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71760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50379.3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3/12 , F16H3/091 , F16H57/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006 , F16H3/089 , F16H3/12 , F16H3/091 , F16H2200/006 , F16H2200/203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装置,结构上包括两根同轴布置的内外输入轴(10,20),平行于两输入轴布置的副轴(30)和倒档轴(40),双离合器总成(70),差速器总成(50),布置在上述各轴上的多组常啮合齿轮组,以及实现各档位选择的多组同步器装置(62,64,66,68)。本发明所述双离合变速器传动装置能够提供多达八个前进档及一个倒档,使此变速器装置有更加卓越的舒适性能及更低的油耗。采用可选择的两组组减速齿轮组,使每组档位齿轮组都能实现两个不同档位,可减少一个副轴及其组件,降低变速器成本。本变速器装置有结构简单、档位多及成本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671755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65124.0
申请日:2012-09-26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12 , F16H3/093 , F16H61/0403 , F16H2057/02086 , F16H2061/0407 , F16H2200/0052
Abstract: 车用双离合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两根同轴布置的内外输入轴,平行于两输入轴布置的两根副轴,双离合器,差速器总成,布置在上述各轴上的多组常啮合齿轮组,以及实现各档位选择的多组同步器装置。本装置提供六个前进档及一个倒档。一档从动齿轮与倒档从动齿轮置于同一的副轴上,使该传动装置具有较大的倒档传动比,倒档起步时安全性更高。采用四档与六档共用主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与倒档主动齿轮齿轮连体的方式,或二档从动齿轮直接驱动倒档从动齿轮的方式实现倒档,减小变速器轴向尺寸。低档齿轮组分别布置在变速箱轴系的轴端处,使轴系有更好的刚性,更小的磨损及更久的使用寿命。本装置有结构简单、很好的倒档安全性、较多档位及较大的档位传动比自由度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671754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63118.1
申请日:2012-09-26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093 , F16H3/12 , F16H2200/0056 , F16H2200/2035
Abstract: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装置,包括两根同轴布置的内外输入轴,两根副轴,双离合器和差速器总成,布置在上述各轴上的多组常啮合齿轮组以及多组同步器装置。其特点是:一档、二档齿轮作为低速档分别设置在变速箱轴系的轴端处;一档从动齿轮与倒档从动齿轮置于同一副轴上;一档从动齿轮所在副轴与内、外输入轴的中心距大于另外一个副轴与内、外输入轴的中心距。本装置提供七个或六个前进档及一个倒档,其具有结构简单、较好的倒档安全性、较多档位及较大的档位传动比自由度等特点,使此装置有更加卓越的舒适性能及更低的油耗。
-
公开(公告)号:CN218750280U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22552654.8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传动机构及汽车,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和驱动电机,所述离合器与发动机连接,所述离合器与发动机输入轴连接,所述发动机输入轴上设有发动机驱动主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与驱动电机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轴上设有驱动电机主动齿轮,还包括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发动机驱动主动齿轮和驱动电机主动齿轮相啮合的发动机驱动从动齿轮和驱动电机从动齿轮,所述中间轴上还设有动力输出主动齿轮,所述动力输出主动齿轮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相啮合。本实用新型包含发动机输入轴、驱动电机轴和中间轴,发动机或驱动电机驱动车辆时共经过2对齿轮副,动力传递路径短,机械效率高,系统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215436287U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20161055.6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围外板A柱区域排水结构,包括侧围外板和翼子板;侧围外板在A柱区域与翼子板分缝位置的边缘向下弯折形成侧围外板第一翻边;侧围外板第一翻边的下端向前弯折延伸形成侧围外板第二翻边,侧围外板第一翻边、侧围外板第二翻边形成反L型导水“屋檐”结构,将从分缝位置流入的水向前导出车外。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侧围外板第二翻边,侧围外板第一翻边和侧围外板第二翻边共同形成反L型的导水“屋檐”结构,当侧围外板与翼子板之间的分缝位置进水时,水被“屋檐”结构挡住并将水往前导出,不会灌入侧围外板与A立柱加强件之间的腔体内,规避了严重的腐蚀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2334422U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20563594.6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差速器的锁止结构和差速器,该锁止结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设置有槽位(011),半轴齿轮(2),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主动齿轮(3),所述主动齿轮(3)与连接板(5)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半轴齿轮(2)和电磁线圈(8)之间,回位弹簧(4),所述回位弹簧(4)放置于所述槽位(011)内,并位于所述壳体(1)和所述连接板(5)之间。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了对回位弹簧(4)磨损的可能性,提高了锁止结构的耐久度。
-
公开(公告)号:CN213892135U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22833451.7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J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窗加强环支架,所述天窗加强环支架整体上为两级台阶状的板件,所述天窗加强环支架包括第一板部、自所述第一板部的上边缘向后延伸的第二板部、自所述第二板部的后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三板部以及自所述第三板部的上边缘向后延伸的第四板部,所述第一板部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四板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强度高、刚度大、安装操作简单方便、安装效率高、通用性强,安装后天窗加强环处的整体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强,降低了天窗及天窗加强环产生晃动的可能性,提高了乘员乘车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212473661U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20835745.0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曾俊
IPC: B62D2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A立柱加强结构,包括A立柱加强件和A立柱下加强支撑件,A立柱加强件为开口向右的U形腔体,其形成有前、后加强翻边,A立柱下加强支撑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连接板形成有前、后连接翻边,第一支撑板形成有第一前支撑翻边、第一后支撑翻边和左支撑翻边,第二支撑板形成有第二前支撑翻边、第二后支撑翻边;前连接翻边、第一前支撑翻边、第二前支撑翻边与U形腔体的前立面搭接焊接,左支撑翻边与U形腔体的底面搭接焊接,第一后支撑翻边、第二后支撑翻边与U形腔体的后立面搭接焊接,后连接翻边与后加强翻边搭接焊接。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增加A立柱下部区域强度,减小A立柱下部区域变形量。
-
公开(公告)号:CN203580614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737719.4
申请日:2013-11-21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K1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管挂钩,该排气管挂钩是由柱形钢材经空间二次折弯成型的结构件,包括橡胶吊耳装配段、过渡段、焊接段,所述过渡段沿车身地板件宽度方向与焊接段之间折弯成L形,所述橡胶吊耳装配段沿车身地板件长度方向与过渡段折弯成L形,橡胶吊耳装配段的末端设有防脱落部,在橡胶吊耳装配段靠近过渡段一端设有限位部,防脱落部与限位部之间形成橡胶吊耳套装部。本实用新型能够优化汽车排气系统总成的拆装空间,避免与车身地板或其它部件之间产生干涉。
-
公开(公告)号:CN219062381U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20147402.9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57/02 , F16H57/021 , F16H57/023 , F16H5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入轴总成润滑结构,包括变速器壳体、电机输入轴、发动机输入轴和离合器轴,变速器壳体的壳壁内设有壳体油道,电机输入轴内设有电机输入轴油道,发动机输入轴内设有发动机输入轴油道,离合器轴内设有离合器轴油道,壳体油道、电机输入轴油道、发动机输入轴油道和离合器轴油道依次连通构成润滑油道;电机输入轴的左端部与变速器壳体的壳壁之间设有第一出油间隙,电机输入轴和发动机输入轴之间设有第二出油间隙,发动机输入轴和离合器轴之间设有第三出油间隙,电机输入轴上设有第一出油孔,离合器轴上设有第二出油孔。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混动变速器。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润滑效率,简化了润滑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
-
-
-
-
-
-
-
-