挠性连接方式,通过标准串行通讯接口与星上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具体包括第一光学测量组件、第二光学测量组件,光学基准镜、安装板、模拟板、数字板、壳体、第一接插件、第二接插件、接地桩和后盖,两个光学测量组件正交安装在安装板上部,光学测量组件包括进行了小型化设计的柱面镜、码盘、集成光电池等,模拟板与数字板安装在壳体内部,该敏感器采用光机电一体化结构设计,实现产品的小型化,大大降低了产品重量,并且延长了产品寿命。

    一种基于线阵APS图像传感器的小型双轴太阳敏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4142136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18811.6

    申请日:2014-0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1/02 G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线阵APS图像传感器的小型双轴太阳敏感器,包括光电组件、图像采集与预处理单元、图像处理和误差补偿单元,其中光电组件包括掩膜板和APS图像传感器,图像采集与预处理单元包括视频放大器、A/D转换器和FPGA,图像处理和误差补偿单元包括单片机和存储器ROM,其中掩膜板为为“N”形五光缝玻璃板结构,利用一个线阵图像传感器可以输出两个太阳轴角度,同时具有太阳亮斑的识别功能;采用FPGA进行图像采集和图像预处理,采用单片机进行图像处理和误差补偿,在采集图像时将图像数据处理完成,大大节省了图像存储空间,且FPGA和单片机并行流水工作,产品更新率达到30Hz以上,此外该太阳敏感器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一体化、更新率高、接口方便。

    一种用于太阳方位角测量的粗太阳敏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3411578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17156.8

    申请日:2013-07-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太阳方位角测量的粗太阳敏感器,包括主体结构、基座、电池组件、基准镜、电连接器和接地组件,其中主体结构安装在基座上,主体结构为四棱锥台形状,四棱锥台的四个侧面和一个顶面上均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用于安装电池组件,且四棱锥台的四个侧面周围设有环带面,环带面的外侧为挡光环,挡光环为一薄壁的环带状结构,且高度不超过电池组件敏感面的最低处,基准镜、电连接器和接地组件均安装在基座上,该粗太阳敏感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测量视场大(2π立体角)、抗杂光干扰、耐空间辐照和具有主备份测量模式的优点。

    一种用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敏感器的精密控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69521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0963474.5

    申请日:2016-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敏感器的精密控温装置,包括隔热垫、舱外控温回路、前辐板、第一隔热组件、第二隔热组件、温度传感器、探测器、隔热垫片、探测器安装座、舱内控温回路、导热铜块和导热铜带;隔热垫、舱外控温回路、前辐板依次相连,第一隔热组件安装在光学镜头上,温度传感器由第二隔热组件包覆在光具座上,前放组件上设有探测器安装座和隔热垫片,探测器、舱内控温回路、导热铜块、导热铜带依次相连;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光、机、电、热及空间轨道环境条件,对不同组件分别采用不同的控温措施,适应了不同的热环境,有效确保各组件正常工作,实现了装置整体控温优化,解决了传统卫星平台温度均匀性较差的问题。

    一种监视码内置的四象限硅光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632322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22336.5

    申请日:2016-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G01C1/00 H01L3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监视码内置的四象限硅光电池,包括受光面和非受光面。受光面由位于四角的检测码、位于检测码中间的监测码、将各码道光电流信号引出的电极引线组成;背光面为各码道光电流的公用地线区域,并通过电极引线引出。太阳光线透过掩膜玻璃通光孔,入射到硅光电池受光面上。当太阳光线以不同矢量角入射时,各码道受照面积不同,输出不同幅值的光电流,并通过电极引线引出。通过采集各码道光电流,可用于太阳矢量双轴方位角检测和视场边界指示。该新型四象限硅光电池可用于构建双轴模拟式太阳敏感器,在满足双轴太阳矢量角检测的同时,更便于构建视场边界,算法灵活,应用可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