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2895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44287.3

    申请日:2025-0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车载运控子系统,确定列车上电时的初始位置信息,基于初始位置信息和列车注册申请从地面调控子系统获取列车运行计划;通过车载运控子系统,在列车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基于列车运行计划和第一实时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移动授权,基于第一移动授权控制列车运行;第一实时位置信息由车载运控子系统结合轨旁无源应答器确定;通过车载运控子系统,在列车由正常运行转换为降级运行的情况下,基于转换时第一移动授权和第二实时位置信息确定第二移动授权,基于第二移动授权控制列车运行;第二实时位置信息由车载运控子系统结合轨旁无源应答器确定。该方案有效降低了对列车运行控制的成本。

    一种道岔转辙机的冗余控制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5565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03978.9

    申请日:2025-01-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道岔转辙机的冗余控制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属于道岔控制技术领域。通过获取冗余系统工作状态,根据冗余系统工作状态确定冗余系统工作时序为第一时序,当所述传统转辙机控制系统工作状态为故障状态时,确定所述故障状态出现到控制系统切换的时间为第二时序;根据切换时序将传统转辙机控制系统切换至冗余系统;由此可知,能够解决既有转辙机控制设备老化、故障率高及冗余性低等问题,为运营维保考核指标合格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将传统道岔控制系统、全电子控制系统及监测系统通过倒切系统相结合,能够保证冗余系统工作在正常工作区间,随时处于可用的准备区间,进而保证了切换的可靠性、冗余性和可维护性。

    一种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自动化辅助设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27163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49455.5

    申请日:2020-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自动化辅助设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设基础数据,配置设备的基本配置;接收基础数据,并根据基本配置确认连接关系;根据确定的连接关系,统计设备及线缆,自动布置双线图参数数据及电缆图纸参数数据;根据参数数据,绘制双线图和相匹配的电缆图;存储或输出所绘制的双线图和相匹配的电缆图。所述系统包括:存储模块;接收模块;识别判断模块;处理模块;绘制模块;输出模块。本发明利用自动化辅助设计工具通过固定的算法和图纸设计方法实现,在工具验证调试阶段可基本解决逻辑处理及图纸正确性的问题,缩短人工绘图周期,避免人工绘图错误,降低企业成本。

    一种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自动化辅助设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2716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2010149455.5

    申请日:2020-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自动化辅助设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设基础数据,配置设备的基本配置;接收基础数据,并根据基本配置确认连接关系;根据确定的连接关系,统计设备及线缆,自动布置双线图参数数据及电缆图纸参数数据;根据参数数据,绘制双线图和相匹配的电缆图;存储或输出所绘制的双线图和相匹配的电缆图。所述系统包括:存储模块;接收模块;识别判断模块;处理模块;绘制模块;输出模块。本发明利用自动化辅助设计工具通过固定的算法和图纸设计方法实现,在工具验证调试阶段可基本解决逻辑处理及图纸正确性的问题,缩短人工绘图周期,避免人工绘图错误,降低企业成本。

    一种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进度控制的实现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36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37719.0

    申请日:2024-0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进度控制的实现方法及系统,包括,首先,将工程设计任务逐层分解为多个多级别任务,并确定任务的难度等级和任务中每个角色所需要的工时,构建工程设计任务分解模型;其次,基于工程设计任务分解模型,创建任务,并填写任务属性;然后,确定各角色所对应项目人员的工作能力等级,并构建各角色所对应项目人员的能力等级与任务的难度等级的第一匹配模型;最后,获取数据库中项目人员的信息,并基于任务属性、数据库中项目人员的信息、任务中每个角色所需要的工时以及第一匹配模型,筛选出可执行任务的项目人员。上述方法使得工程设计的过程更加可视化和智能化,有效地提高了工程设计效率以及用户体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