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靶标激光视觉高精度相对位姿测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754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17655.0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靶标激光视觉高精度相对位姿测量方法及装置,属于空间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由测量系统中的测量装置实现,测量系统还包括单目视觉相机和激光测距模块,单目视觉相机和激光测距模块共用相同的合作靶标阵列,合作靶标阵列包括至少三个角锥棱镜,构成为立体构型,每一个角锥棱镜在照明光源的照明波段和激光测距模块工作波段具有高反射率;本发明通过共用合作靶标阵列可以实现视觉高精度测角能力和激光高精度测距能力的融合,对目标实现六自由度相对位姿的高精度测量;另外,在激光测距模块在单目视觉相机的测量引导下完成合作靶标阵列的方位捕获,有利于激光测量和视觉测量结果的融合,从而可以控制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用于航天器的空间激光三维成像的对准校正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0976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40428.1

    申请日:2023-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航天器的空间激光三维成像的对准校正装置及方法。装置调整激光光束的方向,使发射光束与接收光学镜头光轴同一直线向射向待测目标,并经待测目标反射后进入接收光学镜头的视场内。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合适厚度的调焦环使接收光学镜头在成像组件靶面上像质达到最佳。通过旋转调整发射衍射组件,实现发射光束滚动方向的调整,使激光点阵的横平竖直方向与成像组件靶面上的像元阵列位置相一致。通过采用合适高度的调节部,实现发射光束俯仰、偏航方向的调整,使激光点阵的各点位置完全落入成像组件靶面上的像元阵列中。实现同等激光能量、体积、重量约束条件下的成像作用距离更大、成像精度更高,进而使整体尺寸和重量均较小。

    一种基于多基准联合标定的星间基线测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563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17676.2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基准联合标定的星间基线测量方法及装置,属于空间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由测量系统中的星间基线测量装置实现,测量系统还包括:三轴转台、激光视觉融合测量装置和星敏感器;激光视觉融合测量装置跟随三轴转台的转动而转动;基于三轴转台和视觉测量模块搜索辅星靶标,以使辅星靶标位于视觉测量模块的视场指定区域内;利用激光测距模块和视觉测量模块,融合测量与辅星靶标之间的基线数据;基线数据是激光测距模块和视觉测量模块互标定后得到的;利用星敏感器和视觉测量模块在相同基准上的惯性姿态,结合基线数据进行姿态传递,以得到主星第一位置与辅星第二位置之间的基线数据。本发明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星间基线测量。

    一种基于转台的星间基线测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563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17661.6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转台的星间基线测量方法及装置,属于空间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由测量系统中的星间基线测量装置实现,测量系统还包括:三轴转台、激光视觉融合测量装置和GNSS;激光视觉融合测量装置包括:激光测距模块和视觉测量模块;激光视觉融合测量装置与三轴转台为固定连接,且激光视觉融合测量装置跟随三轴转台的转动而转动,利用GNSS导航数据,确定星间基线初步测量结果;星间初步测量结果包括初步基线指向;根据初步基线指向,控制三轴转台向初步基线指向调整,以使激光视觉融合测量装置对准辅星靶标;利用激光视觉融合测量装置对辅星靶标进行融合测量,得到与辅星靶标之间的实际基线数据。本发明能够快速实现高精度的星间基线测量。

    用于卫星上的空间光电成像元件的热管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4463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40188.5

    申请日:2023-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星光电测量与感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卫星上的空间光电成像元件的热管理装置及方法,热管理装置包括支架、金属壳、电路板、二级TEC制冷组件、热沉、微型热管和传热固定底板,通过二级TEC制冷组件制冷,并与热沉、微型热管以及卫星舱体恒温板的串联设计,热沉、微型热与传热固定底板形成一整体热传导链,卫星舱体恒温板内部预埋有大型热管,通过热管内部工质循环将传热固定底板的热导出,完成光电成像元件的全流程热管理。实现大面阵单光子成像元件的热管理和轻小型化设计,通过传热固定底板的设置使热管理装置具备抗空间力学环境能力,适用于航天工程应用。热管理方法整体热管理过程简单、方便操作、热管理效果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